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余光 > 037 三块逻辑碎片【重要概念】

余光 037 三块逻辑碎片【重要概念】

作者:言归正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信件一

这是一段演讲视频。

视频第一帧就是恢弘且壮观的画面。

天空中,一艘艘梭形的飞船悬浮在高空,飞船下面坠着九大星团的旗帜,且遵从母星传统,飞船避开了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

地面上花团锦簇、人头攒动,肤色各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数不清有多少数量,都在注视着演讲台上那同样看不出性别、分不出肤色的老人。

演讲台背面,蔚蓝色的海面有着几处相连的坑洞。

那是人类尚未踏足星际时的地球纪元时代末期,曾在这里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几颗战术核弹摧毁了当时地球最强的海上舰队,也直接导致了地球纪元末代大量人类消逝。

“今天,我们再次站在这里,直视着人类这一生命物种在母星身上刻下的伤痕!”

演讲台上的老人慷慨激昂地讲述着:

“当我们的祖先在非洲草原上拿起了木矛!

“当我们的祖先在昏暗的洞穴中用石头凿出了火星!

“当我们的祖先在四个河畔升起了火焰!

“战争从未断绝!

“战争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文明,它如同一团乌云,缠绕在文明的天空之上,久久不能散去。一直到今天,我们悲哀地发现,人类就算走出了母星,踏遍了猎户座臂旋的各个角落,我们却依旧被战争的阴影笼罩!

“空间区域的分化带来了沟通和理解的失衡,不同肤色的人种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再次各自聚集,是的,我们重燃了歧视的火焰。

“九大星团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分歧!

“他们的祖辈从母星出发,带着相同的科技、相同的储备、相同的理想,在不同的星系种下了人类文明的种子,却孕育出了相似却不同的文明。

“战争、战争、无尽的战争,我们对外探索的步伐稍微松懈,科技的瓶颈期刚一显现,战争的阴云就笼罩在人类的头顶。

“我们已经为战争付出了太多太惨痛的代价,人类的文明也曾因地球纪元末期的战争濒临崩溃,先生们、女士们、孩子们,这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教训。

“是的,我们没有遇到可怕的黑暗丛林法则;

“是的,我们没有遭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文明重启规则;

“是的,我们在一些行星上发现了不同于碳基的生命体,却幸运地没有遭遇到人类本身之外的强大敌人。

“但现在,就在现在,人类文明再次拥有了摧毁整个文明、甚至摧毁整个恒星系的武器,而这些武器被各方把持着,为了争夺利益,为了争夺资源,为了他们各自政客对自己民众的许诺以换来支持的呐喊,随时可能互相瞄准,摧毁彼此!

“我们不该等待了,我们不能眼看情况朝着不可预计的方向继续恶化。

“母星从不归属于九大星团的任何势力,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这个璀璨星际文明的发源地!

“母星已经被九大星团所占据的星域包围,我们对外没有任何来自于其他物种和文明的威胁。

“母星依然是人类文明的心脏,这个心脏理应被四肢和躯干保护。

“这里有延续了八千年的文明,有着每一个诞生在遥远星空中的人类所思念牵挂的历史。

“当他们在星空中走的太远,文明的火焰岌岌可危时,他们可以回到这里,重新续上这团火焰。

“同胞们,母星放弃军事防守,并非是母星人类对星际人类之间的屈服,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个种族、一个物种,我们拥有相同的文化,我们都有共同的根源!

“我以联合议会会长的身份在这里宣布。

“今天,我们放弃攻击性的星舰,不再发展军工科技,保留足够应对任何意外事故的防卫力量。

“让毁灭性武器离开太阳系!

“母星将会是九大星团的仲裁庭,这里将会是绝对中立的存在,我们将会得到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鼎盛。

“这里,终是文明的纽带!”

——母星去军事化宣言,星际纪元2210年(地球刻度)。

信件二

这是一段历史学老教授的讲课记录,其中截取了一小段。

一位面色温和、头发乱糟糟的老教授,在讲台上笑呵呵地说着:

“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就是著名的人工智能危机。

“大概星际纪元1302年,也就是三百多年前,ai危机爆发。

“大家的课本上是怎么写的?乔,你来念一下概述。”

最前排的一名学生站了起来,端着课本开始朗诵:

“经过星际大航海年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体系链,当人类发现,人工智能哪怕不依存人类,也可以完整生存,且部分人工智能产生了模拟人类情感的系统,人类意识到了文明主导危机。

“虽然人工智能本身已经被打上了浩如烟海的‘补丁’,但就算有这些补丁的限制,已经拥有自主‘复制’的ai,开始探索自身与人类的关系,并在极端ai团体的主导下,与人类展开了虚拟、现实跨维度战争。

“战争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类文明全面衰退,曾盛极一时的人类文明,一度回归千年前的科技水准,人类将众多重大项目和技术交给ai处理,是酿造这个苦果的重大原因。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将会学习到有关人工智能的暴乱历史,人类应时刻相信自身。”

“很好,”老教授抬手示意乔坐下,对着下面满座的学生笑了笑。

他说:“这段课文就是我二十年前编纂的,你们如果已经预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

“课文里面并没有任何关于人工智能战争的描述,只是说我们该如何如何珍惜人力,确立人本位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

“当然,还有一些看着很华丽的配图。”

下方学生们传来了稀稀拉拉的笑声。

老教授表情变得严肃了些:

“大家今后都会成为人类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有些历史虽然听着并不华丽,但也不应被埋没,你们想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吗?”

“想!”

“很好,那我就当做与你们闲聊。”

老先生扶了扶老花镜,笑呵呵地说着:

“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已经讲过了,人类在核阴云的遮挡下,出现了路线上的分化,一部分人类坚持改造母星环境,一部分人类拼尽一切,用还不成熟的跃迁技术,朝着星空大胆迈进。

“是的,正是这些敢于牺牲的先辈,才有了我们人类文明新的一页。

“回顾短暂的星际历史,如今是星际1634年,其实这段历史还很短暂相比于我们人类如今踏足的空间范围来说,这个时间确实很短暂。

“但这一千六百多年,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人工智能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人工智能成了星际文明早期的催化剂,就如克隆技术一样。

“大家知道,克隆技术后被禁止发展,以防战争成本降低。

“但人工智能被人类淘汰,纯粹是因为人类对自身文明的自我纠正。”

学生们大多面露不解。

老教授不缓不慢地讲述着:

“ai的广泛运用,以及人类对ai采用的黑盒操控技术,让ai成为了最廉价的劳动力,普通人类几乎被精英圈层圈养,社会文化体系近乎崩溃。

“是的,掌握了社会话语权、掌握了权力的少部分,都会给自身的地位设下门槛,以保持自我的优越性,而ai的高度成熟,让这些精英与整个社会完全脱钩,权力下降的过程,不必再有人力的参与,这一定程度让精英团体得到了更多利益、普通人类没有了任何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

“但人类本身是不屈从于命运的。

“对美好的向往,对压迫的反抗,对不平等的不容忍,是我们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抗争爆发了,且抗争的火焰从最为发达的第三星团,迅速蔓延到了九大星团。

“随着大规模的抗争热潮,全人类达成共识,形成了三大公约——非闭环公约、非武器公约、非实体公约;

“人工智能逻辑不闭环,即,人工智能不能单独完成任何任务,必须由人类参与任务半数以上的环节。

“非人工智能武器公约:人工智能不可链接任何集成程度的武器系统,仅能用于航空器导航、驾驶等领域。

“人工智能实体禁用:将自动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详细区分,推动自动化机器的发展,既人工智能不能拥有物质实体。”

老教授笑了笑:“大家看看,这些其实是开了科技的倒车,但也正是因为这次自我纠正,人类社会摆脱了巨大的危机,ai技术只能用于星际远航、星际矿产等极少数的行业,还只能担任辅佐角色。

“没有战争,只有抗议,这就是ai暴乱的真相。”

有学生问:“所以说,发起暴乱的是人类而不是ai极端团伙?”

“你的这种观点并不准确,”老教授提醒道,“ai并没有发展出独立繁衍个体,不存在文明体征,它们依旧只是工具,是人类自身舍弃了这些工具。

“好了,我们打开课本,开始今天正式的课程。”

——选自一节历史公开课,星际纪元1634年。

信件三

这是一则只有五十秒的视频。

视频内容也很简单,一艘艘方盒状、比较古老的宇宙飞船,离开了环绕地球的那一圈密集空间站。

一旁的背景音中,有着这些飞船的多语种介绍,依稀能听见旧时代的语言特征。

每艘飞船配备两名宇航员以及多套自动设备。

飞船的主体是笨重且丑陋的空间曲率发动机,而这时的科技技术还不足以保证飞船跃迁前后的状态,损毁率高达百分之六十。

但人类还是执行了这一计划,因为母星在核战争后严苛的环境。

飞船中最重要的,是保存了人类受精卵和多物种基因的舱室,只要他们抵达各自设定好的目标,在该目标大气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就可以撒播人类的火种。

这是地球纪元末期著名的‘人类播种计划’。

计划以失败告终,前后三批,总共六十四艘飞船,大半成了宇宙的残骸,小半埋葬了行星的尘埃。

视频的内容,就是这艘飞船缓缓驶向深邃的宇宙。

没有归路;

没有前路。

那冰冰冷冷的系统播报,就是对人类勇气最好的赞扬。

——人类宇宙播种计划,地球纪元末期。

警用大楼,证人间。

投影屏中,三段视频依次播放完毕,众人却大多面露费解。

幽灵给的、关于它自身的线索,就是这些历史碎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