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二十五章 朝堂议战(二)

组团穿越到晚明 第二十五章 朝堂议战(二)

作者:滴水世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8:32:31 来源:蚂蚁文学

午时到了,李恩来到宫外,大声宣旨:“圣上有旨,宣文武百官进宫朝见!”

文武百官谢恩毕,在鸿胪寺官员带领下,按官职大小,鱼贯而入。

王兴是正四品官员,按品级排不到前边,因他是实际上的詹事府一把手,所以,在文官队伍里,他的位置还是很靠前的。

进了启祥宫,王兴才发现,原来老师方从哲早已经来了,看来是皇上单独召见。

看着老师花白头发,王兴心中也是不忍。本来内阁就只有两个人,方从哲和吴道南,但去年吴道南致仕,内阁就他一个人撑着了,偌大一个烂摊子,也真够他受的了。

……

“诸位爱卿,昨日辽东巡抚李维翰发来加急奏折,十三日建奴大举进攻抚顺,抚顺守将李永芳叛降,该抚急令辽东总兵张承荫驰援,却被建奴设伏击溃,张承荫殉国,所部官兵全部阵亡。众卿议议,朝庭当何如之?”

待众官员大礼参拜毕,文东武西站好,皇帝朱翊钧方才说出朝会的原因。

王兴看他双眼带青,面带疲态,显然从得到消息那一刻起,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听他的语气,不急不躁,倒没有多大的倾向性,看来也是不想误导群臣。

“哗……”,皇帝刚一说完,文武百官登时乱了,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肃静!肃静!”

见到这种情景,礼部左侍郎刘一燝出班连忙喊道:“再有大声喧哗者,按君前失仪论处!”

随着这一声喊,议论声才小了一些。

“臣有本奏!”

王兴看去,说话之人却是武将之首英国公张惟贤。

“准奏。”朱翊钧道。

“遵旨。”张惟贤躬身施礼,然后出班奏道:“皇上不必忧虑,建奴撮尔小寇,成不了气候。臣愿亲赴辽东,提师北上,定斩奴猷之首献于阙下,解吾皇之忧!”

张惟贤是武将之首,又是勋贵之首,率先表明态度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文贵武贱,他虽贵为国公,在朝堂之上却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再说,不论是皇帝还是文官集团,断不会容许他带兵的。

“张爱卿肯为朕分忧,朕心甚慰,然张爱卿乃国之柱石,岂可轻动?且先退下,听听众爱卿意见。”朱翊钧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张惟贤带兵出京的请求。

张惟贤也知道是这个结果,自己代表武将们表明忠心和态度的目的已经达到,就遵旨退回班内。

“皇上,臣有本奏!”文官队伍中兵部左侍郎黄嘉善朗声说道。

兵部缺尚书,黄嘉善现是兵部最高长官,涉及军事,自是由他先来奏陈。

“准奏。”

“皇上,抚顺乃辽东门户,此地一失,建奴必西窥开原、铁岭、沈阳、辽阳一线,因此,臣意征调天下宿将劲卒,趁奴尚未坐大,收复抚顺,进捣奴巢。”黄嘉善道。

“皇上,不可。”黄嘉善刚说完,户部尚书李汝华连忙出声表示反对。

“李爱卿有本奏来。”朱翊钧说道。

“皇上,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征调大军进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今长江以北各地连年遭灾,民不聊生,岁入只有三百万两,不及往年三成。而每年边饷就要支出二百万两,余银还要赈灾、发俸,已入不敷出,哪还有余力支付大军粮饷?因此故,臣请皇上不可擅发大军。”李汝华奏道。

李汝华作为户部尚书,当然得从自身职责考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发兵容易,钱粮哪里来?此时不表明态度,等形成出兵定议,为难的还是他。

“李尚书,不出兵难道任由建奴肆虐?任由辽东百姓受苦?汝身为大臣,值此危难之际,不思忠君爱民,反欲襄敌乎?”

李汝华刚说完,亓诗教就站了出来,斥责道。

不同意别人观点不要紧,亓诗教上来就扣个襄敌的大帽子,这就有些过了。他之所以如此,皆是因为李汝华在朝中不群不党,亓诗教拉拢多次,李汝华都是置之不理。

齐党势大,况且亓诗教向来有“毒舌”之称,李汝华虽贵为尚书,却也没敢反驳,只是气得脸色发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亓大人,朝堂之上,圣君在位,贤哲环伺,李大人身为户部尚书,不该一抒已见?李大人言明粮饷之难,目的自然也是为了让皇上及众位大人知晓目前国力之艰,难道这些话就是襄敌?即使李大人言之不妥,上有圣君,下有首辅,都尚未置评,亓大人就急不可待地出来扣帽子,此是君子所为吗?”

李汝华气得说不出话来,旁边惹恼了一人,却是新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涟。

齐党势大,别人怕事,杨涟可不怕,反正作为东林党人,跟齐浙楚三党争斗日久,就是怕,也无济于事。

杨涟这番话说出来,亓诗教纵是有“毒舌”之称,也是张口结舌,无从辩白。

“杨大人,建奴悍然占我城池,杀我官兵,想来此时必已胆寒,害怕我大明发兵征讨,李大人却言不可发兵,难道不是正合建奴之意?难道这还不是襄敌吗?难道杨大人也不同意发兵征讨?”户部给事中姚宗文站了出来,为亓诗教助拳。

“姚大人,杨某不同意李尚书所言,恰恰相反,杨某也赞同出兵。但不同意李尚书所言,并不意味着他就是襄敌。”

“不同意出兵就是襄敌!”姚宗文重重地说道。

“你那是平白入人以罪,是小人行径!”这时,杨涟好友,御史左光斗上来相助好友。

“你才是小人!”周永春见左光斗上了,他也从旁边闪出,指着左光斗就骂。

……

这下子朝上乱了套了,东林党人与齐、楚、浙三党各执一词吵了起来。

王兴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到好笑,又感到悲哀。面对强敌,凭这些人,怎么才能拧成一股绳?怎么才能战胜强敌?

自己还曾幻想着在危难面前这些人会放弃党争一致对外呢,看来自己还是想得太天真了。

想到这里,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偏偏他这一丝苦笑,让万历帝看了个正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