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二十八章 朝堂议战(五)

组团穿越到晚明 第二十八章 朝堂议战(五)

作者:滴水世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8:32:31 来源:蚂蚁文学

“胡闹!”方从哲见王兴从一个智虑深远的文臣,就要转到赌徒形象,连忙喝斥了他一声,

王兴眼看赌资到了三万多两,还想再拉点,被方从哲一声喝斥,连忙低头,回到文官队伍里。

这时,李恩从怀里拿出一份折子,递给朱翊钧:“皇上,这是朝会前刚接到的辽东巡抚李维翰的折子,里面提到了抚顺之事。”

朱翊钧拿过折子一看,却是李维翰奏报:建奴已于十四日撤出抚顺,此役贼共获战马9000余匹、盔甲7000余副,其它器械无算,城中千户百姓尽数掳去,牲畜、粮食劫掠一空。

朱翊钧看完奏报,心情非常沉重,同时也暗暗佩服王兴料事如神。

“诸位爱卿,刚接辽东巡抚李维翰奏报,称建奴已撤出抚顺东归,城中百姓、牲畜、粮食劫掠一空。”朱翊钧把情况通报给诸位臣工。

皇帝说完,文武群臣纷纷看向王兴,眼里露出佩服之意。

王兴刚想出班让杨镐等人兑现赌资,看到方从哲瞪了自己一眼,立马不敢言语了。

建奴撤出抚顺并大肆劫掠,王兴的判断得到极为准确的验证,那么,对于王兴提出的攻而不攻的策略却是没有人想出反驳的理由了。

“皇上,王大人刚才一番话条理清楚,料事如神,臣非常佩服。但他所说的攻而不攻的策略,臣还是不敢苟同。”

这时,就见杨涟越众而出,俯首奏道。

“杨爱卿,你有何异议,当殿奏来。”朱翊钧道。

“皇上,王大人的策略非常高明,如依此策,我大明可立于不败之地。然,建奴悍然犯我天威,若不惩处,民心士气必皆受影响,蒙古、叶赫甚至于朝鲜未免会小看我大明,即使实行联合这三家对建奴实行骚扰之策,效果也不会好。因此,臣觉得还是要打一仗,灭灭建奴威风,长长盟友士气,然后再采取王大人的攻而不攻的策略,恐怕效果会更好。”杨涟奏道。

王兴一听,心说,这杨涟真是聪明,竟从自己的话里找出这么一丝破绽,独辟蹊径。可是,杨大人,打赢固然是好,问题是你打得赢吗?

想到这里,王兴出班说道:“杨大人,你所说的也有道理,但有一个问题是,打赢了固然好,倘若打不赢呢?岂不更糟?依我看,就是集中十万兵马,胜算也在五五之数。”

“王大人,你这是长敌人士气,灭自己威风。我大明劲兵宿将多如牛毛,难道打不赢一区区建奴?”

王兴的话刚说完,立即招来亓诗教的严词驳斥。

“王大人,莫非你是怕了建奴不成?”说这话的却是杨镐。

三党中人这下算是找到攻击王兴的借口了,姚宗文、周永春等纷纷上前斥责王兴胆小怯敌。

李汝华见王兴受到攻击,先前人家王兴帮了自己,此时自己应该挺身而出才行,但看了看三党气势汹汹,他又打了退堂鼓,嘴张了张,终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切,怕?诸位大人,可曾听闻王某在泰安以区区五六十人就敢与数千乱民对峙?就事论事,切莫乱扣帽子,搞人身攻击!”王兴不屑地说道。

“彼时不怕此时怕矣。”杨镐不依不饶地说道。

“正是,闻听建奴之名就瑟瑟而抖,还说不怕,岂不是笑话?”姚宗文紧跟了一句。

王兴被他两人左一个怕、右一个怕气得浑身发抖,就想说出与杨镐各带数千兵马,去辽东与建奴对阵的话,但终是保持了一丝清醒,转而说道:“敌人再是强大,王某也是不怕,但却是怕了你们的围攻,唉,王某纵是猛虎又当如何呢?”

这话的意思就是恶虎也怕群狼,他自比猛虎,自是骂杨镐等人是群狼。

“你,你这是泼妇行径!……”杨镐被王兴气得胡子都立了起来。

“彼此,彼此。”王兴微笑着说道。

“行了,不要争执了。我大明天威不容侵犯,王卿之策虽稳,但于民心士气的确不利。故,朕意已决,就依杨爱卿之见,择日出兵。”朱翊钧见他们还要争执,思虑再三,终是做出了出兵的决策。

“皇上圣明。”

朱翊钧话一出口,除了王兴,其他众文武全部躬身颂圣,连李汝华也在其内。

“皇上,不可!此战关乎我大明国运,不可不慎啊!”

按说自己分析得已经非常透彻了,皇上应该能听进自己的建议啊,没想到朱翊钧竟是否决了自己。王兴一急之下,伏地大声说道。

“王爱卿,你的忠心朕已知晓,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朕意已决,不要再纠缠了。”朱翊钧断然说道。

王兴一听皇上之意甚坚,多说已是无益,心下黯然,默默起身,退了回去。

“皇上圣明。皇上,臣愿请旨前敌!”杨镐见皇上同意了出兵,连忙重申带兵意愿,只是没有再提带兵五万的事。

他想得很简单,王兴刚才已经说出了最低需要调兵十万,十万大军打五六万建奴,胜算不少,这份功劳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兴回到队伍里,慢慢地平静下来,心想,既然自己阻止不了出兵,那么自己就争取去带兵,如果不行,就推荐熊廷弼,决不能让杨镐这个庸才当主帅,那样的话,萨尔浒的悲剧必然重演。

想到这里,王兴立即出班奏道:“皇上,臣也愿领兵与建奴一战。”

“好,该争论争论,若一旦定计,必倾心筹画,这才是大臣风范。”朱翊钧赞许地说道:“不过,你还年轻,若当主帅还差了点火候”。

“皇上,既然如此,臣举荐南直隶督学熊廷弼担任征剿主帅,此人曾在辽东多年,且善知兵事,颇有谋略,若命他为帅,定能克建奇功。”王兴知道自己资历不行,担任主帅确实不是合适人选,就赶快举荐了熊廷弼,如果等议定了杨镐为主帅,生米煮成了熟饭,那可就晚了。

王兴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吏部尚书郑继之的赞成:

“皇上,臣附议王大人的举荐。”

这下子,亓诗教等齐党、浙党官员,倒是作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