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211章 信任难求

汉道天下 第211章 信任难求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荀彧不敢直视天子的眼睛,惭愧地低下了头。

夫子说:君君,臣臣。

不管是夫子之仁,孟子之义,还是荀子之礼,君臣之道都是双向的。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绝不是对某一方的片面要求。

天子虽然说自己未必能实现王道,但他尽可能地遵守君道。

公卿大臣们口口声声要致君尧舜,推行王道,又有几个遵守了臣道?

饱读诗书的大臣,反倒成了推行王道的阻碍。

天子岂能不愤怒?

身为大臣中的一员,被寄予厚望的王佐之才,他又岂能不惭愧。

刘协再也没有说话,默默地吃着兔肉。

兔子本就不大,先去了两条最肥的腿,剩下的就更为有限。

刘协用短刀将所有的肉细细的刮干净,连骨头都敲破了,吸尽其中的骨髓,一点也不肯浪费。

专心致志吃肉的天子脸上看不到一点愤怒,只能从眉眼间看出一点冷冽。

荀彧心中不安,低头吃肉,却味如嚼腊。

——

吃完晚餐,从天子帐中出来,荀彧拱着手,缓缓而行,思绪飘忽。

荀攸陪着他,也一声不吭。

来到营门外,又向前走了百步,荀彧停住。

“公达,别送了,你回去吧。”

荀攸点点头。“那你小心。天子还在气头上,要不然,肯定会留你住一晚。”

荀彧无奈地叹息。

天子当然生气,换了谁都会生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天子同意了士孙瑞率部去进攻范先,自己既不与士孙瑞汇合,又不肯回城,便有赌气的成份在内。

“公达,这件事……你如何看?”

“天子年少,幼失怙恃,又被董卓、李傕挟持多年,本来就对权臣有疑惧之心。如今斩杀李傕,正欲与诸公共建太平,遇到这样的事,难免会有失望。”

“你也觉得卫尉做得不妥?”

荀攸看向远方,淡淡地说道:“一群老朽,食古不化,执念太深,难免行差踏错。”

荀彧惊讶地看着荀攸。“公达,你这是何意?纵使卫尉一时心急,做得不妥,用心也是好的。”

荀攸转身看着荀彧,露出一丝浅笑。

“叔父,光武中兴的名臣中,有几个是年逾不惑的?”

荀彧有点疑惑,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杨彪、士孙瑞等人年纪太大了,旧习难改,适应不了眼前的形势。

就算今天不出错,以后也难免出错。

“能不能实现王道,不在于那些老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活不到那个时候。”荀攸轻声笑道:“司徒能不能治民,或许要看叔父能不能抓住机会。至于太尉掌兵,恕我直言,眼下还没有能够当得起这个重任的人选,且看将来。”

说完,荀攸拱拱手。“叔父,时辰不早了。上车吧,早点回去休息。你出来一天,估计又积了一堆公文等着你呢。”

荀彧一边品味着荀攸的话,一边上了车,与荀攸告别。

蹄声特特,车铃丁丁,马车沿着官道,向安邑城急驰而去。

——

荀彧回到安邑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荀彧费了点口舌,才让城上的士卒确认他是新任的太守。

城门打开一条缝,荀彧的马车进了城,直奔太守府。

回到府中,荀彧刚刚坐定,正在询问有什么事要处理,司空张喜便赶了过来。

诸事草创,为了方便处理公务,在城的公卿大臣都住在太守府中。

荀彧连忙起身相迎。“张公,怎敢劳你大驾,有事让人吩咐一声便是了。”

张喜连连摇手。“文若,噤声,噤声,别吵醒了司徒。他年纪大了,觉头浅,稍有动静就醒。”

荀彧笑着看了张喜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将张喜让进了一侧的卧室。

论年龄,张喜比赵温可小不了几岁。

两人坐定,寒喧了几句,张喜便直奔主题,问起了荀彧去见士孙瑞的事。

荀彧直言不讳。“天子很生气。”

“是呢,是呢。”张喜搓着手。“士孙君荣一向谨慎,这次却做得不妥,怕是受了魏伯俊和沮元英的影响。关中人也好,河北人也罢,壮烈有余,敦厚不足。文若啊,你要多劝劝天子,他信任你。”

荀彧没吭声。

他听得懂张喜的意思,这是一个前辈对他的殷切希望。

汝颍一体,张喜当然希望他能得到天子重任,最好能代替赵温,成为汝颍人在朝廷的领袖。

但他同样清楚,天子对他的期望也许很高,信任却未必。

尤其是经过这件事之后。

荀彧出了一会儿神,突然说道:“张公,你说,天子现在最信任谁?”

张喜有点茫然,自言自语道:“这可说不清楚。之前应该是杨文先,出了这样的事,可就不好说了。”他忽然一拍手掌。“对了,蔡昭姬啊,她不是一直跟在天子身边,撰写起居注么?”

荀彧觉得有理,却意犹未尽。“还有么?”

张喜叹了一口气。“文若,我跟你说,天子这些年吃了不少苦,本来就难相信人,再遇到这样的事,怕是谁也不肯信了。要我说,这士孙君荣就当不得大任,指望他以太尉掌兵……”

荀彧下意识地瞅了张喜一眼,想起了荀攸的话。

张喜却以为荀彧另有深意,讪讪地闭上了嘴巴。

身为大臣,在背后非议同僚,的确不该。若不是将荀彧当作乡里后生,寄予厚望,他也不会半夜跑来说这些闲话。

张喜自觉失言,荀彧却心神不宁,两人都没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正当张喜想起身告辞时,荀彧忽然说道:“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张喜一愣,随即又反应过来。“你说的是谁?”

“弘农王夫人。”

张喜想了想,点头表示附和,随即又道:“可是……他们是嫂嫂与小叔,不太适合经常见面吧?”

荀彧摇摇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天子既失怙恃,又亡长兄,如今也只有弘农王夫人与他亲近些。丧乱之际,当以大局为重,岂能拘于俗礼。张公,你说呢?”

张喜打量着荀彧,眼神有些异样。

他觉得眼前的荀彧和他印象中的荀彧有些不同。

不仅是由弘农王夫人出面劝说天子的建议,荀彧接任河东太守这件事就挺让人意外的。

身负王佐之才,又是汝颍名士年轻一辈领袖的威望,荀彧不应该直接成为天子心腹,成为左右近臣么,怎么会成为一郡太守,还那么心满意足地跑前跑后。

他究竟在想什么?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