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201章 顺水推舟

汉道天下 第1201章 顺水推舟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站在大营门口,蒋琬停住脚步,思索了片刻,又问了一句。

“元直,你阿舅……现在何处?”

“在南阳。”

蒋琬皱起了眉头。“在南阳?他没去北疆?”

周不疑大惑不解。“你听谁说的?他是司徒府北长史,协助司徒处理幽并州三州的文书、事务而已,根本毋须去北疆。”

“是这样啊,看来是我听错了。”蒋琬哑然失笑,举手轻摇。“行了,你留步吧,稍后再叙。”

周不疑哭笑不得,忍不住说道:“公琰兄,伱要出去走走,亲眼看看天下。”

蒋琬哈哈一笑,大步流星的走了。

周不疑目送蒋琬离开,心中生起一丝莫名的庆幸。

比起蒋琬,他是幸运的。

因为有刘先这个舅舅,他十岁就得以出仕,而且成了天子身边的童子郎,亲受天子传授。蒋琬的才智不弱于人,却还没有走出泉陵城,没有走出零陵郡,眼界也始终如井底之蛙一般狭隘,根本不知道天下之大。

周不疑转身回到帐中,天子正在看地图。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招招手。

周不疑走到案前,俯身一看,见是一副泉陵地图。

刘协问道:“泉陵周边有矿吗?”

周不疑有点挠头。“有矿,只是臣不清楚位置。”

“那你总该知道城中有哪几家经营矿产吧?”

“这倒是听长辈说过一些,只是不太确切。缙绅之家以读书为尚,对经营工商的有些鄙视,风闻而已,未必清楚细节。”

“你说说看。”

周不疑掰着指头,说了几户人家的姓名。他的确只是听说,只知道这几家比较富,据说在山里有矿产,具体经营什么,又有多大规模,就说不清了。

尽管如此,刘协还是让周不疑写了一个名单。

在这种山区,读书人的影响力远远不及中原那么显赫,真正有实力的还是那些有人有钱的土豪。从蒋琬等人准备放弃窦辅的情况来看,他们不太像是窦辅真正的倚仗,至少不是唯一的。

如果窦辅背后应该还有其他的支持者,最有可能的就是当地开矿的工商户。

这些人有钱,手下还有矿工,扮成山贼太容易了。

窦辅就是个书生,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可是那些工商户就不同了,不给他们足够的教训,随时可能再来一出,朝廷官员要么和他们同流合污,要么被他们赶走甚至弄死。

穷山恶水出刁民。山区治理之所以难,就在于地形复杂,朝廷的控制能力有限,当地宗族势力强大,民匪不分。

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泉陵后称永州,成为诸多文人墨客被流放的地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曾被贬于此,并写下《永州八记》,以及那篇更有名的《捕蛇者说》。

之所以说《捕蛇者说》更有名,是因为这篇文章直接呼应了孔夫子的名言,并进行叙事化,以一个捕蛇者的口吻来讲述这个道理,比《论语》那种简朴的文风更有感染力。

但文人能做的,也只是写文章而已。

作为河东世家的柳氏子弟,柳宗元除了留下几篇文章,并没有给永州带来什么切实的改变。

可是刘协不同,他对写文章没什么兴趣,却想借此机会整顿一下泉陵的民生。

既然是穷山恶水出刁民,那就将穷山变成金山银山,将恶水变成金水银水,使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再以强力手段遏制当地的黑恶势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矿这种东西,能掌握在本地宗族手里吗?

文人理政最大的缺点就是实操能力太弱。遇到麻烦,要么是头脑一热,撸起袖子硬上,要么是息事宁人,与当地势力妥协,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

像诸葛亮那样软硬兼施,能将当地大户管制得服服帖帖的读书人,是极少数。

可惜周不疑太小了,不熟悉情况。

刘协叫来丁冲,让他从军中挑选一些熟悉泉陵本地情况的,尤其是找一些有开矿经验的,准备以清剿山贼为由,对当地的矿业安排一次扫荡。

如果连零陵郡治周边的形势都控制不住,就算交州平定,士燮称臣,又有什么意义。

换一批人做土皇帝么?

至于这些矿收回来之后,交给哪个部门来负责,他暂时还没想好。

——

一天之后,窦辅来了。

他看起来很憔悴,眼中充满血丝,眼圈也有点黑。

相比之下,陪他来的蒋琬、刘敏除了略显紧张之外,简直是神采奕奕。

刘协没和窦辅多说什么,简单的寒暄之后,开门见山的便问支持他守城的人都有哪些。

窦辅有些为难,可是在刘协的目光逼视之下,他还是一五一十的交待了。

刘协和周不疑提供的名单一对照,心里便大致有数了。

重合率很高。

这说明他当初的猜想是靠谱的,这就是一次各取所需的配合。窦辅因功入仕,成了泉陵令。当地富户得到了庇护,从此可以更开心的开矿赚钱。

刘协命人记下名单,对蒋琬说,麻烦你再走一趟,将这些人都请到行在来。

蒋琬听出了刘协言语中的杀气,却不敢拒绝,只得转身去了。

与此同时,刘协安排丁冲接管城防,恢复泉陵城的秩序,并进一步收集证据。

丁冲心领神会,领命而去。

安排好了这一切,刘协重新召窦辅回话。

“现在,你可以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了。”刘协曲起手指,轻叩案上的记录。“在其他人交待之前,还算你自首,朕当初答应你的条件依旧兑现。你可以选择回到关中老家,也可以选择留在这里,当然也可以选择去任何地方。若是你还是不肯说……”

刘协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那就怨不得朕了。”

窦辅汗如雨下,脸色灰败。

犹豫半晌后,他双膝跪倒,以头抵地。“谢陛下开恩,罪臣愿说。”

“那就说吧。”刘协十指交叉,置于腹前,俯视着窦辅。

一旁的太史铺开纸笔,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窦辅身份特殊,他讲述的内容将来可能入史,作为窦武传记的一部分。

窦辅平复了一下情绪,将情况一一说来。

总体上,和刘协猜想的大致差不多。当地富户想攫取更多的利益,命人假扮山贼攻城,又支持窦辅守城,双方敲锣打鼓的演了一场戏后,窦辅顺利控制了泉陵城这个大军补给通道上的重镇。

迫于形势,丁冲即使有怀疑,也只能接受现实,任命他为守泉陵令。

唯一出乎刘协意料的是,被山贼吓跑的泉陵令也不是无辜的。

他就是窦武的故吏,南阳人张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