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醉枕美人 >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争(一)

醉枕美人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争(一)

作者:独钓长江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8:59: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位先生,这高都石涅既已现于人前,我大赵也不可擅专,又能如何?”听了两位先生的分析,李御有点明悟的同时又有点迷茫。贩卖石涅固然可以拥有庞大的财富,但是一旦其余各国封锁商道,那些财富就只能烂在手里。但赵国独占高都石涅,所承受的后果太过严重,风险太大了。

“既想拥强国之机,便不可能与其余诸国以和共处,世上本无俱全之事。”喝了一口冰酒,虞庆也是有点感叹,若是赵国没有经历长平之败,拥此契机,成为第一大国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他没说出来的是,以现在赵国的国力,独据高都石涅,变法强国也不是不可能,只需撑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其余各国自会被一一分化,赵国称霸天下也未可知。

只是以赵国目前的形势,变法是不太可能的,赵王丹没那个魄力,李御也没有那样的影响力,那便不太可能撑过其余诸国的进攻。贩卖石涅,有利有弊,赵国能否险中求存,三分人意七分天意。

“御受教。”

被猛然间敲了一下,李御的头脑清醒了不少,得陇望蜀可是为将者的大忌。他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但面对巨大的诱惑之时,却把持不了本心,如若他在战场上对阵那些名将,一招失误便会万劫不覆。想及此,李御头上冒出一阵冷汗。

“主上,这高都石涅事关赵**方,大将军和上将军不在邯郸,赵王必然问询于你,不知主上如何应对?”捋了一下飘逸的长须,魏齐反问了一句。

“置身事外。”赵王丹和平原君的意见相左,原先准备与他合作的卓氏临时反水,投靠那小白脸,李御可不想去趟这趟浑水,即使那里面的财富惊人。至于要不要给卓氏一个教训,李御大方地揭过了,商贾本就是逐利而居,对方之前送来的财物权当是赔礼。

“此乃中上之道。”魏齐点了点头。

“请教先生。”对于这些事,李御从来都是不耻提问的。

“主上身在军方,上将军统治三郡兵事,更应倾于赵王。”对为臣之道,曾攀上相邦之位的魏齐有着深刻的体会。无论如何,臣子的权力都来自于王座上的那位,一旦和王座上的那位有了分歧和嫌隙,臣子的未来就会一片渺茫,除非.

“多谢先生。”李御又学会了一点,赵王才是赵国的王。不过他也不会完全附和赵王丹,他可是清楚地知道赵王丹对平原君的态度。当初长平之战前,便是平原君极力支持赵王丹,长平之败后,赵王丹对于平原君的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

再聊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伤势并未痊愈的李御便在两位小侍女炯炯目光下回卧房了,这年头,堂堂一个将军还要受制于小侍女,真是丢人呐。

“将军,卓氏今日送来了五千金。”换了一下房中的冰块,环儿禀报了一句。

“收下即可。”知道对方的用意,李御刚刚还在想这事,没想到卓氏还真会做人,难怪可以与郭氏、乌氏并列其上。

“诺。”

感觉到房中的凉意,李御舒服地眯上了眼睛,脑海里回忆着那个美好的夜晚。

坐在庭院里,望着满天的繁星,赵胜无奈地叹了口气,拿起身边竹筒中的竹简,扔进了面前的火堆。

脆声咋响,火星四射。

“君上,此乃你一生所著,岂可毁于此地。”看到赵胜的举动,平原夫人惊愕地叫了一声,想伸手去拿出来,却发现竹简在火堆中已然熊熊燃烧。

“罢了罢了,中流之道,又有何惜。”把一卷卷竹简扔进火中,听着那竹简燃烧的噼啪声,赵胜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那火中的是他集毕生精力、合数百门客和数十法家门徒经年之功编著而成的变革之法,心情失落的赵胜今日一细读,便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他所追求的变法强国之道与申不害之流并无区别,而韩.国依然如此落魄,对于现今的赵国又有何益。

原本赵胜还准备在赵王丹同意他提议之后,便将此书献上,为大赵增一分胜机。岂料赵王丹为求稳妥,望长久以霸天下,失望的赵胜也只能把这无谓的东西付之一炬。

不能像商君那样彻底的变法,一个国家的贵族强权便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对于原本就不差的赵国民生、军心并无补益。赵胜深知这一点,但他身为赵国王室权贵的代表,不可能亲手推翻他身后那些人的利益,不然他的权势会顷刻间颠覆,只能在这条路上让大赵走得更好、更远。

“君上何需如此?”感受到平原君的失落,平原夫人柔声说了一句。

“夫人,这大赵的天下不会因胜一人而改变,胜也无能力承担这一切,就让后人为之奋力尔。”拍了拍夫人的手,赵胜感慨地说道。在他的心里,李御便是他那个希望,只是还需要更多的磨砺。

“夜深露重,君上回去歇息吧。”对于这位年纪比她大了一倍之数的夫君,平原夫人总是那么柔婉。

“善。”

事情如虞庆所料,第二日清晨,赵王丹的使者便来了将军府,了解宫中变化的李御笑着对新上任的宦者令说道:“有劳宦者令。”

“不敢,李将军,王上命下臣前来问询,高都石涅是否应贩卖天下?”身为王宫中的老人,应吉也是知道李御在赵王丹心中的地位,自然不会摆谱。

“此事末将并无异议,唯王上之令。”听了应吉的话,李御有点蛋疼,貌似赵王丹昨日便和几位大臣商量好了大致的策略,现在才来问他是否同意。若是他答个反对,岂不是自己巴巴地找着打脸。

“下臣这便回复我王。”和李御并不算熟悉,应吉也不急着亲近。能坐上宦者令的位置,对于人情世故通透分明,这送到嘴边的肉哪里会香。

“御送送宦者令。”

“将军留步。”

听了应吉的回报,赵王丹满意地点了点头,连李御都支持他,那他就更有信心了。和平原君之策相差不过五六年,他还年轻,等得起。十年之后,赵国雄霸天下之时,他正当壮年。赵王丹也曾恶意地想过,平原君如此急着行冒险之策,是否乃因他的身子撑不到那个时间,当然,这只是他无聊之余的猜想,平原君永远是赵国的平原君。

然而事情的进展出乎赵国君臣的预料,高都石涅之事很快便传遍天下,秦、魏、楚、齐、燕五国使节同赴邯郸,诸国立周王一事被邯郸城吸尽了目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