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218章 求同存异

汉道天下 第218章 求同存异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协看向杨彪、赵温,眼神中多了一丝疑惑。

“是这样?”

杨彪低头不语。

赵温虽然没有低头,却也垂下了眼皮,不敢与刘协对视。

虽然不能说张喜的理由完全是胡扯,至少不是实情。

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敷衍天子,哪怕是权宜之计,也绝非大臣所当为。

但他们又不能当面戳破张喜的说辞。

一来是张喜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二来天子这个想法虽不可行,偏偏又符合圣人之道。无法从道理上进行反驳,只能从实践的难度上予以阻止。

“诸君也这么认为?”刘协转向太常王绛、廷尉宣播等人。

刘艾犹豫了片刻,上前施礼。

“陛下教化四夷,用意深远,臣等敬佩。只是教化用时既久,耗费又多,非一蹴可就。且圣人教化先近后远,先亲后疏,先固根本而后荣枝叶。臣愿陛下循序而渐近,立百年大计,不求成功于一时。”

赵温也道:“臣以为刘艾之言有理。汉家子民尚在水火之中,子弟未能普及圣人德泽,教化四夷未免仓促,有舍本逐末之嫌。且陛下选拔儒生,于杨定军中教士,成败尚未可知,似乎不宜急于推广。若果有成效,凉州虎狼之卒尽为忠勇,有迹可循,以据可依,再教化四夷,可出力少而功倍。”

刘协沉吟片刻,看向众人。

众人纷纷附和。

刘协退了一步。“诸君所言,诚为忠耿之言。虽然,事不可急,计不可缓。诸君当有所谋划,逐步推行。司徒,这件事就辛苦你了。”

赵温无可推却,躬身领命。

“民生凋残,宫室可以缓一缓,学舍却不能荒芜。司空多费心。”

张喜刚要说话,杨彪说道:“陛下,司空世为宿儒,尤善教化。孝显时,其曾祖故太尉酺曾为四姓小侯开学于南宫,其兄故司空济亦曾侍讲光华殿。臣以为,可使司空主持教化一事。”

没等刘协反应过来,赵温说道:“臣附议。”

张喜顿时急了,刚要说话,杨彪又道:“陛下不修宫室,而兴学舍,重教兴学,诚为圣王事业。我等虽老,亦当尽绵薄之力。”

张喜立刻闭上了嘴巴,垂下了眼皮。

刘协眉梢轻颤,欲言又止。

杨彪这老狐狸,一顶高帽子,压住了他和张喜两个人。

于他而言,不大兴土木,可以避免窘迫的财政进一步恶化。

于张喜而言,不兴土木,负责水土之事的司空就没有实权可言。

所以明知教化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张喜也只能应下。

见张喜接受了任务,刘协随即与他们商量。

教化所有匈奴人的事可以慢慢计划,教化呼厨泉的事却不能拖延。呼厨泉有家难归,这正是进一步收服南匈奴的机会,也是稳定并州北疆的难得机遇。

如果能将呼厨泉驯服,再扶持他为单于,至少三十年内之内,南匈奴不会出现重大变故。

将来进一步教化、融合也有了基础。

对刘协的这个方案,公卿大臣都表示赞同。

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张喜的头上。

赵温教李式,他教呼厨泉,公平合理。

坐在山坡上,刘协与公卿大臣商量着朝廷大事。条件虽然简陋,气氛却还算活跃。冲突、分歧不少,有时候甚至很尖锐,但有基本的共识垫底,整个会议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虽然士孙瑞还没有最后拿下范先,但是有卫固的先例在前,范先请降已成定局。

赵温等人建议,对范先采取同样的处理方法。

人尽量少杀,但财产尽数剥夺。

原因很简单,叛乱是大罪,不多杀人是天子开恩,抄没家产,不让他有再次生事的能力,却是必行之事,而且天经地义。

这对其他人也是一个警告。

当然,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朝廷现在穷得丁当响,等着河东豪强的家产续命。

识相的赶紧捐献,不用全出,朝廷还有官职赏赐。

不识相的,别怪朝廷翻脸,抄家灭门。

反正理由是现成的。

皇帝大驾光临河东,你不来迎驾、贡献,眼里还有朝廷吗?

对这些久经官场的老臣来说,要找点理由整人,真是容易得很。

以前不做,不是不会,是不肯。

如今天子落难,节衣缩食,他们跟着吃糠咽菜,苦不堪言,再不出手就说不过去了。

有君臣大义在,他们干得心安理得,名正言顺。

刘协心情不错,请他们吃了一顿野味烧烤。

趁此机会,太常王绛出面,众臣附议,请天子回城。

新年将至,要举行各种典礼,缺了天子不行,在野外也不合适,还是回城里方便。

这一次,刘协没有再拒绝。

但他提出,回城之前,朕带你们去个地方。

——

安邑城西北有一个独立的小城,据说是大禹称王之处,故称禹王城。

夏禹已成传说,这座小城如今是铁官的官署。

裴潜已经在这里忙碌了大半个月。

奉命协助杨奉进驻河东后,裴潜建议杨奉率兵进驻盐池,他自己却接管了铁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临机制宜是他的权力。

但得知天子对杨奉不满后,裴潜清楚,自己那点小心思瞒不过天子,必须加以补救。

所以这些天,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软硬兼施,恩威并用,迫使铁官满负荷运转,炉火日夜通明。

得知天子将带着公卿大臣来铁官视察,裴潜命令所有人工匠、刑徒轮班,进行个人卫生的整理,又对铁官内外进行了清扫,尽可能做到干净整洁。

对那些有可能对天子造成威胁的刑徒,他也一一调离,不让他们有任何生事的机会。

对天子最为重视的马甲,他亲自查验,每一具都亲手摸过,还套上战马,检验是否合身。

从西凉军缴获的马甲很粗糙——至少在他看来如此——经过改进之后,结构更加合理,防护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可是在他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比不过天子随手勾勒的马镫。

他自己试过,有了这两个马镫,即使是最普通的骑士也能稳稳的坐在马背上,挟矛冲锋。

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有了这两个马镫,人马俱甲的三百甲骑将拥有何等恐怖的冲击力。

裴潜打好了腹稿,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争取随天子出征的机会。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