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醉枕美人 > 第二百四十五章 齐策(二)

醉枕美人 第二百四十五章 齐策(二)

作者:独钓长江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8:59: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是邯郸城中有些许微言,恐于李将军无益,。”低下头诚惶诚恐地说了一句,赵穆的嘴角翘了起来。

“是何流言?”听到有关李御的事,赵王丹都是异常重视,那可是他未来征战天下的柱石。

“有人言将在外君命可不受,李将军忠心为国,实乃我大赵柱石,。”

“此言在理,又如何对李卿无益?”对于这句话,赵王丹可是很认同的。得李御为将之后,赵国形势一片大好,赵王丹数次封君于他,皆被婉拒,对李御可是发自内心地喜爱。

“也有人言,李将军夺得周鼎、平定滇池,威望日隆,骄奢跋扈,滇池之财皆为其所有。现又擅自谋夺共城,无顾君王之令,实乃为河内之利,收取兵士之心。还有人言,李将军将滇池之财分于兵士,又许麾下兵士贩卖楚物,恐有野心。下臣以为此乃诛心之言,王上切勿信之。”继续说了一句,赵穆低垂的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这些他可都没有说错,市井里确实有这样的流言,只是无人知晓其根源罢了。

“哼,如此流言,岂可信之。巨鹿侯,李将军一心为国,寡人信之任之,切勿再言此等无稽之言。”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下方的赵穆,赵王丹沉声说了一句。

“下臣惶恐,必谨记王上之言。下臣还未恭贺王上,鹂夫人有孕,王上又将添一王子,实乃我大赵之幸。”见赵王丹有不悦之色,赵穆及时岔开了话题,心中却没有丝毫沮丧。有些东西,再如何信任,听得多了,也是会出现不适的。

“哈哈,寡人正要去看看鹂夫人,巨鹿侯随寡人同去。”想到怀有身孕的楚女,赵王丹脸上喜色更浓。自从王后韩晶生下赵启之后,他的夫人中可是再无喜讯传来,如今楚女怀孕,怎能不让赵王丹兴奋,哪位君王会嫌自家的王子多。虽说赵启已有九岁,然则赵王丹依然难以放心,谁人知道赵启是否能活到成年,继承赵国的王位。

“诺。”想到那位怀有身孕的鹂夫人,赵穆将一抹惊喜深深埋在眼底。

在李御所部向共城进发之时,函谷关的秦军大营迎来了一位新的主帅,一脸肃然的中年男子坐在将位上环顾帐内,轻声说道:“下令,出兵安邑。”“诺。”

随着中年男子的一声令下,五万秦军甲士出兵函谷关,轻易夺取了仅有数百魏军守御的安邑城,。

虽说邯郸之战时,魏国趁势夺回河东之地,然而不复强国霸主之势的魏国已无力守御这孤悬在外的国土,只是象征性地派遣了数千兵士守御,顺便将河东之民迁往本土。也许,魏国早就知道这河东之地已不是他们的国土,能刮一点是一点,称霸数代的魏国没落至斯,不知魏国先王地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指着不肖子孙骂个天翻地覆。

见到秦军前来,安邑城的魏军早已逃得不知所踪,重出函谷关的秦军让赵韩楚三国骤然紧张起来。

韩王以公子闯为将,领兵十万驻守野王,和赵国高都之大营遥遥相望,随时准备应付秦军的下一步举动。楚国再次增兵鲁关,让一个小小的鲁关守兵达到二十万,楚国君臣可着实被秦军打怕了。

秦军一个小小的动作便牵动了数国君臣的心,这就是彪悍的秦国,让山东六国闻之胆寒的秦国。即便是武力与秦国齐名的赵国也没有如此威势,这是秦国数代君臣以其强悍的作风、辉煌的战绩证明了秦国的强大,最主要的是武安君白起用上百万山东六国将士的性命支撑起秦国不败的威名。

“先生,秦军此举,不知是何用意?”

看了看手中的绢帛,得知秦军驻守安邑后便毫无所动,李御眼皮不禁跳了几下,脑海里不觉地闪过几个名震千古的人名。

过了宁城,离共城不过八十里,一条条情报汇集到李御的手中,让他对此战引起的诸国反应尽收眼底。而出于对王缭的信任和考验,李御将所有情报都报与他,军队布置也是言听计从。

“秦之所图,无外乎河东之地。孤悬于外,迁民于内,魏国想必以河东之地,使秦国之兵牵制我上党大军。”看了一眼绢帛,王缭便猜出了秦军的意图,甚至将掩藏在下面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几乎能和秦魏两国私底下达成的协议一致。要是让秦魏两国君臣知晓,都要吓得跳起来。

“贤弟,秦军会否击我长平之地?”在领教过王缭那惊采绝艳的军事布置和局势分析之后,精于内政的虞庆很自然地做起了他的副手,尽可能地完善共城之战的漏洞,。

“若是秦军敢觊觎长平之地,我便叫秦军有来无回。”看着面前精致到令人发指的地图,王缭的话中透着强大无比的自信。尤其是知晓李御那无孔不入到几乎覆盖整个天下的情报网后,王缭甚至想说,即便是武安君白起在世,他也无惧。

对于王缭自傲的话,李御没有否认,把决策权交与这个傲视天下的少年手中之后,他看着对方一手手的布置,心底已是钦佩不已,只是表面上没有说出来罢了。这种东西,心里想想就好,不用表现出来,身为主公总不能让幕僚太过嚣张,要不然就太没面子了。“如此,便看田单如何应对。”

摒除了秦军的威胁,李御心下一宽,在他眼里,除了秦军,其余诸国还是不值得他重视的。

赵国轻骑的战力虽与秦军甲士齐名,然则在将领的对比上完全处于下风,此时的赵国不外乎李牧、庞煖、廉颇三人,其余尽皆碌碌之辈。其中李牧、庞煖名声不显诸国,即便是被赵王授以斧钺的李牧手握北方三郡军政大权,在外人看来也只是巩固北疆的权宜之策,廉颇更是以善守闻名,于进取不足。可以说,在天下之士心中,赵国空有武力而无名将,更何况长平之战将赵国最精锐的赵人兵团几乎丧失殆尽。若不是邯郸之战的逆袭和高都石涅的出现,天下之士甚至会认为赵国没落局势已定。

而秦国则不同,前有冠绝天下之武安君,平定巴蜀的司马错,现有王龁、蒙骜、司马靳、吕腾、王翦……

同样的军令策略和严格的将领升级制度,从赵国和秦国现有的领兵将军人数便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赵国不过寥寥八人,秦国一十九人。李御甚至知道未来的数十年,秦国还将冒出一大批的名将,如王贲、蒙武、蒙恬、李信等等,皆是让山东六国为之胆寒的存在。秦国名将辈出,让他雄浑的武力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比之赵国高了不止一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