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44章 言行不一

汉道天下 第1044章 言行不一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宓起身,与王粲重新见礼。

他不知道王粲家世显赫,只当王粲是个普通士子,或者与他一样是来上计的。容貌不佳,却有才华,便有了惺惺相惜之意。本想深谈,却见孙权在侧,不敢耽搁,便与王粲约定稍后再叙。

王粲欣然答应。

秦宓随孙权入内。孙权随口问道:“足下精熟于《诗》,可有好诗传世?”

秦宓闭口不言。

孙权碰了一个软钉子,心中不爽,却不好发作。

来到堂上,刘协坐在主席,瞥了秦宓一眼,嘴角挑起一丝笑意。

别人不知道秦宓,他却略知一二。只是在他的记忆中,秦宓在刘璋治蜀时是个隐士,刘备入蜀之后才出仕。现在居然成了上计吏,多少有些奇怪。

也不知道是蝴蝶效应,还是另有隐情。

可是看到秦宓昂然的神情,他隐约猜到了一些。

秦宓来者不善,士孙瑞怕是看走眼了。

又或者,士孙瑞知道这人是个刺头,不能留在本地,这才故意送到行在来。

这种为民请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他见得太多了。

孙权将秦宓引到堂上,却没有退下,而是走到刘协身后,悄声将秦宓刚刚与王粲辩论的事说了一遍。刘协静静听了,未作表态,只是招了招手,示意秦宓入座。

“上计的具体事宜,自有司徒府受理。你说些司徒府处理不了的事,节省时间。”

秦宓拱手施礼。“臣闻陛下委任三公,垂拱而治。兵则太尉,民则司徒,水土则任司空,陛下唯教化而已。臣冒昧,敢问陛下,将如何教化益州诸羌氐夷叟。”

刘协眉头轻挑,眼中笑意更浓。

果然是有备而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宓这个问题的确问到了关键。

益州范围广阔,不仅包括后世的四川,还包括了贵州、云南大部。除了成都平原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交通不便,直到二十世纪初都是相对闭塞落后的地区。

交通不便,中原王朝也就无法有效统治,只能羁縻而已。

即使是改土归流之后,那些地区还是游离于中央政权以外。

直到基建狂魔上线,在重山峻岭深处建起一座座桥梁,挖出一条条隧道,地理障碍才算是打通,形成全国一盘棋。

现在么,呵呵。

就算朝廷不惜代价,软硬兼施,逼着儒生们跋山涉水,深入不毛,充当乡村教师,你以为那些蛮夷的首领就愿意接受吗?

就算接受,也是教他们自己的子弟读书,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优势,普通百姓是没什么机会的。

“你想说的不是教化,而是度田吧?”刘协不紧不慢地说道。

秦宓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士孙瑞在广汉推行度田的时候来,目的不可能是教化,而是度田。

至于他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反对度田,还是出于所谓的道义,反对强行度田,那就说不准了。

秦宓微怔。“陛下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教化的确很难。”刘协反戈一击。“但因为难,就不做吗?当年文翁建学,难不难?如果因为难就不推行教化,益州至今仍是蛮荒,你也未必有机会读书。”

刘协轻哼了一声,沉下了脸。“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如今享前人遗泽,读了些书,却来劝谏朝廷不要教化更多的人。合适吗?”

秦宓有点懵,连忙解释道:“陛下言重,臣并无劝阻朝廷教化之意,只是觉得山高路远,教化不易,想问朝廷是否有万全之策。”

“那我倒想问问你,你除了自家子弟外,又教了哪些人读书?”

“这个……臣性疏懒,未曾立馆教授。”

“这才对嘛。什么山高路远,教化不易,归根结底不过是懒而已。”刘协淡淡一笑。“那么,能让你一个生性疏懒的人不辞劳苦,跑到这里来,又是为了什么呢?只是想问问朝廷有什么万全之策?有没有万全之策,与你何干?你会参与吗?”

秦宓被刘协一连串的反问噎住了,惊愕地看着刘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天子不仅不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了他很多问题。

没有子曰,没有诗云,但句句直指要害,让他无从回避。

刘协没有理他,接着说道:“不管你是否关心度田,我都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度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朝廷的目的就是让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而不是富者田连阡陌,穷奢极欲,贫者无立锥之地,只能揭竿而起。你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我非常乐意听取。你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单纯的反地度田,那我只能告诉你……”

刘协顿了顿,眼神变得凌厉起来。“免开尊口。别说引经据典,就算你起圣人于地下也没用。”

秦宓被刘协的眼神吓住了,冷汗透体而出。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秦宓强自镇定下来,躬身说道:“陛下,臣……只是想问教化。”

“真的?”

“陛下面前,臣岂敢妄言?”

“你生性疏懒,就算朝廷有万全之策,你愿意参与吗?”

秦宓咬咬牙。“臣愿意。”

刘协沉默了片刻,点点头,神色稍缓。“君子行事当知行合一,空谈无益。你在南阳多呆些时日,四处看看,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如何?”

秦宓面红耳赤,只能躬身领命。

刘协示意秦宓可以走了,命孙权传王粲进见。

秦宓出了门,在前庭找了个空位就座,定了定神。王粲起身,看了秦宓一眼,见秦宓额头全是冷汗,脸色泛白,不禁大为惊骇。

这还是刚才侃侃而谈的那个才子吗?天子究竟和他说了些什么,竟让他如此失态?

王粲来不及多问,只是让秦宓别急着走,在这里等他一会,便跟着孙权进了门。

来到堂上,王粲见礼。

刘协照例瞥了王粲一眼,拿起案上的名刺。

“你一直在上党?”

王粲说道:“钟繇离任之后,小民便离开了上党,游历太原、雁门、西河诸郡,与裴潜盘桓数月。”

刘协多少有些诧异,王粲居然去见了裴潜。

不过细想也不奇怪,裴潜在荆州时便与王粲相识,他制图的本事还是从王粲这儿学的呢。

王粲失去了钟繇的庇护后,去找裴潜,也很正常。

他一个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除了寄食之外,还能有什么谋生之道。

倒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是以王粲的身份,不屑去做而已。

刘协随即又问了一句。“何事请见?”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