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101章 割圆术

汉道天下 第1101章 割圆术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数日后,蔡琰带着两篇文稿,来到书坊。

唐夫人刚忙完一阵,正在堂上小憩饮茶,见蔡琰满面春风的走进来,不由得一声轻笑。

“令史好心情。”

蔡琰一愣,心虚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么?”

唐夫人笑而不语,看向蔡琰手中的文稿。“怎么,要发文章?”

蔡琰顺势说道:“是啊,刚刚写了两篇文章,想在邸报上发表,以便讨论。想着好久没来看你了,便走上一遭。”

“能让你蔡令史走一遭可不容易,我要好好款待你一番才行。”唐夫人一边亲自斟茶,一边问道:“是哪方面的文章?要不要请审稿的祭酒过来?”

“就请徐公河来吧。”蔡琰说道:“这些文章有天子的心血,我要当面和他们交待一下。”

唐夫人目光一闪,却没说什么,让贴身侍女去请徐岳来,又安排人去准备午饭。等侍女出了门,院子里只剩下她们两人,唐夫人才含笑说道:

“我是不是该改口了?”

蔡琰摇摇头,报以微笑。“没这么快。”

唐夫人抚掌而笑。“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祝贺你。等了几年,总算心想事成,不负此生。昭姬,不是我说你,你就是书读得太多了,太矜持。要是听我的,当初不就成了?”

蔡琰笑着低下了头。

当初还在华阴的时候,唐夫人就曾建议她向天子主动示好,是她撂不下面子,以致白白浪费了几年时光。若是当时能听唐夫人的,主动一些,现在或许就是名正言顺的贵人,连皇子皇女都生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唐夫人又道:“只是你年纪不小了,要抓紧些,生下一儿半女,将来也有依靠。”

蔡琰点点头,刚要说话,徐岳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一脸兴奋地嚷道:“令史又有什么好文章,是令尊的遗着,还是新作的诗赋?”

蔡琰与唐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应声笑道:“可能要让祭酒失望了,都不是,是一篇与琉璃镜有关的小文章。”

“是么?”徐岳有些意外。

虽说请他来审,大概述会是实学类的文章,但他知道蔡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史,对实学关注并不多。

蔡琰取出文章,请徐岳过目。

徐岳也没入座,就站在廊下,迅速看了一遍,随即便赞道:“令史好心思,这个方法的确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只是这……”

他皱了皱眉,转头看向蔡琰。“这周径比如此精确,你是如何得出来的?计算之术能否告知?”

“当然,就在祭酒手中的另一篇文章里。”

徐岳恍然,连忙打开另一张纸,立刻眼前一亮。

“割圆术?这个好,这个好,比张平子的算法更精确。令史凭此一术,足以跻身算学大家,将来名人堂中也会有祭酒一席之地。”

唐夫人听了,诧异地看了蔡琰一眼。

张衡最近名声响亮,但凡有志于算学的人,都要去拜拜这位大家。徐岳是算学高手,对张衡本就推崇,对张衡的学术也了解极深。他说蔡琰这什么割圆术比张衡的算法还要精确,份量极重。

她知道蔡琰天资聪颖,家学渊源,但是比张衡还高明,这就有点吓人了。

她随即想到蔡琰刚才的提醒,意识到这个割圆术很可能是天子的成绩,而不仅仅是蔡琰的。只是天子不愿意抛头露面,这才由蔡琰出面。

由此可见,天子对蔡琰的信任无可替代。

当然,蔡琰本人也无可替代。

天子身边的女子虽多,像蔡琰这么聪明,能够在学术上助天子一臂之力的却没几个,甚至可以说没有比蔡琰更合适的。

蔡琰与徐岳讨论了一番,先说明了割圆术的思路,然后才开始解说透射与反射的相关分析。

徐岳对割圆术最感兴趣,问了又问,对透射、反射倒不是太在意,稍微一听就过了,拿着文稿,兴冲冲地走了。

唐夫人沉默了片刻,轻声叹息。“天子果然是心怀大志,公而忘私,凡事必有利于国。”

蔡琰一听就明白了唐夫人的言外之意,摇头说道:“夫人言重了。这是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况且男女相悦,不是为才,便是为色。色易衰而才不竭,为才总比为色好一些。就算没有这些,能有用武之地也是好的。”

唐夫人笑了。“妹妹你满意最好。”

“多谢夫人。正是知道夫人关爱,我才冒昧告知。”蔡琰顿了顿,又道:“天子多遭劫难,又身负家国之重,行事难免有所顾忌。希望他和普通少年一样喜怒形于色,未免强人所难。要想不错过机会,我只好抛下女子的矜持,主动一些。”

“妹妹好勇气,我甚是钦佩。”

“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人嘛,总要为自己搏一回。”

唐夫人刚想打趣蔡琰两句,抬头一看,却见蔡琰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不禁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禁啐了一口,甩了一下手绢,欲言又止。

——

尚方工坊。

周群卷着袖子,叉着腰,站在热气腾腾的炉旁。

一团烧得泛红的琉璃料被小心翼翼的倒入模具中,缓缓流平。所以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看着慢慢冷却的琉璃料。

他们改进了配方,去除了其中的一些成分,又改进了锅炉,提高了温度,让琉璃料更容易流平。能不能制造出更透明、更均匀的透镜,就看这一次了。

看着玻璃料的红光慢慢变暗,玻璃慢慢展露出如水般的清流,周群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挑起。一旁的尚方员吏们也兴奋起来,看这样子,这次十有八九能成。

在耗费近百金后,他们终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一个年轻的员吏靠了过来。“周君,看过蔡令史最新的文章么?”

“兰台的蔡令史?没兴趣。”周群不屑一顾。“等我们的实验成功了,倒是可以请她作篇大赋,要比韩大将军的那篇大捷图还要出色才行。”

“不是诗赋。”员吏笑道:“是一篇与琉璃镜有关的文章。”

周群转头看着员吏。“她还懂这些?”

“蔡令史是天子文胆,读过的西域典籍比任何人都多。我们现在参考的这些西域文章大半都是她转译的。”员吏一边说,一边取过一份邸报来,递给周群。

周群看了一遍,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叫道:“妙啊,我真是蠢,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日。”

“浪费?”一旁的员吏们互相看了一眼,觉得周群这话太不吉利了。

好容易看到成功的希望,你却说浪费时日?

周群也不理他们,转身就走。“这事交给你们了,我要去研究更好的千里眼,不陪你们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