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娘子,你不会真的给我下药了吧 > 第四百二十三章黄州府的可怕潜力!

黄州府后院之中,阳光明媚,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后院的两个躺椅之上。

府内最尊贵的两个女人正在那里晒太阳。

苏云锦这时躺在躺椅上,脸色还有些苍白,经历了上一次剖腹产,虽然陈九四使用生命之力,帮她修补好了大出血后的后遗症。

白文静也给她下了许多补血的方子,可是苏云锦还是伤了元气。

不过还好,有白文静在策外加陈解现在的地位,什么补药都是不要钱一般的送了过来。

因此苏云锦的这点损耗也在慢慢修补,不过这需要时间,毕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急不得,忙不得。

而在苏云锦身旁坐着同样在晒太阳的,是陈解的二夫人,黄夫人,黄婉儿。

她同样在晒太阳,身上穿着红色的长袍,难掩身上的绝代风华。

她跟苏云锦不一样,苏云锦喜欢素色,不喜招摇,因此身上的衣服也多是庄重,现在生病了庄重倒是用不上,因此就换了一件纯白素服。

而黄婉儿是很喜欢打扮的,她极其懂得把自己的女人味道散发出来,而且她要每天都精心打扮之后才能出门,第一是不喜欢别人看到她狼狈的样子。

因为一切她狼狈的样子太多了,虽然跟着陈解久了,好日子也过了这么多年,可是在她内心深处,永远忘不掉曾经受到的屈辱。

那时候她是多么狼狈,而现在她有条件了,就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另外她也不知道陈解会什么时候回来,她不想自己的夫君回来看到一个邋里邋遢的自己。

所以她只要出屋子就会精心打扮。

而在她们不远处,分别有两个大丫鬟调试茶水与看管自家房内的小少爷。

而在摇椅前面不远处,有两个小摇篮放在那里,里面放着两个粉妆玉砌的小孩子,甚是可爱。

一个大一点,看起来能有一岁多。

一个小一点,看起来只有一两个月的样子。

这时阳光洒在两个孩子的身上,苏云锦房内的大丫鬟印红梅,与黄婉儿房内的大丫鬟杜鹃,各自拿着一柄扇子挡在两个小孩子的脸上,不让阳光刺伤自家少爷,小姐的眼睛。

没错,这就是陈解的两个孩子,大一点的是黄婉儿生出来的姑娘,叫做陈洛宁。

小一点的,是陈解的长子,苏云锦生出来的取名陈理。

两个孩子在阳光下舒服的睡着,很是安逸。

而不远处,有一个石台,上面放着几道点心与时令水果,苏云锦房的二丫头翠菊,与黄婉儿房内的二丫头杜鹃,这时正在炮制茶水。

不过二人炮制的茶水各自不同。

苏云锦身子虚弱,所以不喜欢喝绿茶,因此翠菊要给自家主母泡的乃是来自武夷山的大红袍,茶色绵柔,最是养身。

而黄婉儿却不太习惯喝红茶,她喜欢喝的乃是来自西湖的雨前龙井,因此牡丹给黄婉儿泡的乃是今年刚跟从商队,从西湖运来的顶级雨前龙井。

两个夫人,各自喝着不同口味的茶水。

这也是陈府现在的条件好了,日子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所以陈九四的家眷,那都是最高的待遇,想喝武夷山大红袍就能喝武夷山大红袍,想喝西湖龙井,那就能喝西湖龙井。

这若是以前,哪里还有这样的待遇啊。

想想陈解与苏云锦以前的日子,在沔水县仙桃村的日子,那时候能有一碗白粥喝,那都值得高兴了。

还想喝武夷山大红袍,喝西湖的龙井,那简直就是做梦,能有一口茶叶沫子喝都不错了。

但是现在完全不是什么问题,陈府的各项标准,在这些年也在逐步的提升。

从最开始仙桃村的食不果腹,到沔水县的小康之家,再到黄州府的富豪阶级。

陈府的变化还是非常巨大的,而这巨大的变化的来历,就是随着陈解实力的提升,从而导致势力提升。

陈解现在势力正在疯狂的扩张,而随着他的武道提升,他也越来越能镇的住场子。

陈解现在势力直接囊括了黄州府,潜江府,天门府,黄冈,咸宁,孝感,六府之地,顺道陈解的势力还在往随州与荆门方向渗透,而且大有成效,可以说陈解现在基本掌握了湖北一半的地盘。

如此大的地盘,陈解手下的军队也在极速的扩张。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整军,陈解手下的军队数量扩张到了三万精锐与十万预备役。

精锐就是陈解手中的三大军队,青龙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

每个军团一万人的精锐,这都是精益求精挑选出来了的。

另外十万预备役,主要是负责每个城市的防御工作,属于守城军团,多是挑选良家子,还有一些是本来城内的官军,被陈解收编了以后,留用的。

除了这些人,每个城市,陈解还有几千渔帮弟子,加起来也能有个四五万人,这些弟子目前干的是衙役的活,负责本地治安。

如此陈解这庞大势力的守护工作,就做完了,而且地方百姓手里也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休整生息。

除了这些,陈解领地内大搞建设,开荒种地,光去年一年,陈解麾下的六个直管州府,就多开垦了三十多万亩土地,这些土地都分给了当地表现好的百姓。

百姓们得到了土地,那一个个喜笑颜开,更加拥护陈解的统治了。

这都是陈解的铁杆基本盘。

然后陈解还在每个自然村都修建了一个灌溉用的大水库,水库的修建绝对是个壮举。

要知道,以前没有水库的时候,这些乡村没有蓄水的地方,导致的结果就是夏天雨水充沛的季节,这里就发生洪涝灾害。

赶上不下雨的时候,那就是干旱之年,总之是很大的水资源都浪费了。

所以陈解开启了村村蓄水工程,在每个村都建设了一个硕大的水库,这样雨季雨水充沛就可以蓄水,等到干旱之年就能利用水库之水灌溉。

如此大大解决了雨水问题,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让陈解领地之内的粮食年年大丰收。

百姓们的粮食都吃不过来,而陈解对百姓的赋税也很低,百姓手里有了多余的粮食,陈解就以官府的名义收购粮食。

这一部分粮食陈解一部分作为军粮,一部分储存起来,作为战备粮食。

而百姓们卖了粮食,手里就有了闲钱,而有了闲钱之后,就有了购买力,就能够消费。

如此直接盘活了陈解六府之地的商业。

这里说一下,陈解修水库的钱,大部分都是靠商业赚取的,也就是沈万三这些年的商业赚取回来的钱。

沈万三不愧是这个时代的活财神,经商头脑太厉害了,经过他的运作,整个黄州府的经济发达,各种商品丰富,尤其是棉布产业,食盐,白糖,这些陈解经过后世技术提纯的产品,直接在外面卖疯了。

赚的利益足够陈解武装部队了,而且还有结余。

陈解深刻明白,银子放在手里就是废铁,所以陈解拿出来搞名声,这样就能盘活地方经济。

修建水库,大大提升粮食产量,而且还可以搞多种经营,水库里面可以养鱼,周围可以养鸡鸭,这些都是官方的生意,养好了鱼,鸡鸭都可以给卖给老百姓吃。

就这一点,就让陈解收获不少银钱,这笔钱绝对可以弥补陈解少收的那部分税收。

更重要的是,这种鱼,鸡鸭都是优质蛋白,百姓吃了,提升身体素质,给陈解未来储备兵员,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这一点,当你走进陈解的黄州府范围之内,明显的可以感觉这里的百姓与其他地方百姓大有不同,身体素质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好的多,目光也格外的明亮,看起来非常的有精神头,这就是陈解富民计划的一部分。

百姓生活好了起来,家里不单有了余粮,而且能吃肉,因此一个个对现在的美好生活,那是相当的满意。

进而也对他们的领导者,也就是陈九四陈大人感恩戴德,有些百姓家里,都给陈解请了生祠,在家里把陈解当神仙那么供。

对此,陈解是知道的,但是他不单没阻止,而且还在百姓内部搞起了培训班,让黄州府衙门专门派人给地方的保正,里长上政治课,内容就是宣传没有陈九四,他们不可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顺便给这些保正里长算算帐,告诉他们,陈九四为了给他们村修水库花了多钱,修路花了多少钱,有时候这群每年念过书的老百姓并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是他们却听的懂帐。

现在把这些账单给保正,里长一看,就知道陈解对地方做了多少贡献,这潜移默化的就能让这些保正,里长知道欠了陈解多少,如此他们心里就会有亏欠感。

而这种八卦是隐藏不住的,到时候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那自己的名声能差了?

而等到灌溉,秋收,之时,看着不是陈解领地百姓因为没有修建水库而导致秧苗无法灌溉,这时候老百姓就会说,多亏了陈大人,若不是他花钱给咱们建设水库,咱们这地也得像邻村那样,无水灌溉啊。

老百姓肯定会有疑问,这明明就是一村之隔,为何差距这么大啊。

只要这么一想,他们就知道了,原来邻村是随州府,而随州府,那不是咱们陈大人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没钱修水库在,自然没有水灌溉,他们能有水,那都是陈大人的天恩浩荡啊!

这时候百姓又会想起来,里长带回来的数据,那陈大人为了给咱们修水库,花了上千两银子。

“这可不止啊,还有路呢,这假期一去,最起码在咱们身上搭了两三千两银子。”

“可不是吗?你说人家给咱们修水库,当时让咱们帮着修的时候,还给工钱,现在得利的还是咱们,你们说这世界上怎么能有这么好的人啊!”

“就是,就是,你看邻村他们,就因为不是陈大人治下,结果就导致了没钱修水库,现在好了,今年这年景是大旱之年,咱们有水灌溉不当误收成,他们啊,说不定得饿死!”

“可不是咋地,一村之隔,差距太大了,你们说咱们这好日子还能过几年啊?”

“李狗子,你啥意思,你小子不是对陈大人不满吧?”

“我哪敢啊,再说陈大人对咱们这么好,我还对陈大人不满,我陈狗子还是人吗?我是说,咱们陈大人不是朝廷册封的官,而是自己抢过来的天下,我是怕有朝一日朝廷打进来,咱们不又要过上以前猪狗不如的日子了吗?”

听了这话,一群老百姓全都沉默了,一开始陈九四他们占领府城的时候,他们心怀忐忑,怕陈解这伙江湖流寇会对他们下黑手,加重他们的税负,让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

可是经过陈解这一两年的治理,他们发现这伙贼寇才是真的天兵天将,在人家的治理治下,自己这里物阜民丰,赋税只有朝廷在时的三分之一,还给他们建设水库,修路,现在不单家家有余粮,手里还能有点闲钱。

可以给婆娘扯点布做个新衣服,也能给儿女买块肉,大大牙祭,看着自家婆娘跟娃脸上的笑容,他们能不感念陈九四的好吗?

再想想以前过得什么日子,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重,一家人除了赋税,吃饭都成问题,只能每年挖点野菜,树皮充饥,不饿死就算不错了,这日子哪里还有什么盼头。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有余粮,自己一家人不用吃树皮草根,甚至还能有点闲钱,有不少人甚至在考虑去集市里买点小鸡小鸭,来年养点鸡鸭,家里人就有鸡蛋鸭蛋吃了。

而且他们还听说,最近朝廷要在村里面建一个盐田开采厂,到时候自己农闲还能在厂子里打工,赚一些钱,说不定过几年还能把家里的房子翻新翻新,将来也好给儿子娶一房新媳妇。

这美好日子眼看就要来了,这时候你告诉我朝廷大军打进来了。

那群牧兰狗官他们还不知道?

他们来了,自己手里的这些财产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的夺走,还有自己现在的美好日子,肯定也不复存在,到时候高额的赋税,干不完的劳役,猪狗一般生活。

不,我们不能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要捍卫自己的美好生活!

我们可不要回去继续当牛马,不,绝不!

谁也不能夺走我现在的美好生活,谁也不能,谁要是想要夺走我的美好生活,我就跟他拼命,没错,拼命!

想到这里,百姓们的眼睛都红了。

一个长相憨厚,看起来像是那种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老实人。

可是这时他的眼睛却发红道:“谁敢不让俺过好日子,俺就要他的命,朝廷要是敢来,俺就跟他拼命!死也不能让他们把俺的好日子夺走!”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了他,谁也没想到,脾气最面的他,竟然说出这般狠话,一个个互相对视一眼,不过都是目光一凝道:“没错,谁不让咱们过好日子,咱们就跟他拼命!”

“对,没错,谁不让咱们过好日子,咱们就跟他们拼命,等陈大人再征兵,俺就让俺儿子去当兵,干这群牧兰狗!”

“对,干牧兰狗!”

未曾见过光明,他们还能忍受黑暗,可是陈解给他们光明之后,就没有人还能忍受黑暗,你这时候让想要在把他们得到了拿走,那这群老百姓是真的跟你拼命的。

而这就是彭莹玉在陈解领地内看到的希望。

当老百姓都自发的要守护自己的财产的时候,陈九四的政权是最稳固的,想要消灭陈解的政权,除非把他连根铲除,否则,你根本灭不了陈九四,这些百姓,就是陈九四的最坚固的堡垒!

而有这样的想法的,不单单是眼前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只是陈解六府之地的一个小缩影,很多人其实都有着这样一个想法。

这是陈解的农村力量,而除了农业,黄州府在陈解政策刺激下,商业也异常发达。

沈万三作为陈解任命的商业发展部长,已经凭借他强悍的经商能力,以及人脉关系,把陈解的生意做到了整个江南,甚至是北方。

现在黄州府的棉布,精盐,白糖,玻璃,茶叶等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紧俏货,生意消亡各地。

这里面尤其是精盐与白糖,那更是苏杭豪富们的心头好。

这些出自于黄州府工部下属的精盐厂与白糖厂的改良性,产物,已经成了整个江南豪富追求的极致享受。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盐提纯技术很差,制作出来的粗盐,盐粒很大,而且吃起来发苦,放到菜肴里,也总有一股苦味,因此在陈解的要求下。

黄州府工部就在陈解提出的新式精盐提纯法下,开始以现代的方法提纯精盐,最后得到了现在毫无苦味的精盐。

这立刻就成了黄州府既棉布意外,第二个紧俏物品。

不过这东西在拿给沈万三查看后,沈万三也直呼好东西,不过这东西不能大规模销售,不然立刻就会贬价。

所以沈万三直接使用了饥饿营销,在大宗的粗盐生意里面夹杂精盐。

而且这种精盐就不是给普通百姓吃的,最开始是在扬州花船上开始流行,慢慢的进入豪富之家,最后你猜这一小罐精盐卖了多少钱。

八钱银子一小罐不足一斤盐。

而成本呢?二十文,这还包括那小罐子,那可是名匠烧制的,一个小罐子十五文,剩下五文才是成本。

就这一项生意,就让黄州府赚麻了,虽然不如棉布生意,但是这精盐生意也给陈解带来了海量的财富。

紧跟着陈解开始了第二项技术,白糖,这个时代可没有白糖,这个时代只有最简陋的麦芽糖蔗糖,甜味严重不足,可是经过陈解传授黄泥过滤法之后,黄州府制作出了第一批白糖。

这白糖一出,让沈万三如获至宝,那营销是更加饥饿的,导致白糖最高时候的价格,甚至一度高达二十两银子一小罐。

二十两,这已经是天价了要知道一户普通百姓家一年的收入可能就一二两银子。

陈解治下黄州府百姓日子好点,一年也不超过四两银子,而这一小罐白糖的价格就超过了二十两,那可是相当黄州府百姓五年收入,其他地方百姓近十年的收入啊。

这恐怖的暴利,让多关注武道的陈解也震惊不已,感慨江南豪富的富有程度,真是自己不敢想象的。

而且据说这白糖还被这些江南豪富,包装一下,用上号的白玉瓶装着,以五十两一瓶的价格,卖到了大都,而且还供不应求。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不是没有有钱人,只是普通百姓没钱而已,五十两白银,这可能是一个普通农户人家,一辈子你的收入了,而在豪富眼里,不过就是一罐子调味料而已。

可见这世界贫富差距之大。

但是正因为贫富差距,这让陈解赚疯了。

陈解现在赚的钱,相当于小半个江南赋税都不为过,而陈解用这些钱,直接把黄州六府打造成了人间盛世。

农业,商业都介绍了,其实还有没介绍的,比如工部,那是陈解研制各种超越时代物品的地方,而工部主官就是陶升,也是历史上那位飞天万户。

商业主官就是沈万三。

另外还有教育,陈解也投入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建设了黄州府高等学院,并且在每个县城都开办了县学,在乡里开办了乡学,百姓可以把子女送来读书,可以免费吃一顿午餐。

这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可就大了。

而陈解则是趁着办学的功夫,给这些孩子们灌注陈解的新式思想,并且一直给他们灌输要忠于陈九四,陈大人,时间一长,这些人就是陈解的死忠,而他们也是陈解未来的人才储备!

等到陈解将来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些人,就是陈解管理天下的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