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亮刺 > 208 功过相抵 【7】

亮刺 208 功过相抵 【7】

作者:司马鸿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3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傅作义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傅从此摆脱了阎锡山的控制,返回绥远。他设长官部于五原,积极整饬军、政,除设立“动员委员会”,改组省政府外,1939年5月在百川堡亲自举办“抗战建国讨论会”(简称“抗建会”),轮训各级军政干部。参加人员有国民党员、共*党员和无党派人士。先后举办五期,历时3月有余,对促进军政密切配合,壮大抗战力量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因此引起国民党当局的责难,派中央监察委员姚大海从重庆到百川堡,以“考察”为名,要傅排除共*党。傅作义出于无奈,只得将各军政机构中大部分共*党员送回延安。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县人(现山西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原为阎锡山部属,隶属晋绥派系。

930年参加阎、冯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

1949年1月底,接受**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率部起义,对北平和绥远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是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说傅作义的生平就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件事,阎锡山不抗日不代表所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不抗日,傅作义就是国共抗日时期的抗日名将,东北战区自阎锡山后,终于易主江山,阎锡山不再管辖东北战区,傅作义接手后,大力整治军制,将整个东北战场搞的是固若金汤,牢牢地牵制住了日军的铁蹄。

正逢王子达发动濛江大战之时,杨靖宇刚刚回到司令部不久,傅作义便接管了东北防务,成为第二战区北路军总指挥,华北战区副司令长官,摆脱了阎锡山的控制,真正的抗日将领来了,这是东北军民的福祉。

龙岗镇,距离濛江县只有二十公里,驻扎着国民党爱国抗日队伍杜少武的部队,杜少武,黄埔军校三期优秀学员,很得蒋介石的赏识,毕业后被派到中央军作了一名上尉,五年后便升任中校团长,带领第七集团军158师359旅58团转战白山黑水之间,为抗战立下汗马功劳,原为阎锡山管辖,却多次不听调动,因为其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所以阎锡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你打胜了是我阎老西的功劳,打败了就推脱是杜少武自作主张,你看他阎老西有多狡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