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237章 行将致远

汉道天下 第1237章 行将致远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会杀士燮兄弟吗?”小桥问。

“还没想好。”刘协看着手里的奏疏,漫不经心的答道。“韩融和钟繇正在来行在的路上,等他们到了再说。对了,这几天为士燮说情的还多吗?”

“上书不少,人还是那几个,说来说去就那几句,倒是执着得很。”小桥撅着嘴,有些不耐烦。“陛下一天不表明态度,他们就一天不知进退。”

“要让人说话。”刘协说道。

话一出口,他突然觉得有些耳熟,想了一会儿,才从记忆深处勾起一丝线索,不由得笑了起来。

应该说,他如今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践行那位伟人曾经做过,或者想过却未做成的事。区别在于他只有内忧,没有外患,形势远比伟人当年优越,所以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不需要走极端。

尽管如此,他还是相信,自己只是一个拙劣的模彷者,伟人才是伟大的开拓者。

“陛下笑什么?”小桥凑了过来,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刘协。

“没什么,想起了一些事。”刘协想了想,又说道:“一些很遥远的事。”

“有多遥远?”

“一千八百年吧。”

“一千八百年?”小桥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却还是数不清楚,只能含湖的说道:“那是黄帝时代了吗?”

刘协一时感慨。

那是不是黄帝时代,他无法定义,但那肯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屈辱之后,经过一百年的艰苦奋斗,迎来了伟大复兴,再次走向巅峰。其中无数的人与事值得载入史册,但更多的是无名之辈,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了无痕迹。

但正是这些流星一样的无名之辈,才汇聚成满天星斗。

我正在将这些伟大归于平凡。

如果一切顺利,华夏文明将会失去那些灿烂的时代,因为不会再出现那样的苦难。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不敢断定。

直到现在,他还在考虑将守成之辈留在中原是对还是错。即使有贾诩的建议,他还是觉得不太保险。

毕竟贾诩也是老臣,有些观念未必能脱离既有的经验。

“陛下,你又出神了。”小桥娇嗔地推了推刘协。

刘协回过神来,自嘲的笑笑。“是啊,我最近经常出神,就像一个即将远行的老人,总是不放心留在家里的儿孙。”

“陛下才不是老人呢。陛下正当青春,就算用三十年征服天下,回来时依然是中年,未至花甲。”

“借你吉言。”刘协伸手摸摸小桥的脸,却没有再说下去。

三十年哪能征服天下,她想得太简单了。

或许不仅是她,那些一心想西征的人都是如此。他们低估了西域的复杂,以为和中原差不多,一代人就可以解决问题。

安装最新版。】

如果只是打败对手,获得宗主国的权利,三十年或许可以实现目标。

但他想做的绝不仅仅如此,他要的是让华夏文明在异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而这一切,仅有武力是不够的,更需要读书人的支持。

可是读书人……还没准备好啊。

一想到那些纠结的读书人,刘协也不免纠结起来。

“陛下,别想那么多了,休息吧。”小桥取过刘协手中的文书,摆在一旁,吹灭了灯。

——

建安十年的春节是热闹的,甚至可以说是普天同庆。

随着士燮兄弟投降、交州平定的诏书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各郡县,原本就热烈的新年气氛被推上了高潮。各姓的百姓组织了各种形势的活动,庆贺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从中平元年开始算,整整二十年的动乱,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从此可以安心发展,建设美好的生活。

洞庭湖上,一艘新造的楼船正在湖中破浪前行,驱动楼船前进的不是帆,也不是桨或橹,而是五台巨大的水车。船体两侧各两台,船尾一台。

水车飞速旋转,卷起雪白的浪花,推动楼船前进。

韩融扶着船舷,探首下望,惊奇不已。

“我一直以为水车可以磨面,没想到还可以行船。”

周忠“嘿嘿”一笑。“这水车虽好,也是一时之用。再过几年,或许就要被更好的技术代替了。”

“还有比这更好的技术?”韩融惊诧不已。

“你没看到蒸汽机构想吗?现在有不少人研究这个东西,讲武堂更是设立了专门的研究组。顺利的话,十年之内就有可用的机器出现。能不能在陆上行车,目前不好说,但用在船上肯定是没问题,而且越大的船越方便。”

韩融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钟繇说道:“司空,你这个理解可能有些偏差。”

周忠转头看看钟繇。“愿闻其详。”

“蒸汽机是动力,可以用来代替人力、畜力,推动水车,却不能代替水车。这是两个不同的部件,作用完全不同。”

周忠想了想,哈哈一笑。“元常,想不到你对名物如此用心,辨析入理。你说得没错,是我搞混了。”

钟繇连忙谦虚了几句。

韩融笑着说道:“嘉谋,你大概忘了,颍川钟氏也是以法律传家的,这辨析名理正是他们的看家本事。”

周忠连连点头,顺势又道:“元常,我司空府正好要效彷司徒府,设置几个长史,你若是肯屈就,我现在就可以上书。”

钟繇躬身施礼。“多谢司空不弃,不过我还是想先去行在见驾,然后再定去留。”

周忠咂了咂嘴。“当初天子就看好你,如今你在渤海历练了几年,感受更深,天子如何肯放你离开。也罢,你有更好的前程,我也不能拦着你。颍川多法律名家,如果有合适的,你一定要推荐给我。”

“惭愧,惭愧。”钟繇再拜。

周忠又转向韩融。“元长兄,你的弟子中有没有合适的,不要藏着掖着,要为国举才嘛。”

韩融笑道:“我退隐多年,早就不问政事。这些年在家课徒,也只是教些经学,未曾涉及法律。就算有,他们也去参加考试了,根本用不着我这个退隐的老师推荐。”

周忠咂咂嘴,说不出的失落。“是啊,自从实行了这考试的制度,尊师重道的风气就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