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50章 知行合一

汉道天下 第1050章 知行合一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宓随尹默出了郡学,来到对面的酒楼,直上二楼。

二楼人声鼎沸,已经有不少人到了,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好不自在。

秦宓一眼就看到了王粲。

王粲坐在主席,正与几个年龄相近的士子说话,手舞足蹈,意气风发。看到秦宓,王粲立刻停下,拍了拍手掌,大声说道:“诸君,且请休声,容我为诸君介绍一位益州才俊。”

《金刚不坏大寨主》

尹默凑在秦宓耳边,低声笑道:“这王仲宣入仕之后,口才越发好了,眼界也越发的高。难得他愿意为你扬名,你今天可要一展才华,千万不要坠了我益州的气势。”说着,将秦宓轻轻往前一推,自己则隐入人群之中。

王粲来到秦宓面前,搂着秦宓的肩膀,极是亲热。

“诸君刚刚回城,可能还不知道秦兄见驾的事。我有幸与秦宓同住,略知一二,容我为诸君解说。”

秦宓哭笑不得,不知王粲这是什么意思。

他不觉得见驾时与天子的问对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反倒觉得有些丢脸。

持类似观点的人不少,王粲还没说完,人群中便有人轻声发笑。

王粲转头看去,眉梢轻耸。“恭嗣,你觉得很可笑么?”

一个年轻士子排众而出,拱手施礼。“仲宣兄言重了,我绝无取笑之意,只是想不到天子辞锋如此犀利直接,辩才甚佳。”

王粲摇摇头。“天子的辩才的确上佳,但是你只看到辩才,未免有买椟还珠之叹。”

年轻人再次拱手。“还请仲宣指正。”

王粲环顾四周。“天子虽有辩才,却不好辩,更不轻易与臣下争一时长短,除非必要。”他停住,嘴角挑起一丝浅笑。“据我所知,唯有两人,除了你们眼前的秦君之外,就是司徒之子,汉阳太守杨修杨德祖。”

众人听了,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杨修是谁,他们大多清楚。不仅出身高贵,更是眼下最年轻的太守。他出任汉阳太守的时候,还没满二十岁,却将汉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几乎是大汉一百多郡国的标杆。

王粲将秦宓与杨修并列,这秦宓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据说,当初天子问了杨德祖一个问题:秦崩之后,六国子弟并起,为何得天下者是高皇帝,而是不是六国子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知道大汉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诸君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想一想这个问题,看看是否有更好的答桉。”

王粲转身看向秦宓。“至于天子与秦君的问对,其精妙之处不在辞锋,也不在辩才,而在天子对秦君的期许。那就是四个字……”

他举起手,每说一个字,就竖起一根手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面对王粲与秦宓的年轻士子面露疑惑。

“然,知行合一,正是诸君现在想要的。”王粲哈哈一笑,拉着秦宓入座。“天子不好坐而论道,只推崇以身证道。张子布虽迂腐,却愿证道,所以天子以其为渤海太守,命其自证。只可惜,两年过去了,渤海的成绩不如所愿。”

他突然提高了声音。“陈长文,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

众人纷纷往角落里看去。

正坐在角落里与人闲谈的陈群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抬头一看,又见众目睽睽,而王粲则是一脸戏谑,不由得心生不快。

“我就是一待罪之人,能有什么好说的。”他甩了甩袖子,回头继续自己的话题。

王粲碰了个软钉子,也有些无趣,摸摸鼻子,嘿嘿一笑。“恭嗣,你来开个头,让我看看你这几个月的收获如何,也让秦兄知道我等今日聚会之要旨。”

年轻人含笑点头。“那我就抛砖引玉了。”

众人纷纷入座,洗耳恭听。

年轻人姓刘名廙,字恭嗣,是南阳安众人,与兄长刘望之一起在郡学,师从宋忠。天子巡狩南阳,推行教化,原本只在郡学里研究学问的学子们也走出讲堂,深入乡亭,调查各县乡亭办学的情况,并统计应该入学的孩子,为来年建学做准备。

刘廙兄弟去的是本县安众。

南阳富庶,安众的条件在南阳也是居于前列,刘廙一直觉得安众的学校很多,需要补充的有限,这是一趟轻松的差事。

可是等他们直正深入乡里才知道,安众的教化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想读书而不能读书人的很多。要想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至少要新建十余所学校才行。

“我们实步统计了一下,安众现有一万三千七百余户,近六万口。其中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有五千八百余人。按五百人一校,也需要十二所学校。三百人一样,则近二十所。但整个安众只有一个县学,两个私学,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刘廙将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即使已经过去了几天,他对本县教化缺失的情况还是耿耿于怀,大有触目惊心之感,更对自己之前的熟视无睹感到惭愧。

秦宓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由得想起与天子见面的经历。

天子曾问他,你教过几人读书?

他当时回答生性疏懒,未曾教授,惹得天子大为不快。当时他还觉得天子强人所难,是欲加之罪,现在看到刘廙的自责,他忽然觉得不安起来。

生性疏懒四个字,的确不足以解释自己的不作为。

既然以士自居,要求天子为尧舜,自己又怎么能满足于坐而论道?

自己做不到的事,要求别人去做,是强人所难。

那自己明明能做到的事却不做,反而指手划脚地指责别人,又算什么?

换成我是天子,也会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吧。

刘廙说完,又有人起身,解说这一次的行程。

一人接着一个,一县接着一县。

南阳不愧是大郡,四五十万户,近两百万口,适合读书而没有读书的人超过二十万人,是现在的郡学、县学无法承担的责任。要想实现天子希望的教化,需要新建近千所学校。

有了学校,还要有教师。就算一个学校只配一个教师,也需要千人,远超南阳郡学现有的生员数量。

也许是说,要想达到天子的目标,不仅南阳郡学必须全员出动,还要招募更多的读书人充任教师。

这里面当然有想以此入仕的,但不可否认,更多的人未必能入仕,做教师,挣一份俸禄养活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比仰食于人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