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951章 责无旁贷

汉道天下 第951章 责无旁贷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渤海的事,三言两语就说完了,搞得杨彪措手不及。

他原本以为要花很多口舌,为此还打了腹稿,结果都没用上。

但这只是开胃菜,刘协随即又提出了一个方案。

在冀州推行考试,代替荐举制。

原因也很简单,冀州大半人才被审配等人连累,不是被流放海外,就是避嫌离职,新任太守、县令都不太熟悉情况,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为了公平起见,采用考试制度,一视同仁,或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而且刘协打算由朝廷统一安排考试,尽可能的避免作弊。

冀州有印坊,使用统一试卷并不是什么难事。

杨彪听完,沉吟半晌,问了一个问题。“考试合格之后,由谁来决定选聘与否?”

“按照成绩,择优录取。”

“陛下,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刘协早有准备,反问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

杨彪沉默。

过了片刻,刘协又道:“朝廷推行教化,虽说并非所有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可若是读了书,依然还是要依附师门、权贵才能出仕,教化还有意义吗?这官,是朝廷的官,还是士大夫私相授予的官?”

杨彪苦笑。“陛下,臣虽出自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却不赞成这种化公为私的做法。臣只是担心操之过急,引发不必要的动乱。”

刘协无声而笑。“杨公,正因为你出自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却不失忠贞本义,我才希望由你来提这个头。至于不必要的动乱,你大可不必担心。再乱,他们还能乱到哪儿去?举家迁到渤海,还是像审配一样举兵造反?就算幽燕都护府、北军各有任务,朝廷手里还有五万大军没动呢。”

杨彪倒吸一口凉气。

他听出了刘协的杀气,天子早就做好了用武力平叛的准备。

当然,天子的目标未必是冀州,更可能是兖豫青徐。

但仔细一想,天子选择这个时机又非常精巧。

兖豫青徐还没有大面积推广教化,能够参加考试的人还是以大族子弟为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选拔的方式。应该说,天子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出路,就像是迁到渤海,虽然不是最完美的退路,却不是无路可走。

在这样的形势下,就算有人想举兵造反,也得不到多少支持。

天子手中的五万大军够用了。

“兹事体大,臣请陛下宽宥些时日,容臣三思。”

“这是自然。”刘协搓了搓手指。“新年之前,可以么?”

“新年之前?”

“对,早些定好,早些公布,以安民心。还有度田,也要争取在新年之前厘定,不要影响明年春耕。万一辽东战事不顺利,还需要冀州增援呢。”

刘协说得云淡风轻,杨彪却惊出一身冷汗。

他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他何必急急忙忙赶到冀州来,接这么重一个任务?

或许他不来,天子也不会这么急。

毕竟除了他,天子还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来操作此事。

我这是千里跳火坑啊。

虽然有些怨言,杨彪还是接下了任务。

他是司徒,这是他无法回避的责任。

他随即和刘协汇报了随行人员,特别是太尉府、司空府派来的掾吏。他们将代表太尉、司空,协助天子处理相关事务,减少文书往来耽误的时间。

刘协很满意。

他早就觉得来回传递文件不方便,但他有言在先,要归权三公,不能言而无信,只能不惜马力,由三公来做最后决定,绝不乾纲独断。

现在三公府主动派员协助他,算是投桃报李。

贾诩立了大功,周忠虽然有点老滑头,却也不算拖后腿。

“荀文若也在行在,你先和他商量商量吧。”刘协说道。

“唯。”

——

丛台。

荀彧、荀谌并肩而立,不约而同的一声叹息。

“当年主父若能成功,冀州人还会有这几百年的怨气吗?”荀谌说道。

荀彧回头瞅了荀谌一眼。“你觉得他会成功吗?”

“虽说机会不大,却不能说一点也无。”

荀彧摇摇头。“兄长,治国当看长远,不必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就算主父能够袭秦成功,最后统一天下的还是秦,不会是赵。”

他举起手,四下一挥。“齐国能看着赵半有天吗?楚能看着赵半有天下吗?主父攻取咸阳之日,便是齐楚进攻邯郸之时。此处一马平川,如何能阻挡齐楚大军?纵能一时取胜,以冀州之户口,又能坚持多久?”

他笑了一声,最后说道:“届时主父是秦王,还是赵王?”

荀谌咂了咂嘴。“这么说来,天时、地利、人和,最有用的还是地利?我汝颍就算人才再多,也无法弥补地利的不足?”

“不然。”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荀彧、荀谌转头一看,不禁面面相觑。

杨彪与沮授并肩而行,刚刚说话的正是杨彪。

片刻迟疑后,荀彧兄弟上前行礼,又与沮授见礼。

荀彧很从容,荀谌却有些尴尬。他与沮授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过合作,也有过激烈的冲突。如今沮授成了侍中,他却还是白身。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用,只是效用时间不一。”杨彪双手叉腰,喘了一会儿气,大手一挥,朗声说道:“你们想一想,如果这里和漠北一样,长年寒冷,一年倒有半年下雪,纵有地利又有何用?”

“哪有这种事?”荀谌脱口而出。

“那是你没见过。”杨彪反唇相讥。“豫州曾经像交州一样温暖潮湿,有大象遍野,大河曾经清流见底,两岸丛林密布,你见过吗?”

荀谌倒吸一口气,翻了翻眼睛,却没敢反驳。

一是不敢在杨彪面前放肆,二是的确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杨彪说的这些,都是诗书有载的事。

既然豫州曾经有象,如今无象,焉知将来会不会更冷,像漠北一样一年倒有半年被冰雪覆盖?

他听荀攸讲过漠北的地理,当时只觉得新奇,完全没想过豫州会有这一天。

荀彧打了个岔,为荀谌解围。“杨公,你的意思是说,天时跨度更长,动辄千年万年?”

杨彪点点头。“那当然也可能是几百年。”他叹了一口气。“人生天地之间,其实很脆弱。天气暖和一点,寒冷一点,对天地来说都是小事,对人来说,却是大事,一个处理不好,就是王朝兴衰。”

他转头看着荀彧。“你知道如今美稷已无竹马了么?纵使郭伋再生,也不会有儿童骑竹马相迎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