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六百零四章 构陷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六百零四章 构陷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殷慕鸿出了昭德坊,直奔都尉府。

此时都尉府的探子,已经把耿南仲的府邸围的水泄不通,不过并没有限制府上的下人进出。

府内的人吓得不轻,眼前并非前几年,那时节士大夫之流就是犯了什么大罪,只要不是谋反,了不起就是贬黜出京。

现在动辄打杀,金梁桥上,外面那些人杀官如同杀鸡一样,怎不叫人心惊胆寒。

耿南仲一个人坐在祠堂,跪在祖宗的灵位前,谁也不让进来,他脸上布满了悔恨的神色。

自己欲谋大事,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要是坏在这种事上,那可真是丢人丢大了。

不仅如此,恐怕还会害了自己身边一群人,包括一直跟自己学习的定王殿下。

耿南仲当初在朝中,竞争不过蔡杨等人,想要投奔梁师成,有没有什么门路。

后来他便想了一招,叫做未雨绸缪,提前巴结太子。

那时候赵佶身强力壮,太子又十分年幼,耿南仲毅然上表,要去教***读书。

本来他打算隐忍个几十年,等到太子登基,自己的权势不就来了。

谁知道后来发生了宫变,那奸贼杨霖带着一群武人军汉,深夜逼宫,逼官家退位。

如此一来,太子又成了定王,自己的美梦可以说是完全破灭了。

耿南仲已经付出了几年的心血,而且他对权力十分迷恋着迷,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一旦绝望可谓是心如死灰。

到后来干脆狠下心,要兵行险着,来一次宫变。

可惜的是,他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出了这档子事。

果然,到了下午时分,一群番子破门而入,将家主耿南仲擒走。

连夜审讯之后,殷慕鸿拿着供词,前来昭德坊。

昭德坊内,杨霖正在用膳,今天是小桃子种归夷的生辰,便在这院里留了。

夜色已深,檐角挂的灯笼灯火已熄,小院内却还燃着蜡烛。

种归夷穿了一身小巧贴身的亵衣,虽然有些稚嫩,但是也有些许的曲线。

她脚下穿着一双罗袜,在柔软的地毯上蹦来蹦去,正在喋喋不休地讲着她这几天的“成果”,就在地上的笼子里,有一只小兽在呜呜哀鸣。

“这是没人发现过的动物,我在街上买回来的,那胡人说了,世上仅此一只,和小桃子一样。”

种归夷兴奋地说道:“我准备给它取名叫小小桃。”

杨霖盯着笼子看了半晌,道:“这叫貂,很危险的,会咬人。”

宠物貂是波斯人驯化的,大概在一百年前,开始被波斯人带着传到其他区域。

看来如今,已经有波斯商人,踏上了汴梁的土地了。

种归夷却不管这些,把笼子打开之后,这只粉白色的小貂窜到了她的身上,让小丫头咯咯直笑。

她已经喂食了这小家伙很久,这东西驯化之后,算是比较温驯,不过太活泼好动,而且充满了好奇心,爱与人亲近,挺适合种归夷来养的。

“去那边,找我相公玩!”种归夷指着杨霖跟前的桌子,威风凛凛地对自己的小宠物发号施令。

杨霖跟着她童心大起,坐在椅子上,没想到这小东西果然有几分灵性,跑过来摇头晃脑,十分可爱。

杨霖捏了一块小肉,一点点喂食,种归夷笑嘻嘻地过来,爬到杨霖的背上,将下巴搁在他的头顶,一起逗弄这个新宠物。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声开门声,一个丫鬟进来,低声道:“大郎,外院来人说,有一位殷提举求见。”

杨霖将种归夷抱了下来,放在椅子上,披了身衣服,跟着举灯笼的丫鬟出去。

殷慕鸿见他进来,马上起身道:“少宰,已经审完了,那耿南仲做事,应该是真的没有和定王商议。”

杨霖对此倒是没有疑问,都尉府的手段,哪里是那个酸腐文官能受的住的。

他沉吟了片刻,道:“和定王没有关系,那就要往大里做,才能把他们全部赶出去。不过最好不要见血,也不要出人命,有什么温和的办法,不牵涉这几个亲王,也可以达到目的?”

杨霖要把几个亲王全都弄到地方,又不想引起民间的议论,为此愁的连连蹙眉。

赵佶的这几个皇子,虽然都还年幼,但每一个都比赵偲更有资格做皇帝。

从法理上来说,轮到谁也轮不到赵偲,这件事本身就是在民间和官场最具争议的。

要是做个权臣可以不管不顾,但是想要谋朝,就必须都弄明白了,不然的话你的皇位传不到几辈,将会生出无数的麻烦,大家都会认为你得国不正。

殷慕鸿一拍手,道:“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引起民间公愤,就是说他们勾结番邦,里通外国,想要谋反。如此一来,舆情向我,不向赵氏诸王矣。”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金国未必会配合我们啊,杨霖问道:“强行说是他们勾结金国,又没有证据,如何服众。”

一说这件事,杨霖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国,因为宋金连番大战,民间对金国是最反感的。

要是说皇子们勾结金国,势必会引起民间的憎恶,但是这件事也就有些难以做实了。

“为何是金国,真要是强说金国,女真人来插一手,然后看热闹,就不好收场了。最好还是来一个有点国力的,还听话的。”

两个人目光一对视,异口同声地道:“高丽!”

“高丽的李资谦,一直留在汴梁,你去找他就让他上报朝廷,说是定王等人,联络他,意图借助高丽兵马推翻今上。而他李资谦不肯,认为今上乃是正统,所以要上奏检举。”

李资谦在上元会上,就敢对皇帝态度不恭,可以说是十分识时务,知道眉眼高低。

一旦找他来演这场戏,他势必乐颠颠地同意下来,甚至有可能超常发挥。

到时候,通政司宣传一波,又有高丽的大臣作为人证,很容易做成铁案,青史上都会留下这么一段,赵氏诸王欲结高丽以篡权,事败,越王仁慈,皇帝念旧,将其逐出京师,就藩四方。

既然想出了主意,殷慕鸿也顾不上睡觉,马上告辞之后,亲自鸿胪寺找高丽李资谦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