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破产自耕农 > 第七十九章 集市

明末破产自耕农 第七十九章 集市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3: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农民有钱了自然就要做衣服,盖房子过日子。李图第二批招募的人,就要满足农民的这些需求。除了贫苦佃农,李图还选了十个会做裁缝的、一百五十个会做泥瓦匠的、五十个会做木工的。

另外大明的官盐很贵,李图不想德源市的居民被盘剥一次,就又找了五个会晒盐的去德源市开盐田。

这些手艺匠人,李图也要求他们每年交租十五石粮食,权作人头税。德源市农民收入高,手艺匠人的产品自然就能卖上好价钱,自然就能交得起人头税。如果手艺匠人供给太多收入低于农民,他们也可以改行做农民,未改行的其他匠人则可以把产品涨价,直到所有匠人的收入都和农民齐平为止。

市场看不见的手会自发调整,保证这些匠人的收入足够缴纳人头税。

不过遗憾的是大明朝农民们保守,未嫁人的姑娘被礼法限制,没有报名垦殖小琉球的,虽然李图优先招募家里有未婚女儿的家庭,但德源市未婚男丁实在太多,无法直接通过移民解决德源市农民娶妻的问题。

好在漳州和德源市之间坐船只有两天的路程,垦殖的农民有了钱以后,可以回到故乡找人说媒,想来也不是大问题。

另外,李图还在漳浦县招募了一百人做士兵,取名为定海营,装备米尼步枪驻扎在德源市,归王麻子统领。

五月中旬,李图把第二批两千垦殖农民分作五趟运到了德源市。小山上去年已经建好了空余的新宿舍,新的农民住下来后,就开始在小河南岸开垦新田。

水坝都是现成的,在南岸多开一个灌溉口就是了,新的农民唯一要做的就是烧林子建设灌溉渠。李图在南岸选了六千米长,四千米宽的一块地方,放火烧光了林子,得了三万亩田地。此时第一季稻子还没有成熟,正是农闲时候。北岸耕作的第一批垦殖农民也来帮忙修建灌溉渠,跟李图赚些碎银子花。

这是第二次建设,李图有了指挥经验,布置得更有效率。

造船方面,在李图的威胁下,五个马尼拉工匠也抛弃了藏私的念头,主动交流技术。到了五月底,造船的计划已经由两个匠头做好,开始购买木材铺设龙骨。冯友向李图保证,两艘新船将在八月初造好。

六月中旬,建好了灌溉渠后,李图就给农民分田。在都督府登记造册,标注各家田地的边界,明确权属。

#####

到了六月中旬,第一批垦殖农民再获丰收,每亩田都收了一两石的粮食。李图收了一万四千石地租,又以九钱银子一石的价格跟农民收购富余粮食,贩卖到漳州,总共获利一万七千两。短短一年,李图就从德源市赚了三万多两银子。刨去和萧显贵借钱的利息,雇佣选锋营的军饷,收益依旧可观。

李图向垦殖农民收购粮食,农民就有了银子,开始对各种货物有了需求。李图的船去漳州满载着粮食,回程时候则带着各种杂货。包括家里常用的锅碗瓢盆、瓷器碗筷、做衣服的棉布丝绸、农具杂物、甚至是米酒茶叶,都被李图一一运来,在德源市散卖给富裕的农民们。

这些物资,极大的缓解了德源市的商品短缺。

李图贩来的这些货物并没有标高价,但以批发价购货零售价销货,还是赚了不少银子。

农民们思想保守,极为重视传宗接代。第一批垦殖农民们有了钱就想娶媳妇,想娶媳妇,便首先要有房子。天启五年的早稻收割后,德源市的第一批农民急着盖房子。李图设计水田时候就考虑过民宅的问题,预留了不少盖屋子的空地。忙完第二季稻子的插秧后,第一批农民们就一个个都忙着划地方盖房子。

农民有了房子,不但有了娶妻生子的资本,还可以养猪养鸡发展养殖业,给本地农民提供肉食。李图一心提高本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鼓励农民走出集体宿舍,独立盖房。

要盖房子,就要木材、砖瓦、石灰和糯米。木材本地就有,其他的需要从漳州运来。李图的四艘福船不停地在台湾海峡穿梭,把这些建筑材料运到德源市。

有了这么多商品买卖,德源市就需要一个集市了。李图在小山脚下靠近小河的地方,建起了一个一千平方米,由一百间木屋回字排列组成的集市。集市的北面二十个木屋是官集,出售李图从漳州买来的各种物资。其他八十间则是私集,出租给农民使用,供农民们出售自己家产的蔬菜,鱼肉和水果。

短时间内,这个集市还是以官集为主,私集上只有蔬菜出售。但毕竟巨大的需求摆在那里,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有人在水库里打鱼,在田里种植水果,在家里养殖鸡鸭猪。那时候,鱼肉和水果都会渐渐上市了。

只要有鱼肉上市,德源市的农民就买得起。以德源市农民的收入条件,只要舍得花,每天吃一顿有荤菜的饭是做得到的。这样的生活水平,秒杀大明的普通百姓。

在殖民时代,敢于出海开拓的人们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必将获得比其他人好得多的生活条件。无论在遥远的新大陆还是在李图的德源市,这个规律都成立。

这一天,李图在官集里闲逛,遇到了过来买东西的农民高丰。

高丰脸色红润,身上穿着一套九成新的棉布短衣,比起去年体面得多。见到李图,高丰赶紧作揖喊道:“小民见过大都督。”

李图点了点头,笑着问道:“你来官集买什么?”

高丰笑道:“我来买些米酒喝,再买一盏油灯。”

“买米酒倒是可以理解,你买油灯做什么?”

“晚上读读书,写写字。”

李图好奇问道:“你哪来的书读?”

那高丰拱手说道:“幼时读过两年族学,先生给了我一本《论语》,一本《春秋》,我一直带在身边,没事就拿出来读一读。”

李图笑道:“原来你还识字,不错!倒是个识得事理的读书人!”

“大都督过奖了!”

李图又好奇问道:“别人都忙着盖屋子娶媳妇,你不急么?”

高丰笑道:“大丈夫何患无妻,也不急这一、两个月。现在人人争着盖房子,木匠泥瓦匠的佣金水涨船高。我还是等冬天时候大家冷静下来再雇人,怕是能省不少工钱。”

李图笑了笑,赞道:“分析得有道理,果然是个读书识字的。”顿了顿,李图说道:“德源市以四十人为一组,但是组长如今都是船员,船员一出海农民就没了组织。我要把组长都换成垦殖农民,请你来做这第一个农民组长,每年五两银子酬金,统管四十名组员的交粮、劝农和防卫事项,如何?”

那高丰听到这话,想了想,就答应下来。

李图笑了笑,又说道:“你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里,有忠心识得事理的,也介绍给我,我让他们当组长。”

高丰拱手说道:“愿为大都督出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