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9章 第一苟

汉道天下 第109章 第一苟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广走进了帐篷,双膝跪倒。

“先生,救命。”

贾诩抬起眼皮,瞅了谢广一眼,有些意外。

谢广求见时,并没有报本名,只说自己是郭汜派来的使者,他也没想到来的会是谢广。

“谢广,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贾诩轻声笑道:“郭汜的副将,最信得过的心腹,我若是命人拿下你,郭汜可就废了一半。”

谢广叩首道:“岂止是一半,车骑将军及其麾下近万将士的性命,全在先生一言。”

贾诩“噗嗤”一声轻笑。“真如你所言,我岂会在此?”

谢广不解地看着贾诩,不知道贾诩所言有几分虚实。

他在郭汜麾下算是聪明人,可是在贾诩面前,他和孩童无二。

贾诩收回目光,不紧不慢地说道:“车骑将军的命不在任何人手中,在他自己手中。李傕派李应、李维攻杨奉营,亲率主力居后,他在防谁,你们应该很清楚。亏得天子指挥若定,出奇制胜,一战而斩李维,你们还有机会考虑……”

“甚?”谢广吃了一惊,眼珠子差点掉地上。“李维阵亡了?”

贾诩一脸诧异地看着谢广。“你们不知道?”

谢广目瞪口呆。

他知道李维不是什么名将,杨奉也很勇猛,但阵前斩将绝非易事。兵力相当,李维身边还有由羌胡组成的亲卫骑,以杨奉的实力,阵斩李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他们收到了李维大败的消息,却不知道李维被阵斩了。

估计是负责侦察的游骑、斥候也觉得这个消息不靠谱,直接忽略了。

“我们……只知道李维被击败,李应猛攻半日,亦未能破阵,却不知道……”谢广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沙哑。“如此说来,这大汉真是……”

他嗫嚅了半晌,还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李维被阵斩的消息过于惊人,他有点懵。

贾诩看在眼里,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不敢相信的。但仔细询问了阵前战况后,他知道,这个消息虽然难以置信,却是真的,天子抓住了李维的破绽,一击得手。

让人惊讶的不是李维被阵斩,而是天子捕捉战机的能力和自信,以及对郭武等人的运用。

初登战阵,就有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天子的聪颖并不局限于朝堂,在战场上一样出色。

“天子已经下诏罢免李傕的大司马,诏诸将讨贼。”贾诩从书案上取来一封诏书,推到谢广面前。“我求了一份诏书抄本来,你带给郭汜。接下来该怎么办,全看你们自己。”

在贾诩面前,谢广也不客气,打开诏书看了一眼。

“这是谁写的诏书?太狠毒了,李傕怕是要被气疯了。”

贾诩淡淡地说道:“如果我猜得不错,可能是李桢。”他顿了顿,又道:“你看,天子并未抛弃西凉人。能否自立于朝廷,还要看西凉人自己的选择。”

谢广心领神会,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将诏书收到,再拜,躬身退出。

贾诩等了片刻,打开案上的砚盒,提起笔,写了一封奏疏,命人送往御前。

——

刘协收到贾诩的奏疏时,已经是子时。

在战场上吹了一天风,吃了一天土,晚上又和诸将一起吃饭、讨论军情、统计伤亡,准备明天的作战方案,全部安排妥当,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休息。

眼睛刚眯上一会儿,贾诩的奏疏就到了。

强打精神坐了起来,刘协将贾诩的奏疏反复看了几遍,还是不太放心,命人传杨修、丁冲来见。

这两人就住在一旁的小帐里,随叫随到。

杨修一副刚被人叫醒的样子,困得睁不开眼睛,不停地打着哈欠。

丁冲虽然也是两眼通红,脸色苍白,却精神得多。

“幼阳当值?”刘协问道。

丁冲点点头。“臣上半夜,杨侍郎下半夜。”

刘协没有再说,将贾诩的奏疏递给他们传阅。

贾诩的奏疏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谢广深夜请见,他们说了些什么,一一记录,最后表达了一些意见,提了一些建议。

郭汜已经动摇,右翼的安全基本可以保证。

但郭汜还在观望,面对李傕的优势兵力,他还没有奋力一击的勇气。

要想诸将对李傕群起而攻之,还需要更多的胜利证明李傕并非不可战胜。

同样,李傕为了证明自己依然有把握全局的能力,绝不会轻易动用主力,而是命李应全力进攻,甚至不惜代价,以命换命,以期将杨奉部消耗殆尽。

换句话说,杨奉要做好恶战的准备。

刘协赞同贾诩的分析,但他不敢肯定贾诩上这封奏疏的用意。

杨修看完诏书,将诏书转给丁冲,随即带着几分怒意说道:“陛下,臣以为贾诩这是养寇自重,有意保全郭汜,保全凉州人的实力。”

刘协没吭声,静静地等丁冲看完奏疏。

丁冲看完,思索了片刻。“陛下,臣赞同杨侍郎的意见。”

“那朕当如何?”刘协问道。

“留中不发,以观后效。”杨修挥挥手,恨恨地说道:“西凉人羌胡习气难除,不可不防。”

丁冲点头附和,又补充了一句。“群狼环伺,不得不戒急用忍,以免生变。”

刘协苦笑。

杨修、丁冲基本代表了公卿大臣对西凉人的态度,既鄙视,又畏惧,尤其是眼下这个形势。

李傕、郭汜在西,张济在东,杨定、段煨摇摆不定,朝廷真正能够依靠的只有南北军和杨奉的部队,势如累卵,一旦激怒贾诩,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让他们相信贾诩,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是长久以来的歧视,绝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消除。

贾诩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主动远离决策中心,并及时报告自己的动向,又不显得过分积极。

比如主动劝降郭汜。

即使杨修怀疑他有意保全郭汜,增加自己说话的份量,也找不到证据。

这老狐狸,分寸感掌握得恰到好处,不愧是三国第一苟。

“留中不发,并非上策。”刘协转身找笔,丁冲立刻上前,将一旁的笔递了过去,同时打开砚盒,又添了一些水,研起墨来。

杨修看在眼里,不自觉的撇了撇嘴,将头扭向一旁。

待丁冲研好墨,刘协提起笔,蘸了墨,在贾诩的奏疏后面批了四个字。

朕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