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147章 先声夺人(求月票!)

汉道天下 第1147章 先声夺人(求月票!)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协倚着窗棱,目光透过窗格,看向楼下的会场。

不知不觉间,宽敞的大厅已经坐满了人,不少人挤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向王粲发难的潘濬不在堂上,在廊下。他算不上高大,但形容坚毅,的确有几分兵家的气度。或者说,有几分霸蛮之气。

江南四郡属荆州,却常常被江北三郡,尤其是南阳、南阳人看作蛮夷。长沙、桂阳略微好一些,零陵、武陵山地多,民风剽悍,尤其如此。

眼前潘濬的咄咄逼人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江南人的霸蛮,可是在刘协看来,这却是一种勃勃生气。

难怪潘濬后来会成为孙吴的名将。

当然,这也让他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开发江南绝非易事。

如果不能先摆平江南士人,很难实现对江南的深入控制,更别说开发了。

也许这次应该趁着刘巴来参与二府议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刘协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荀彧。

他知道刘巴入仕之初就是和荀彧合作的,只是后来刘巴去关中担任大司农,和荀彧就分开了。从两人的表现来看,很难说他们现在是否还像以前一样志同道合。

而刘巴本人的名士习气也够重的。

堂上,王粲朗声一笑。“承明,你说得有些夸张了。兰台书虽多,却也没有万卷之巨。兰台为天子藏书,可不是什么书都有资格入藏的。我们今天在此荐书,就是要选出值得更多人阅读、赏鉴,有资于治的著作。承明若有高见,不妨直言,若只是意气之争,玩笑之言,就没必要多说了,等会后饮宴时再谈不迟。”

刘协嘴角轻撇。

王粲棉里藏针,以攻为守,看来最近研究西学颇有进益。

西方推崇的古希腊哲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为辩论为生,比如逻辑学。

在喜欢打嘴炮这一点上,东西方其实没什么区别。要说有区别,可能就是东方人受儒家影响比较深,很难跳出儒家五经这个圈子,有画地为牢的局限。西方人更朴素些,论点、论据更接近于自然。

当然东方也有类似的学问,比如《墨子》,以及最近比较火的《论衡》,与儒家内部单纯的辩经不同,更多的关注自然现象。

蔡邕是研究《论衡》较早的学者之一,王粲既是他的弟子,又有他的藏书,想必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不出所料,潘濬虽然来势汹汹,却被王粲这一招以柔克刚化解,气氛为之一滞。

不过他并没有就此罢休,随即又说道:“以令史之见,什么样的文章、著作才算有价值?有资于治又是什么样的标准?五经算不算?”

“五经自然算。”王粲的声音中露出些许不快。

刘协也有些不爽,他已经猜到潘濬要说什么了。他转头看向荀彧,嘴角轻挑。“荀君,为礼法举大旗的人来了。”

荀彧没说话,心里却有些复杂。

宋忠是荆州大儒,五经皆通,礼学也不例外。刘表在荆州兴学,主要倚仗的就是宋忠、綦毋闿二人。潘濬既是宋忠弟子,想必学问不俗。

只是宋忠之前因为历任太守画像事件,与天子发生过冲突,而王粲态度鲜明地站在了天子一边。潘濬此时发难,多少有些私人恩怨,又容易引起天子不快,未必是最好的人选。

听听天子这语气,就知道天子已经心生警惕了。

只是他人在楼上,也不能下去阻止,只好听着。

果不其然,潘濬随即推荐宋忠与刘表共著的《五经章句后定》,并表示这部书是皇后动用私帑印制,印制精美,深为士人喜爱,理当列为第一。

此言一出,楼上楼下的气氛都有些紧张,无数双目光看向了王粲。

这部《五经章句》涉及到三个人:皇后,宋忠、刘表。

如果不定为第一,对皇后面子不好看。

如果定为第一,不仅宋忠有面子,刘表也有了面子。

实际上,大家都清楚,天子虽然为刘表定谥,但那只是从大局出发,并不代表天子本人对刘表就有好印象,驾临南阳郡学时还批评了这部书,认为章句并非急务,不宜过于推崇。

如果第一次荐书会就将这部刘表参与编著,又被天子批评过的书列为第一,这多少有些尴尬。

角落里有人说了一句,只是含糊不清,只能感觉到语气不是很好。

刘协伸长脖子,看了半天,也没找到是谁。

“荀君读过这部书么?”刘协收回目光,轻声问道。

“读过。”荀彧倒也不隐瞒。“书刚印好,宋忠就派人送了我一套。”

“评价如何?”

荀彧沉吟了片刻。“仅就学问而言,还是精到的。若在太平之世,刘表也是个大儒。可惜他生不逢时,未能尽展其才。”

刘协无声而笑,没有追问。

荀彧的态度很委婉,却也很坚决,再问就没意思了。

楼下,王粲也沉默了片刻,缓缓开了口。“既是荐书会,承明自然有荐书的权力。至于能否列为第一,却不是承明一言可定。来人,且将《五经章句后定》写下。”

有人上前,提着笔,打算在准备好的白板上写下了《五经章句后定》书名。

潘濬举步上前,取过那人手中的笔,挥毫写下六个端端正正的大字,然后搁下笔,看了王粲一眼,从容回座。

“好书法。”有人大声叫道。

只是没几个人附和,多少有些尴尬。

刘协远远地看了一眼,也觉得潘濬书法不错,刚劲有力。

“潘濬先声夺人,处处占优,果然是有备而为。”荀文倩低声说道:“王粲进退两难,若不能妥善应对,这个兰台令史就只能换人了。”

刘协笑笑。“怎么,你认为王粲必败?”

“陛下觉得他还能赢?”

刘协十手交叉,收于腹前,身体微倾,凑在荀文倩耳边说道:“要不我们打个赌?”

荀文倩有些心虚地看了一眼旁边的荀彧。

荀彧一动不动,恍若未闻。

荀文倩悄声说道:“陛下想赌什么?”

“如果这《五经章句后定》经过众人评议,被列为第一,明年开春之后,我就去西域,再也不回中原一步。”

荀文倩吃了一惊,没敢接刘协的邀战。

荀彧微微皱眉,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茶,沉声说道:“陛下,不可戏言。”

刘协面带微笑,但语气中却没有一点笑意。

“荀君,我这可不是戏言。如果这部书成了冠军,这几年的教化就是失败的,也就没有再坚持的必要了,不如换一种方式,重头再来。”他顿了顿,又道:“反正我还年轻,不差这几年。”

荀彧手一抖,半杯茶洒在胸前。

最后求一下月票,还有的别浪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