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运筹帷幄,千里之外

昭德坊,杨府。

书房内灯火通明,杨霖身着白底燕服,端详着眼前红漆大木箱内成堆的珠宝,轻笑道:“张翰林,何故如此厚我?”

翰林学士张商英欠了欠身子,笑道:“区区薄礼,还请少宰笑纳。”

杨霖不缺钱,但是张商英这样的人物前来认门,他还是很开心的。

时人评论张商英,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俶傥,豪视一世。

杨霖轻轻叩了下桌子,外面进来两个护卫,将装着珠宝的衣箱抬下,杨霖抬手请他就座,道:“本官不白收人礼,有什么事就说吧。”

张商英苦着脸道:“少宰,下官如今在朝中的日子不好过,刘正夫郑居中整日里寻下官的麻烦,原本想着忍一时也就罢了,可是最近刘正夫那老匹夫攀附王黼之后,声势正盛。少宰也知下官与他之间的龃龉,若是被他寻到了错处,下官怕是官位不保啊。不如早日出京,躲个清静。”

刘正夫时工部尚书,郑居中和张商英一样,都是翰林学士。

这几个人的恩怨,无非还是新党旧党那点事,本来他们都是一力扶持蔡京为相,彼此间的关系缓和不少。

但是现在蔡京当了宰相,不怎么照拂这些曾经帮助他的人了,郑居中、刘正夫又攀上了梁师成那大阉宦,便回过头来整治张商英。

杨霖心中暗喜,蔡京的摊子铺得太大,终于有照顾不到的,知道来投奔自己了。

杨霖闻言不动声色,轻轻转动手上的碧玉戒指,缓声道:“王黼有甚能为,谄媚梁师成而已,何至于把张翰林逼出汴梁。”

张商英站起躬身施了一礼,道:“还请少宰体念下官难处,免叫小人得逞。”

杨霖呵呵一笑,道:“郑居中本无什么功劳于朝廷,不过是攀附郑贵妃,冒充外戚骗的陛下宠信。那郑贵妃出身寒门,与郑居中这等高门本无半分关系,也是贪图郑家势力,便冒认了此门亲戚。这等腌臜事,可谓是整个开封府都清楚,瞒着陛下一人,简直是荒唐可笑。

张翰林若是肯同本官一道,整饬奸邪,一肃朝纲,何惧他区区郑居中。”

张商英大喜,他怎么可能想出京,不过是一种卖惨的手段罢了。

这大宋的官员,无不削减了脑袋往汴梁钻,谁肯去外面的穷乡僻壤任职。

便是繁华的两浙路,与汴梁相比,也不在一个档次。

他被郑居中和刘正夫逼得没有办法,想到对面的两个人的后台是梁师成和王黼,举朝之内只有少宰杨霖敢和隐相梁师成叫板,一咬牙就来到了杨府投奔。

送走了张商英,杨霖马上遣人去王朝立处,让他上书弹劾户部尚书陈显制造、散布谣言,诋毁前线将士,造成开封府恐慌。

可怜陈显尚书,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新年还没过完就惨遭污蔑。

正当他撸起袖子,准备等待春节结束,在早朝上自辩的时候,杨霖已经带着黑材料兴冲冲地进宫了。

----

禁中,御花园内。

赵佶正在对着一棵怒放的寒梅作画,后人都知道瘦金体的飘逸,却不知道赵佶在绘画上的造诣,比书法还高。

看到杨霖进来,赵佶头也没动,专心绘画。

杨霖百无聊赖,站在一旁等候,站到脚都酸了,赵佶才搁笔。

“杨卿进宫来,所为何事呐?”活动了下酸涩的手腕,赵佶一边欣赏自己的画作,一边问道。

“启奏陛下,近来开封府人心惶惶,坊间流传数条谣言,直道西军人心涣散,不战自溃。”

赵佶刷的一下红了脸,转过头来问道:“当真有此事?”

杨霖道:“陛下且请宽心,臣已经调查清楚,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乃是有人故意为之...”

赵佶无端被吓了一跳,尤其是刚才惊慌的样子被大臣瞧了去,心里一阵恼怒:“是什么人在开封府乱嚼舌根?此等大事,动辄动摇百姓民心,必须严查。”

杨霖一副悲戚的样子,道:“唉,眼下这大宋,虽有圣明君主,却无德才配得上官家的臣子,让我等不胜惭愧。此事...竟然是同殿大臣所为,不由得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心生愧疚,无颜面见陛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赵佶听得十分受用,笑道:“杨爱卿无须自谦,朕有你这等文武双全良臣,恰如汉有陈平、唐得李靖,让朕可安眠于禁中。”

“臣也是得遇圣主,三生有幸尔。”

一对君臣互相吹捧了番,杨霖才继续说道:“此人不是别人,乃是户部尚书陈显,据臣多方调查得知,此皆是陈显不愿见童贯挂帅故意为之。他曾经私下与人会晤在樊楼,直言‘阉人掌兵,如牝鸡司晨,于国大不利,我当除之。’这些是陈显府上下人的招供,以及酒楼证人的供述,请陛下过目。”

赵佶对杨霖十分信任,而且对扣扣搜搜,从不答应自己拿户部钱盖楼的陈显早就心怀怨起,怒道:“陈显如此居心,其心可诛,来人呐传旨下去,贬户部尚书陈显为鄂州知州,即刻出行不得延误。”

杨霖又上奏了西北战报,直言西军已经和吐蕃结盟,只待双管齐下便可彻底平定西夏。

赵佶听得眉开眼笑,道:“若是果能成此大功,朕武德之隆,当不负父兄之志。”

“大宋开国至今,天降圣主吾皇,本就该扫清**席卷八荒,漫说区区西夏,来日北伐幽燕,恢复故土,勒马燕然,直捣黄龙,才堪配陛下之圣明。

为由此日早些到来,臣等虽粉身碎骨,亦将万死不辞于前。陛下,臣以为翰林学士张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因人望相之,做这个户部尚书正好合适。”

“准了。”

“西夏粮草军需,攻城器械,久已失修,不如调京营武备以助其灭夏。”

“准。”

“军令不齐,人心不整,各自为营,此先皇之所以败于兴州。臣以为当升童贯为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战时可领军政大权,以期做到令行禁止,调度得宜。”

“准准准,都准了。”

赵佶被哄得心花怒放,留下杨霖在禁中陪他一起用过午膳,才把人放了出去。

杨霖马不停蹄,和蔡京一道调度粮草军需,久旷的西军终将迎来三年内他们的第一批粮饷,西北大战一触即发!

童贯的权柄,也力压西军的各支边关世家,成为真正的西北王。

契丹人得到了假消息,心花怒放,已经派人回上京报告,这场大战将没有契丹人来搅局。

黄昏之际,天边一道黑金相交的龙鳞云,杨霖向北望着天,呢喃道:“姓童的,老子把一切都给你安排好了,只求你他娘的千万别掉链子,给我灭了西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