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

追溯两代,战死沙场,这已经不是家世清白了,这就是根正苗红。

这在西北,并不罕见,当年的宋夏百年对峙,西军中多有这等子弟。

其实大宋的战将,并不比他人逊色,赵构南渡之时,手下的大将都是些狠角色,可惜的是兵员素质跟不上,文官遥控指挥,武将掣肘太多。

杨霖脸色凝重,起身朝着西北方向遥遥一拜,道:“你可到我身后听讲。”

杨沂中一看他对祖父和父亲这般敬重,眼圈一红,这种汉子就是这样,即使他再钦服杨霖,杨霖给他多少好处可能也就是心怀感激。

但是对他们父辈的尊重,才能换来这般的极深感触,马扩轻轻抚着他的双手,一起认真听杨霖继续讲课。

这个时候,是中华大地上,学术和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究其原因,就是程朱理学在此时的兴起,几乎扼杀了汉人的进取精神。

程、朱理学,两程已经死了,朱熹还有几年才会出生,杨霖开坛讲学的时机,恰是时候。

务实、昂扬、进取,是他绞尽脑汁想要推广开来的思想,真到了这个时候,杨霖才会发现自己的学识不足。

这种程度的立言大业,非是大贤不能完成,好在杨霖的官职地位高,可以利用这一点,集思广益。

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可以在他的主旨思想上,发散加深,著书立说,为他传道。

杨霖也可以利用手里的权势,尽可能地为他们铺路,广开方便之门。

杨学的传播,靠的就是这个模式,偶尔的讲课,反倒是点缀一般的锦上添花。

---

两折省,杭州府。

一盘棋局上,杀意凌然,惨烈无比,执子双方都盯着棋盘,寻找着一丝丝的破绽。

张叔夜轻轻落子,那边的殷慕鸿却长舒胸气,一鼓作气收拾残局。

“哈哈,望舒兄棋艺果然高我一筹。”张叔夜摇头笑道,开始一颗颗地收起棋子。

殷慕鸿眼帘低垂,道:“你我棋艺不分伯仲,不过嵇仲你还是有些犹豫,当断不断不够果决。”

张叔夜知道他是别有所指,两个人自从来到江南之后,彼此间默契十足,携手共进,友情也是突飞猛进。情谊到了,有些话就可以大胆说出来,不用藏在心里了。张叔夜听了这话有些不服气地说道:“我不够果决,你倒是够狠,可是少宰已经下令我是这两浙省的巡抚兼任总督,你却还是提举都尉府。”

殷慕鸿也不着恼,淡然一笑:“大宋开国至今,到了大观年间,风流天子在位,国事实则已经糜烂不堪。冗官冗兵,积贫积弱,懒政怠政,贪腐成风。杨少宰便与官家议立都尉府,金梁桥上杀得人头滚滚,汴梁城内都尉府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

张叔夜放下棋子,认真听了起来,殷慕鸿继续道:“铲除禁军将门世家,牵连不止万人,公侯将相,人人自危。都尉府是一把凶刀,一旦出鞘,便是锋芒毕露,血光冲天;若嫌刀利,便要藏锋敛锐,免遭忌恨。

如今新政施行,人心安稳,我这都尉府,当然是藏刀入鞘了。”

张叔夜眼色一转,低声问道:“难道望舒觉得,还有再出的那天?”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是面沉似水,殷慕鸿心中暗道,早完有那么一天...或许就是改天换地的时候。

张叔夜却有些矛盾,说不出的难受,让他纠结不止。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两个人的对视。

刘锜进来之后,抱拳道:“张巡抚,殷提举,汴梁传来消息,调我前往交趾助战,特来辞行!”

新政推行之后,两浙省的兵权,已经尽归总督张叔夜。京营禁军本来就是来救场的,眼下也无须再驻留杭州。

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但是张叔夜还是有些不舍得,刘锜这个人作为一个武官,是所有上司都想要的大将。

在后世的历史上,南渡之后的赵构想从前线把刘锜调到行在临安府,被当时的大将王似拒绝,理由很充分,没他挡不住金兵。

第二年二月,赵构又传旨命刘锜赴行在,被大将张浚中途截留,赵构不得不再次下旨,让刘锜必须赴行在。

就这样,你争我抢的,刘锜到了行在,很快就被被赵构调到身边,任为带御器械、江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等职。可惜的是,这员猛将,被赵构活活用的累死了,吐血而亡。

赵构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赐谥“武穆”,是成为南宋第一个谥号“武穆”大将,其后才是岳飞。

杭州又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张叔夜虽然爱才,却不敢和杨霖对着干,不无遗憾地道:“交趾战事不甚紧急,何必如此匆忙,不如等我设宴为你们送行。”

“承蒙总督厚爱,不过军令如山,容不得迟疑,等某得胜归来,必来杭州补上此宴。”刘锜在京营禁军中,每日操练之余,就是灌输军令的重要,肯定不肯违抗。

别说交趾战事不紧急,就算让他去交趾赶集,他也不会耽误片刻。

殷慕鸿起身,和张叔夜一道,送到城门外。

一万禁军兵马,俱是骑兵,早就整装待发。这些兵马,实在是有些亮眼,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再加上风雨不停的操练,自有一股气势。

张叔夜依依不舍地送他们离开,杭州城外的官道上,所有的马车和行人,纷纷让开道路。

在人群中,有一伙军士护送的车马,其中一个的帘子缓缓掀开,马车内的妇人一脸憔悴,但是穿着雍容华贵,气度不凡。

她望着这些兵马,眼中神色复杂,呢喃道:“这就是不堪一击的大宋兵马?”

这时候,一个年纪十分小的少年,骑着高头大马,嘴里叼着一根树枝,肩膀上扛着一柄大刀,似乎有他半截身子那么长。

提着缰绳来到马车前,少年不悦地敲了敲马车,语气十分不耐烦:“关上,关上,说了多少次了,少胡乱张望,到了汴梁乖乖听俺义父发落。”

兰英皇后心里一苦,赶紧放下车帘,一句话也不敢说,正是这个少年把自己从牢中救了出来,他们从地道里钻出来的那一刻,自己惊叫出声,害的他手下死了两个人。

正因为如此,这少年对自己一直不怎么待见,动辄打骂。堂堂李朝皇后,在营中如同囚犯,尤其是他奉命送自己去汴梁之后,更是戾气深重,说一句话就吓得兰英皇后心惊肉跳。

扛刀的少年就是杨天宁,他斜着眼看着这一万多将士,又想起死的两个手下兄弟,心里烦躁异常,将嘴里嚼烂的细枝吐掉,低声道:“元宝,元浩,看见没,咱们的人马又增兵了。早完把李阳焕那狗贼片成肉沫,让升龙城给你们陪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