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982章 自作自受

汉道天下 第982章 自作自受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祢衡进来,杨仪连忙起身让座。

祢衡摆摆手。“我不坐了,你给我取点吃的来,我垫垫肚子,马上还要回去,一大堆事等着呢。”

杨仪不敢怠慢,转身去了。

孔融有些不悦,强笑道:“正平,看来我真是打扰你了。”

“你来不来,我都一样。”祢衡笑了一声,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骄傲。“冀州推行度田之后,跟进的郡国越来越多了。不出意外的话,三四年以后,度田就能全部完成。现在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经验,等所有人都熟悉了,就没这么忙了。”

孔融很惊讶。“你这么有信心?”

祢衡点点头。“从冀州的情况来看,度田以后,百姓耕种更加用心,恢复起来很快。三四年以后,少了不敢说,收入增加五成是绰绰有余。顺利的话,甚至有可能翻番。百姓有了钱,商业也就繁荣,商税也会大量增加,朝廷手里也就会有更多的钱,然后投入修路、教化……”

祢衡双手翻来覆去地比划着。“这是一个相生的过程,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孔融似懂非懂,但他从祢衡的眼中看出了满满的自信,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当然是好事。

可若是这好日子正是来自于度田,来自于天子的雷霆手段,对儒门却不见得是件好事。

“你似乎忘了,张子布正在渤海推行德政。”

祢衡哈哈一笑,正准备说话,杨仪取来了食物和水。祢衡接过,对杨仪说道:“案上有一份陈留郡的账目,你去核对一下。”

杨仪有些兴奋的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祢衡一手拿着食物,一手拿着水,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完了东西,又一口气将水喝完。

孔融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说道:“正平,你要注意身体。这么吃,胃会不舒服的。”

“我会注意的。”祢衡点头说道:“文举兄,张子布学问再好,能力再强,还能超过夫子不成?夫子复古,都以惨淡收场,正何况是他?你看着吧,四年之后,还愿意留在渤海的人不会超过一半。君子固穷,但是能固穷的真君子又能有几个呢?”

孔融面色微变,连忙提醒道:“正平,慎言。落到有心人的耳中,你这就是将天子比作三桓……”

祢衡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孔融稍安勿躁。

他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笑了一声。“以天子之尊,行三桓之事,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当初周天子若有这胆色,东周何至于为秦所灭。”

孔融哑口无言。

祢衡摆摆手,收回思绪。“你来找我,想必不会是闲聊。”

孔融微怔,连忙将自己露布上书的事说了一遍。

祢衡点点头。“我已经看到了。”

“你觉得如何?”孔融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祢衡嘴角轻挑。“你觉得天子与孝灵相比,如何?”

孔融眉头微皱。“孝灵岂能与天子相提并论。”

祢衡微微一笑。“你与杨公挺(杨奇)相比,如何?”

孔融轻笑一声,没有回答。

杨奇讥孝灵皇帝与孝桓皇帝不相上下的故事,他自然知道。祢衡此刻提起这件事的用意,他也想得通。虽说他对天子的举措颇有微词,却坚信天子英明,百倍于孝灵。

他担心的只是天子年轻,少年意气,急于求成。

可是听祢衡这意思,似乎天子比他想象的更有城府,根本不存在少年意气的可能。

他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说,天子不会在意?”

祢衡点点头。“天子胸怀天下,自律甚严,近乎孟子所言,岂会被你这几句春秋笔法激怒。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他会痛快的接受你的建议,重修《孝桓帝纪》。”

祢衡意味深长地看了孔融一眼。“但是我要提醒你,重修后的《孝桓帝纪》未必会如你所愿。”

孔融眉头皱得更紧。“为何?”

“真要将孝桓朝的事情再翻出来,牵连之广,你想过没有?别的不说,那些曾依附跋扈将军的人是不是都要重新审视一番?”

孔融顿时变色。

祢衡嘴角轻挑,一声轻笑。“这是你惹出来的麻烦,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我还有事,不陪你了。”说完,甩甩袖子,扬长而去。

孔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大意了。

这下子犯了众怒,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戳自己的脊梁骨。

——

司空府。

周忠坐在后堂,脸色铁青。“人呢,又没找到?”

周昭站在他面前,噤若寒蝉。“听说去了司徒府,只是我赶到司徒府的时候,他已经走了。听司徒府的人说,祢衡只与他说了几句话,就回去忙了。然后……”

“然后他去哪儿了?”见周昭欲言又止,周忠更加生气,拍案大喝。“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作甚?一把年纪的人了,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周昭脸色更加窘迫。“然后……他就不见了。”

“不见了?”周忠一愣,随即气极而笑。“不见了是什么意思?他还能白日飞升不成?”

周昭很无奈。

他奉周忠之命去找孔融,先去太学,又追到司徒府,城里城外的奔了两天,最后还是没找到孔融。他向司徒府外的卫士打听,卫士只知道孔融进府,没看到孔融出府,还以为孔融会留宿司徒府,与祢衡盘桓一宿呢。

等他想办法进了府,才知道祢衡只与孔融说了几句话,然后孔融就不见了。

他也不敢在司徒府里乱打听,只好又去了太学,想守株待兔。

结果等了一夜再加一个白天,就是没看到孔融的影子。

周忠生了一会儿气,也反应过来了。“这老贼,怕是知道惹了事,躲起来了。”他挠挠眉梢。“算了,你别找他了,找到也没用。露布上书,消息只怕已经传到天子耳中了,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吧。”

周昭怯怯的问道:“阿翁,重修《孝桓帝纪》与我周氏何干,阿翁何必如此动怒?”

周忠眼皮一抬,眼中寒光闪现,脸颊跟着抽了抽,抬手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蠢材,你也是周氏子孙,竟对先辈的事无知至此?你不知道你祖父仲飨公是梁冀故吏吗?重修《孝桓帝纪》,以天子修《孝灵帝纪》和《党锢列传》的做法,当年那些事还不被翻个底朝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