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医归 > 终章

医归 终章

作者:郁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8:22: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淳安三年初。

成国公府的马车正在官道上疾速前进。走到半道的时候,车轮突然陷入了一个坑里,再也起不来。

车夫这才满是歉意的和车内说:“夫人,车子陷进坑里了,出不来,烦请夫人下车来等小的们将车抬出来。”

帘子揭起来了,里面坐了个妇人,似有些疲惫的说:“真是烦死个人。”她不情不愿的下了马车,两手捏了自己的裙角,深怕灰尘污了她的衣裳。

走在后面的一辆马车也跟着停了下来,车内的女人问道:“这是怎么呢?”

车夫道:“回禀程姨娘,夫人的马车陷坑里了。”

程锦绣脸上有些不高兴,原本紧挨她坐着的女儿此刻也正扭着身子道;“姨娘,我也要下去。”

“你下去做什么,马上就要走了。”程锦绣冲女儿吼道,小姑娘被母亲这样一吼,吓得哆嗦随即张口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接着闹:“我要下去,就要下去嘛。”

程锦绣可没性子和女儿磨,伸手就给了女儿一巴掌。

小姑娘挨了打,哭喊声一声接着一声。

沈氏听见了锦绣车上传来的哭喊声撇嘴道:“她不高兴又拿孩子出气呢。去把茵姐儿抱过来。”

一个仆妇领命忙走了过去隔着帘子和锦绣道:“程姨娘,夫人请茵姑娘到前面去。”

沈氏要把她女儿抱走,锦绣慌忙之余一把将女儿扯进了怀里,道:“茵姐儿挨着我好好的,她哪里也不去。”

“姨娘,这上夫人的命令。您要不遵从么?”

锦绣却抱紧了女儿不肯松手,那仆妇也不好揭了帘子硬抢,只好回去回了沈氏的话:“夫人,姨娘说就让茵姐儿跟着她。”

沈氏瞧不上锦绣,要不是当今的皇后和锦绣是异母姐妹,这次去长安也根本就不会带她同行。到底是小妾所生,上不得台盘。沈氏不想再搭理那对母女,车子已经从坑里抬出来了,她踩着凳子上了车,队伍继续前行。

骑马行在队伍最前面的赵世恒拉了拉头上的一顶柳条编的斗笠,这次前往京城上为当朝皇后贺寿而去的,所以他才携了家眷前往。那个女人当初一脚踢开自己,转身投入了姓秦的怀抱里,没想到还真的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那个女人如此的薄幸冷酷,倒看不出上个福泽深厚的人。论出身,他是国公府的世子,将来主宰国公府的人,论容貌,他自诩也是一等的美男子,风度翩翩,拜倒在他袍下的女人不计其数。然而却始终有个女人一直对他拒之千里,甚至不屑一顾。他这时候才明白一件事,在那个女人的眼里,或许从来没有将他放在心上过。

赵世恒微眯凤眸,薄唇紧抿,他双腿一夹马肚,身下的马儿跑得更快了。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任凭那程锦书长得如花似玉,他也从未喜欢过那个女人。

赵家的人马是过完了正月才从洛阳出发,拖家带口的,一路走走停停,在路上竟然就耽搁了将近二十来天。等到他们入了安华门时,已经是二月底了。

他们在京城到宅子里安顿下来,数日来的车马劳顿,锦绣早就是一身的疲倦。本来该到沈氏跟前去立规矩,但她实在不想过去看沈氏的眼色,便和丫鬟说:“就说我身上不好,不能去夫人那边了。”

丫鬟见锦绣虽然脸上有倦色,但却没有病容,早上还吃了那么多,哪里像不舒服的样子,因此好心劝道:“姨娘,您还是别偷懒,过去露个面吧,别惹得夫人不高兴回头又不给您好脸色看。您或许忍气吞声就过去了,要是发难到姐儿身上怎么好呢。”

“她倒是敢……”锦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却心虚不已,沈氏是赵家的嫡妻,要教训教训庶女有什么不敢的。

早些年她还和沈氏较量,后来也累了。世子身边从来不缺年轻的女人,不管是她还是夫人早就受了冷落,再也盼不来世子的恩宠。她现在靠着女儿过活,茵姐儿就是她的全部。这些年来,她见得多了,也终于渐渐的明白了一些事。赵世恒看上了谁时,会掏心掏肺的只对那个人好,别的女人不过是一堆污泥。可惜他的好太过于短暂。他的心再也不会回到她的身上。

当初为了他,自己宁肯低贱到泥污里,直到现在她也不过成了一堆污泥。

锦绣为了女儿不得不与沈氏斡旋,毕竟女儿将来出嫁可是要看沈氏的眼色。她强撑着过去了。

沈氏正在打点送皇后的寿礼,见锦绣来了,才抬眼看了她一下,道:“当今皇后是你姐姐,你知道她喜欢什么东西吧?”

锦绣紧咬着嘴唇,她如何知道程锦书喜欢什么。她对程锦书只有无限的恨,她低垂着眼睑,将自己的恨意掩藏了起来,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很温顺。

“妾身并不清楚。”

“不清楚?你和她不是姐妹么,还说你在身边能商量一二,不至于在贺礼上出了差错。看来这些年赵家的饭白养了你。”沈氏从来也瞧不上这个小妾,此刻自然也不会顾及到锦绣和皇后是同一个父亲,她说出的话从来都是无比的刻薄。锦绣曾经被丢在庙里几年,病得快死了才又被接回了府,如今她比谁都爱惜自己都性命,每到这时候除了忍着再无他法。

沈氏只得自己斟酌好了礼单,接着又让人给赵世恒看过。赵世恒对这些不在意,只粗略的看了一眼,便让人重新誊写了一份比照着去办。

淳安三年三月十二,皇后华诞。

朝臣庆贺,外命妇由昭庆门而入。寿宴摆在太液池畔的万花楼。

万花楼下种满了牡丹,如今正是花开的时节,朵朵竞相开放赶着给皇后贺寿。

“要说百花之王还得当属牡丹,今天这花开得正好。”说话的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荣昌郡君。

“是呢,所以我们皇后娘娘出生也会挑日子。郡君还不知道吧,娘娘有个不曾怎么叫的乳名叫做丹娘。听说就是当初她姥姥看着满院子的牡丹花给取的。”

“您倒清楚得很,敢问您是……”荣昌郡君上了年纪,记性也不大好了,只觉得跟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贵妇有几分熟悉,却又想不起来是谁。

贵妇突然莞尔一笑:“郡君果然贵人多忘事,四十年前咱们两家还是邻居,当初您叫还叫我清姐姐的,可忘呢?”

荣昌郡君满脸的惊诧,身边的侍女小声的提醒她道:“郡君,这位是庆王妃。皇后娘娘外祖母的娘家人。”

荣昌郡君这才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说:“真是爱忘事,清姐姐还请见谅。”

两人一路说笑着往那万花楼上而去。

成国公府的女眷也到了,沈氏看着巍峨的宫殿,这是她第三次进宫了。上一次还是给董皇后贺寿来着,这才几年的时间,就已经换了天地。

锦绣跟在沈氏身后,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亦步亦趋的紧随沈氏的步伐。

大家依次上了楼,外命妇已经来了一大半,赵家来得有些迟了。

锦绣一眼看见了那位坐在主位上的女人。

锦书身穿真红色的翟衣,头戴凤冠,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多少年没见了,她怎么没多少变化。再看看自己成了个什么样子。

沈氏款款下拜施礼,朗声道:“成国公府沈氏庆贺皇后娘娘千秋,恭祝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锦书听见了成国公府的名号,她还是抬眼仔细的看了沈氏两眼,却见沈氏生得高大丰满,皮肤白皙。容貌倒是平常。

她点头道:“世子夫人请起。”她也一眼瞥见了沈氏身后跟着的那位身穿鹅黄色褙子,梳着倾髻的年轻妇人,那妇人的头上插了一支点翠的凤簪,明明还不到三十岁,却望之四十如许了。

她只淡淡的扫了一眼,并不曾有半点在意,便吩咐左右:“给世子夫人赐座。”

当下便有宫女来引领沈氏过去入席。又有命妇来朝贺,锦书含笑着应酬。

戏班的班主将写了名目的戏本子双手呈了上来,宫女接过了才捧给了锦书。

锦书打开一看上面全是应景的吉庆热闹戏文,她不大喜欢听戏,便随意指了几出。又让人将本子给了庆王妃。

庆王妃跟着点了两出。锦书又让荣昌郡君点,荣昌郡君却诚惶诚恐道:“娘娘点的就很好,就听娘娘点的吧。”

点好了戏,便鸣锣开戏。

锦书跟着看了两出,便觉得有些累,正好宫女来报:“娘娘,福喜郡主来了。请您过去呢。”

锦书听说便起身道:“这就过去。”心道外祖母一把年纪了,还从开封急着赶来给她贺寿,她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锦书当下便告了座,在宫女的引领下下了万花楼。外面早就备好了凤辇。锦书登了车,直接前往凤仪殿。

夏老夫人和带了包氏和梁氏入宫,听外面的宫女报:“皇后娘娘驾到。”三人匆匆离了座,待锦书进内,忙赶着与锦书行礼。

锦书忙上前去一把将夏老夫人拉住,真切道:“姥姥、舅母快别如此,您们这是要折我的寿啊。”

夏老夫人笑道:“娘娘大好的日子休得胡乱说话。”

锦书忙又问:“姥姥几时到的京城?”

夏老夫人说:“出门前耽搁了一下,都三十了才动的身,还以为赶不上给你贺寿了。”

“生日每年都在过,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倒是姥姥和舅母们要好生保重才是。可惜现在我轻易出不了京,不能回开封去看望你们。”

夏老夫人忙说:“不要紧的,你不能出来,我们能进来啊。只要你好好的就成。”

包氏适时的插了句话:“老爷在功德坊那边看重了一处宅子说要买下来,这次就准备把家搬来了。以后要见面就容易许多了。”

锦书一听果然无比欢喜:“当真?大舅看样子想在京城扎根了,这样也好。”

锦书又问候了她七哥,夏老夫人道:“上个月还收到过他的信,说都好,别让我们挂记他。我说尹氏生孩子总该回来吧,算了,他也忙,也指望不上了。”

尹氏又有了好消息?她和尹氏这些年情谊已经越来越的疏远了,尹氏有了身孕总归是件好事。

夏老夫人往锦书的小腹上瞟,可惜看不出什么来,她微微的有些失望。

“你呢?怎么就没消息?”

锦书低声和夏老夫人道:“姥姥,才满三个月,还没对外说呢。”

夏老夫人这才念弥陀道:“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她接连生了三个儿子,这一个总该是女儿了吧。算了,儿女上的事也不好强求。锦书也看开了。

夏老夫人看着身穿翟衣戴凤冠的锦书满心的欣慰,心中默念:敏君,三十年了。你在天上也看见了吧,丹娘她现在过得很好。要是你还在就更好了。

锦书让人好生招呼夏老夫人和两位舅母,万花楼那边的命妇们还在等着她,她还必须过去应酬。

她依旧坐了凤辇去万花楼,刚出凤仪殿不远,她听得外面的宫女向她禀报:“娘娘,成国公世子给您请安了。”

锦书隔着揭了一道帘缝,见那红墙下立着个身着红衣锦服,头戴紫金冠的男子。男子颀身玉立,姿容无双。很快她又放下了帘子,吩咐驾车的人道:“走吧。”

车轮滚滚,一路往北而去。

赵世恒立于这红墙之下,车上的人连看他一眼都不曾。

“娘娘,陆将军的夫人来了。”

锦书听说忙撩了帘子住了车,她下得车来,陆夫人带着两个侍女正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她几步上前。

“嫂嫂!”

陆夫人一回头,方见锦书匆匆而来,她含笑着忙与锦书行礼。锦书上前将她扶住,亲昵的挽了陆夫人的胳膊,笑道:“就知道嫂嫂今天肯定要来的。”

陆夫人笑道:“家里有事绊住了,来得迟了一些。娘娘勿怪。”

“不怪不怪。嫂嫂能来我已经很高兴了。”

两人走了一段路,陆夫人却见那沉香亭畔站了一人,她低声和锦书道:“娘娘,有人在等你,快去吧。”

锦书抬头一看,那人今天穿了一身香色的常服,头戴皮弁。她扭头和陆夫人低语了几句。陆夫人便直接去万花楼,锦书却朝沉香亭而去。

三月芳菲,这是一年最好的季节。春光无限,韶华正好。那个人从前世到今生,一直等着的人从来都是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