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949章 新旧之间

汉道天下 第949章 新旧之间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俊听完,不由得打量了诸葛亮两眼。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低估了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是手段狠厉,而且很聪明。他考虑到的问题,诸葛亮早就考虑到了,而且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仅从解决方案来看,诸葛亮就不仅仅是邯郸令,他是将整个赵国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

换句话说,诸葛亮是以赵相的高度提出的方案。

这让他佩服的同时,又有些说不出的别扭。

你把我的事都做了,还要我做什么?

但是去除个人情绪的干扰后,他又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这个方案很高明。

尤其是根据各县的条件,集中建设工坊这一点,是很少有人会想到的。

手工作坊大多分散,规模小,产品也少,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满足当地的需要,无法吸引外地客商去购买。可若是集中建设工坊,将某个产业做大,情况就不一样了。

而这,就需要他这个赵相来部署,做出最合适的安排。

杨俊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办法好是好,只是对各县不太公平。邯郸偏占赵国之南,向南二十里就出了郡界,最远的柏人却超过二百里。将来魏郡、巨鹿照此施行,附近诸县受益比赵国更多。我赵国能管得住本郡的百姓,还能管得住往来的客商?”

诸葛亮含笑不语。

一旁陪同的官吏们也跟着轻声议论起来,而且很快就形成了争论。

邯郸县寺的掾吏认为,这是既定现实,不是邯郸令能解决的问题。不能因为郡里解决不了,就拦着我邯郸发展。

国相府的掾吏则认为,邯郸既是赵国都,就不能仅从邯郸县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应该考虑整个赵国的平衡,否则贫富不均,有违天子仁政本意。

刘协听他们讨论了一阵,意识到想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整个冀州的高度来看。

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划定诸郡国的范围,让郡治成为真正的中心,而不是偏居一隅。

这样的例子,他前世就见过不少。

比如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因为偏居西南角,靠近安徽,得了个徽京的诨号。不仅在省内的存在感很低,也影响了江苏省的整个平衡。

交通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交通基本靠走的现在更是如此。

邯郸作为郡治,偏居南端,出了县境就是魏郡。邯郸发展起来,受益最大的将是魏郡的梁期县。

刘协让人将这个问题记下来,稍后做重点讨论。

涉及到行政区划,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这里面关系到无数人的利益。

——

视察完度田后,刘协回到行营,第一时间召见了赵王刘赦。

刘赦是光武帝刘秀叔父刘良的后人,至今七世。

或许是继承了赵良怕事的基因,赵国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安分守己。不惹事,也帮不上忙。之前刘协发布诏书,号召天下宗室赴朝效力,他们也没反应。如今刘协平定冀州,出巡的第一站便是赵国,刘赦未免有些紧张。

见到刘协时,刘赦便跪了下去,行大礼。

刘协将他扶了起来,好言安慰。

虽说是君臣,毕竟与普通君臣不同。论及辈份,刘赦比他高三辈,是曾祖辈,不能不有所礼敬。

见刘协很客气,刘赦放松了许多。

两人聊了几句家常,刘协问起了刘赦的家人。刘赦一一作答,又引着在堂上的子弟上前拜见。

看着这些皮肤白净、肌肉松驰的宗室子弟,刘协心里很不舒服。

立宗室的目的是为了屏卫朝廷,可是这些人衣食无忧,却被养成了猪。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一点用处也没有。

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

可是如何解决,他暂时还没有成熟的方案。

就他的历史知识而言,清朝的宗室制度是最合理的,将宗室留在京师,无诏不准离京,同时让一部分人参与朝政。这避免了宗室在地方为乱,又发挥了一部分宗室的能力,强化了皇族集权。

但这也只是相对好而已。事实上,当清朝走向灭亡时,宗室也没起什么好作用。

刘协决定暂时保持现状,缓一缓再说。

刘协从刘赦的子弟中挑选了两个年轻的拜为侍中,随驾巡视。

刘赦感激不尽。

——

一阵激烈的帷动床摇之后,王端趴在了张氏的身上,气喘如牛。

张氏伸手推了推王端,却没推动。

一个月不见,王端看似瘦了,体重却更重了,身上的肌肉结实,能看出清晰的轮廓。再加上她身体酥软,一时竟推不开。

“滚开!”她拍了拍王端的背。

王端下意识地的一激零,翻身滚到一旁,手臂摊开,嘿嘿笑了两声。“过瘾,原来夫妻之事是这么过瘾。”

张氏没了气的瞪了他一眼,却没说话。

她也是第一次意识到闺房之乐是如此迷人。

“你在天子身边都学了些什么?”

王端的脸顿时垮了。他屈起手臂,展示着鼓起的肌肉。“夫人,你以为这些是怎么来的?”然后又伸出手,向张氏展示手掌上的老茧。“你看看这些,就知道我这两个月是过的什么日子了。”

张氏翻身坐起,拉过王端的手看了又看,心惊肉跳。

“天子这是罚你做苦役了么?”

“这倒没有,只是每天黎明即起,与虎贲一起习武。”王端收回手,一声叹息。“最初几天,我这手磨出一层水泡,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张氏一声叹息。“我真是没看出,天子竟是如此心狠之人。女营也这样吗?”

“女营也这样。”王端想了想,又道:“我听他们说,天子最初也是这样。你别看他那样,他的武艺很高,三五人近不得身。”

“你呢?”张氏咬着嘴唇,脸上泛起红云。

“我没他那么厉害。”王端有些沮丧。“我现在还是行在最弱的一个,连刘琮、孙权都打不过。”

“可是你骑术很好啊。”张氏想起那天第一次看到王端时的情景,眼中冒着异样的神采。“我当时都没敢认,还以为是谁家的少年郎呢。”

“是么?”王端咧嘴一笑。“我也就骑术好一些。前几年随阿翁去长安时,我就学过骑马。”他忽然转过头,看着张氏绯红的脸颊。“你要不要再试一次?”

张氏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王端的意思,脸一沉,顺手拍了他一记。“你这脑子里都想些什么?我还有正事……”

话音未落,王端已经翻身下了床,将她拦腰抱起。“我们都分居了两个月了,还有什么事比这个更重要?天子也说了,我要尽快生几个孩子,为王氏添丁。”

张氏下意识地抱紧了王端的脖子,双腿夹住王端的腰,又羞又恼地瞪着王端。

“你心里就只有你们王家的事,没有我张家的事?我几个兄长也成年了,你可曾向天子推荐?唉,你轻点……”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