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251章 新年远征

汉道天下 第251章 新年远征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荀彧、刘巴站在天子面前,身边是缓缓走过的骑士。

马蹄踢起的灰尘很大,一会儿功夫,他们的身上便落了一层土。

荀彧、刘巴不得不用衣袖掩住口鼻,免得吃土。

“辛苦二位了。”刘协道,眯着眼睛。

“陛下远征,尚不言苦,臣等岂敢言苦。”刘巴从容道。

刘协看着刘巴,露出一丝笑容。“子初,能用刀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刘巴浅笑,没有接话。

大年初一,这种杀气腾腾的话题不太合适。

荀彧不紧不慢地道:“虽然难,行之则易。陛下为太平,能在元日千里远征。臣等为太平,亦当不惧艰难,竭尽所能。”

刘协嘴角挑起一道浅浅的弧。

荀彧已经进入角色了,很好。

但他可能还没意识到重点并不是尽力与否,而是如何才能实现王道,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府君有志太平,固然是好事。可是朕对府君的期望却不止于竭尽所能。”

荀彧狐疑地看着刘协。

刘协却不话,转头看了看站在车侧,等着出发的公卿大臣。“能带走的,朕都带走了。剩下的事,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希望秋天到来之际,朕能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河东。”

荀彧与刘巴交换了一个眼神,躬身领命。

刘协招招手,郭武牵来战马,刘协按着马鞍,一跃上马。

“就此别过。”

“愿陛下有征无战,春风化雨,德泽四方。”

刘协哈哈一笑,扬扬手,轻踢马腹,向前走去。

马鞍降低了,马镫却还没有装上。上马很容易,想在马背上坐稳却不太容易。好在刘协这些的练习颇有成果,还算从容。

“裴文行为何要改马鞍?”刘巴轻声道。

荀彧收回目光,看向登车起程的赵温等人,做好告别的准备,轻声道:“想必另有克敌制胜的杀器,不宜为人所知。”

刘巴看向荀彧,荀彧却没有话。

赵温的车走了过来,荀彧、刘巴上前行礼,依依送别。

赵温伏在轼上,轻拍荀彧的肩膀。“文若,我们走了,你好自为之。王道不易,急不得。王子师先鉴在前,慎之,慎之。”

荀彧躬身领命。

刘巴却有些不以为然,撇了撇嘴。

王允是因急躁而死,可是他和王道有什么关系?

赵温看得仔细,也不好多,只是叹了一口气。

他何尝不清楚,天子带着他们北行,与其是为了祭山川,不如是让荀彧、刘巴放手施为。

他对荀彧很放心。之前接触比较多,他了解荀彧的人品和才华。

对刘巴,他却很不放心。总觉得刘巴太年轻了,不知深浅,担心刘巴为了邀宠,不择手段。

赵温过后,张喜的车走了过来,又叮嘱了荀彧几句。

作为乡党前辈,他对荀彧的关照又与赵温不同。在他看来,王道的确是儒门的至高理想,可是要实行王道却没那么容易。荀彧接下三年实现王道的重任,未免太自信了。

“文若啊,赶紧让家人来河东。”张喜语重心长地道。

如果三年之期未能实现,能保荀彧一命的或许就是婚姻。

看看董承就知道了,天子对亲戚还是照顾的。如果荀彧的女儿真成了美人,以荀家的传承,得宠几乎是必然的事。

宫里有人,荀彧这个权臣才能做得安稳。

一辆又一辆走过去,荀彧、刘巴了不少话,最终还是吃了一嘴土。

两人相视失笑。

荀彧道:“子初,从今天起,你我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刘巴哈哈大笑。“没错,要么一起血食,要么一起吃土。”

闻喜,鸣条岗。

两个少年站在山岗上,极目远眺。

一辆马车急驰而来,两匹骏马奋蹄飞奔,车轮滚滚,扬起尘土。

“来了,来了。”少年拍掌笑道,奔下了山岗,迎上马车。

马车上,车夫拉紧缰绳,缓缓停住。少年迎了下去,对着裴茂躬身行礼。

裴茂问道:“家里可曾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年长一些的少年道,他是裴茂的第三子裴徽,看起来老成些。“阿母已经派人将院内外打扫了三遍。”

裴茂满意地笑了。

这次能争取到天子驻跸,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除了支持天子设立军屯之外,还让一心想跟着天子出征的裴潜“主动”申请留在铁官,继续改进军械。

他有种感觉,天子对军械的重视超乎常人想象。甚至可以,天子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军械优势上。如果裴潜能在军械上做出新的成绩,比他为天子出谋划策更有价值。

听裴徽完家里的安排,裴茂算是放了心。

夫人贾氏出身不俗,持家有道。他在外为官的这些年,都是贾氏操持家务,教育儿女。

“阿翁,天子真是圣人吗?”裴徽忍不住问道。

裴茂看了裴徽一眼,忽然皱了皱眉。“速速回去,将新衣换了。”

“为何?”四子裴辑很是舍不得。今天是大年初一,难得有新衣服穿。

“公卿大臣皆无俸禄可发,你们还穿新衣?”裴茂招招手,示意裴徽、裴辑赶紧上车。

裴辑还要再,却被裴徽拉住了。

兄弟俩上了车,马车重新起程,赶往裴氏庄园。

裴茂登上山岗,极目远眺。

天地之间,灰蒙蒙的一片,看不到一点绿色。

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和一心想恢复太尉掌兵旧制的其他大臣不同,他觉得天子掌兵才是正途,至少目前如此。

只有兵权掌握在天子手中,不用担心有人拥兵作乱,天子才能尽可能地扩充武备。

乱世争雄,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荡平天下,中兴大汉。

当年光武皇帝中兴大汉,靠的也是武力,而不仅仅是文章。

关东人才虽多,但能掌兵的却屈指可数。将来能佐天子征战天下的,必然是更尚武的并凉人。

天子对贾诩的器重就是最明显不过的征兆。

如果大汉能再次中兴,功臣中必以并凉州为主。

所以,这次天子此次征讨匈奴能否顺利,不仅关系到天子个人的威信能否确立,也关系到并凉人的前程,当然也包括闻喜裴氏的前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必须全力以赴。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