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998章 越俎代庖

汉道天下 第998章 越俎代庖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刘协一身劲装,与司徒杨彪、司空周忠边走边聊。

他向来简易,不是很注意天子的威仪,既没有大摆车驾,前呼后拥,也没有衣冠冕琉,摆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皇家气势。如果不看劲装上练着龙纹,他与身边的散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此,杨彪、周忠曾一起进谏,希望他能穿得正式一些。翻了一下行在的衣物之后,他们才发现根本没有符合要求的服饰,只得做罢。

也是直到此刻为止,他们才意识到,虽然天下已经太平,中兴在望,但天子一直没有举行一次符合礼仪要求的正式朝会。

甚至没有确定都城。

安邑一开始就是临时都城,而且只是建安元年的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没回去过。

这几年,天子一直在路上。

一时间,杨彪、周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协的俭朴没能再现皇家风范,让普通百姓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亲近。面对刘协的询问,他们虽然有些紧张,却还是一一回答。

更有胆大的围了过去,用一种选女婿的口吻,对着刘协评头论足。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悄悄说了一句。“这可是我冀州的天子啊。”

刘协模糊地听到了,瞥了一眼,却没有回应。

这样的话,他已经听过几次。

其实仔细说起来,孝桓、孝灵都出自冀州,只是他们名声太坏,对冀州也没什么特殊照顾,连冀州人都不愿意承认。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利益。

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就算你是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认可。

对刘协来说,现在认可他的还是普通百姓。

他虽然没有给哪一个县——包括邯郸在内——免税,但他亲自坐镇冀州,强行推进度田,迅速稳定了冀州的形势,让无数被战争拖累了十几年的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基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仅这一点,冀州的普通百姓就认可了他。

至于冀州的大族、豪强,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们还在观望,看看朝廷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弥补他们被夺走的土地。

刘协和百姓谈笑风生的时候,杨彪、周忠跟在身后,沉默不语。

相关的细节,他们已经查证过,知道诸葛亮的政绩是真实的,没什么掩饰的成份。剩下的任务就是找点问题,以免诸葛亮太骄傲。

对他们来说,这一点并不难。

邯郸的确还有很多不足,离曾经的繁华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邯郸的变化感到惊讶。

短短一年时间,邯郸就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等诸葛亮四年任期结束,邯郸又将是河北名城,就像历史上那样。

如果其他州郡都能像邯郸一样,也许十年之后,大汉就能恢复最盛时的实力,天子西征也不再是纸上空谈。

这还是在人口大量损失的情况下。

二三十年后,等人口渐渐恢复,大汉的实力将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到了那时候,西征或许就不是可行,而是必须。

否则人多地少的矛盾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把这些联系起来看,他们有点明白了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兴奋的同时,他们又心情复杂。

虽然久经仕宦,但他们是真的跟不上天子的思路。目光既不如天子深远,考虑也不如天子周到,信心也不如天子坚定。

这些年,他们看似在帮天子,实际上一直在阻碍天子。

想到这一点,很难让人不沮丧。

“嘉谋,明年我就六十了。”杨彪轻声说道。

周忠诧异地看了杨彪一眼。“那又如何?难不成你想到致仕?就算你想含饴弄孙,现在也赶不及啊。”

杨彪笑笑。“如果士孙君荣明年能平定益州,我就算是致仕,也没什么遗憾。再说了,不做司徒,我还可以教书,可以修史,可以退而不休嘛。”

周忠会意的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心头有些惭愧。

杨彪这是要给士孙瑞让路,更是给赵温让路。益州平定,由一个益州人出任三公,无疑是对益州人的最大安抚。

为此,杨彪不惜在花甲之年致仕。

他自问做不到,即使是已经决定将家族的希望放在周瑜身上。

“文先,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周忠轻声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考虑那些想推进度田的郡县。若我猜得不错,邸报发行之后,想度田的郡县会更多。”

杨彪点点头。“你的看法呢?说起来,庐江度田更早,今年的成绩却不是很突出,在冀州诸郡国中也只能排中位而已。”

周忠微微一笑。“这不是庐江成绩不好,而是冀州诸郡国的成绩太亮眼。你还记得去年吗?庐江可是仅次于河东和三辅。”

杨彪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周忠有些奇怪。“怎么,你不同意?”

杨彪摇摇头,凑到周忠耳边,轻声说道:“今年河东的成绩不太理想,可能会泯然众人。”

周忠却早有准备,嘴角轻挑。“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么?河东虽然富庶,比起冀州来,终究还是差了一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荀文若虽是千里之才,也不能让河东反超冀州诸郡国。”

他抬抬下巴。“你若不信,三年之后,调孔明去河东试试。”

杨彪笑笑,刚要说话,沮授凑了过来,拱拱手。“二公,恕我冒昧,这不太合适。”

杨彪、周忠互相看好了一眼,哑然失笑。

杨彪故意沉了脸,轻声喝道:“二公论政,你一个侍中也敢胡乱置喙?”

沮授嘿嘿笑了两声。“二公论政,我不该置喙,但看着你们犯错而不提醒,又岂能忍心?”

“犯错?我们犯了什么错?”

沮授使了个眼色,示意杨彪、周忠看诸葛亮。“诸葛亮虽是周公举荐,却是天子一手调教。他的仕途,天子自有安排,何须二公劳心?”

杨彪、周忠互相看了一眼,也觉得失言了。

诚如沮授所说,诸葛亮的前程自有天子安排,哪有他们说话的份。想调诸葛亮去河东,先问问天子答不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