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63章 蜀郡张松

汉道天下 第1063章 蜀郡张松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彪看到蜀郡二字,立刻想到了赵温,停下手中正在处理的公务,让人将张松带到侧院。

两人一见面,杨彪就笑了。

张松身材矮小,面貌丑陋,但眼中却有精光,一看就是桀骜不驯之人。这样的人通常在仕途上都不会走得顺利,但是遇到天子这样的人却最幸运不过。

庞统就是例子。

赵温将这样的人带到行在时,显然是经过一番考量的。

杨彪问了几句,张松也不隐瞒,表示自己是随赵温一起来的。在江陵遇到了刘先,赵温决定在江陵停几天,自己先赶过来,就是为了提醒杨彪不要自作聪明,在天子面有耍弄心机。

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你这么做,不符合忠的标准。

杨彪登时变色。

张松这句话说得很重,等于说他是伪君子。

汉代的学问近古,训诂也更接近古义。忠并非效忠,而是本心,与“衷”相近。

宋忠有时候也写成宋衷,就是这个意思。

臣事君以忠,就是秉持本人的意愿事君,不屈从权势,不违背本心。

所以不忠的反面不是奸,而是伪。

弘农杨氏道德传家,杨彪本人也一直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想到自己突然成了伪君子。

张松却不管杨彪的心情,接着又说,君臣之间的信任难以建立,却容易破坏。一旦没有了信任,互相猜疑,危险立生,合作也就无从谈起,甚至之前的旧事都要翻出来再论。

之前朝堂上的诸多悲剧,不就是由此而起吗?

如今好容易天子信任杨公,付以国事,你怎么能为一己私心破坏这样的基础?

杨彪忍不住了,问道:我是为益州着想,怎么能是为一己之私呢?

张松反问,你没有想为老友正名的心思吗?就算你没有,别人信不信?处为大臣,不处嫌疑之地,你这么做,得体吗?

杨彪抚着胡须,半晌无语。

他盯着张松看了又看,忽然笑了。“既然如此,益州的事,就交给你这个益州人吧。”

张松躬身而退,连口水都没喝,转身去求见天子。

——

刘协很快接见了张松,既不惊喜,也不意外,平澹得不像是第一次见。

张松很想问一句,陛下,我们之前见过吗?

当然,他最后还是没敢问。他自己很确定,他没见过天子。天子这么自来熟,应该是见的人太多了,自然而然的有了气度。

张松调整了一下情绪,向刘协汇报了益州的情况,以及赵温此行的经过。

去年秋天,张济、士孙瑞先后攻击得手,益州震动。

消息传到成都时,很多人都傻了。有人劝刘章称臣投降,有人劝刘章自免待罪,有人劝刘章撤往南中,唯独没有人劝刘章坚守成都的。

《我的治愈系游戏》

白帝城、剑阁那样的险要之地都守不住,成都能守得住?

唯一的结果只可能是惹怒了张济、士孙瑞,引发围城血战,便成都这繁华之地付之一炬。

十年前,西凉人火烧洛阳的事,大家记忆犹新,没人愿意成都步洛阳后尘。

后来又听到消息,说士孙瑞、张济并没有趁势进军,而是就地度田,成都一时半会不会有危险,情绪这才安定下来。

紧接着,赵温赶回成都,劝刘章投降。

这是最后的机会,天子也是有脾气的,再不投降就晚了。

刘章本人没什么主意,无可无不可。能拿主意的人意见不一,争到最后也没争出个结果,赵温心力交悴,只得返朝。

刘协听到这里时,问了一句:什么人愿降,什么人不愿降?不愿降的人又有什么计划,是坚定成都,还是逃进雪山隐居?

张松说,人很多,难以一一说明,但总的来说,关键是在度田。

不愿降的人有两个计划:一是顺江而下,转往渤海,去行德政的渤海安居;一是退往南中,在崇山峻岭中隐居。

只不过选择后者的人不多,而且是以当地人为主,中原人大多选择去渤海落籍。

刘协听完,笑了笑,又问张松。“你的建议呢?”

张松也笑了,反问了一句。“陛下能在犍为、越嶲、牂柯等郡度田吗?”

刘协也不掩饰,说道:“暂时不能。”

犍为、越嶲诸郡在益州南部,大致是后世的贵州、云南,朝廷目前的确没有直接统治这些地区的能力。

但现在不具备,不等于将来不具备。

所以,他不会承认益州南部诸郡的自治,会先在重点地区推行教化,然后逐步蚕食。

难不是不做的理由,而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理由。

而且他相信,有四民皆士这样的降维打击优势,推进的速度会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快。

最多一百年,甚至有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对于文明的推进来说,一百年不算太久,甚至可以说非常快。

张松听出了刘协的言外之意。“陛下坚持?”

“坚持。”刘协点点头。“滴水穿石,百炼成钢。很多事不怕慢,只怕不做。文翁兴学已是三百年前的事。三百年间,益州出了不少人才,却没人像文翁一样立足于益州本地,推进益州的教化。我愿意做这样的人,继承先贤遗志。”

张松离席,躬身而拜。“臣松不才,愿为陛下执辔,为益州尽绵薄之力。”

刘协笑笑。“你家有多少田,不怕吃亏?”

张松慨然道:“我张家有点田,可是比起天下大同来,不值一提。”

他停了片刻,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浅笑。“臣常思忖,六国虽灭,其后裔沦为黔首、布衣,但所享之衣食未必不如其先祖。我张家纵使将多占的土地交出去,也不会一蹶不振,泯然众人。且君子当以才华显世,岂能以地广自负?臣宁为千里马,奔驰而死。不为守财奴,抱铜而生。”

刘协盯着张松看了片刻,哈哈大笑。

他站起身来,走到张松身边,抬手按在张松肩上,轻轻拍了拍。

“子乔,你可与杨德祖、祢正平比肩。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了土地这身外物,你才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你若不弃,先去司徒府历练,助杨公一臂之力。”

“唯。”张松正中下怀,躬身答应。

汉道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