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破产自耕农 > 第六十九章 米尼步枪

明末破产自耕农 第六十九章 米尼步枪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3: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那根做工匀称的枪管,李图点了点头。这铁匠铺虽然只开了两个月不到,但设备和技术都已经不错了,能生产出合格的燧发枪。

但李图是个穿越者,怎么可能让技术止步在滑膛枪的水平上?李图真正要生产的,是线膛枪。在后世看过不少穿越小说,李图知道线膛枪并不难做,配上米尼式子弹,就能产出威力巨大的米尼式来复枪,成倍地提高战斗力。

李图看着松田源次郎,缓缓说道:“匠头,你做了一辈子铁炮,有没有想过做出一把射程几倍于铁炮的火绳枪?”

松田源次郎听到李图的描述,眼睛一亮,问道:“那是什么枪?你知道做法么?”

李图笑道:“我倒是知道怎么做!不过如果我让你做出这样的枪,你就再不能离开我的势力,以后一辈子都要跟着我做事了!”

松田源次郎呐呐问道:“不能回鹿儿岛了么?”

李图摇了摇头,说道:“不能回日本,不过我会给你很高的酬金,让你在德源市娶上两三房漂亮老婆,住漂亮的大房子。”顿了顿,李图说道:“这德源市以后人会越来越多,会有繁华的市镇!”

松田源次郎被李图描述的未来吸引,舔了舔嘴唇说道:“如果这样,我甘愿做好枪,不再回日本!”

李图大声喊了一句好,这才说道:“匠头,做这样的好枪也容易,就是要在枪膛里拉出五条旋转的凹槽线!”

松田源次郎愣了愣,诧异问道:“拉这凹槽线?燧发枪就变成射程数倍的好枪了?”

李图用手比划了一下,说道:“有膛线,铅弹飞出去时候就会旋转,在飞行时候更加稳定,射程就增加了。”

松田源次郎托腮想了想,说道:“我倒不知道还有这样的道理!”

李图挥了挥手,说道:“匠头你只管造出来,造出来你便知道了。匠头想想如何拉这膛线!”

拉膛线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工作,在二十世纪,许多地方造枪都用手工器械拉膛线。这松田源次郎喜欢琢磨技术,李图相信他能想出办法。

松田源次郎托腮想了想,不顾李图站在旁边,在一个铁砧上坐了下去。他想了一炷香的时间,最后喃喃说道:“倘若有个杆子,杆子上铸有螺纹,用这个杆子的螺纹通过一个固定死的卡门,就能使杆子匀速旋转了。杆子底端镶上个钢球伸进枪膛里磨,就能拉出旋转的膛线了。”

见源次郎这么快就想出拉膛线的办法,李图大喜过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说道:“那你便赶紧做出这样一个设备来。倘若做出这种好枪,我奖你一百两。”

听到一百两的奖赏,松田源次郎激动地舔了舔嘴唇,高兴说道:“那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果然,十天以后,松田源次郎就做出了好几个拉膛线的拉杆。李图不知道这膛线的角度多大才好,就让松田源次郎多拉了几把膛线不同角度的线膛枪,权当做做实验。

李图又让铁匠们制作模具,做出了铅制米尼弹,到打靶场上去试射。

所谓米尼弹,是一种前面锥形突出后面锥形凹陷的铅制子弹。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弹头的底部圆锥形凹进去,发射时黑火药燃气压迫子弹底部的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

旋转的子弹飞行很稳定,能够飞行更远的距离,提高射程。

在打靶场上,米尼式步枪表现抢眼。即便是膛线角度不理想的步枪,也强于一般的铁炮。而表现最好的一把步枪,则稳稳地一次又一次地击中了三百步外的靶子,让松田源次郎等一众工匠们大呼惊奇。他们造了一辈子的铁炮鸟铳,却是第一次见到射程这么远的步枪。

他们当然会惊讶,因为李图把十九世纪的科技,带到了这个时代。

确定了膛线的角度,铁匠铺就开始批量生产米尼步枪。

到了六月中旬,三万亩水田的灌溉渠已经全部建好,朝农田里开闸放水。

原先烧树林得到草木灰,有了肥料,如今修了灌溉渠有了水,这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变成了三万亩良田,成为了德源市二千垦殖农民的依赖。

开闸放水的那天,开荒的农民们兴奋莫名,一个个手舞足蹈,在灌溉渠边上庆祝自己的新田。李图顶着烈日骑马在田间巡视,看到一个精壮的汉子站在水田里哭。

李图拉马停了下来,好奇地大声问道:“那个汉子,你哭什么?”

那汉子见李图过来,赶紧跪了下来,哽咽说道:“我哭如今有这么多田可以种,只要努力种田,就有好日子过了!以前在漳浦,我只有三亩田作,一年到头吃不饱饭!”顿了顿,那个汉子又说道:“全赖大头领带我们来小琉球,才有了这样的好日子!”

李图大声问道:“你不嫌我收的地租高么?”

那个汉子答道:“那是大头领该得的!”

李图笑了笑,问到:“那个汉子,你叫什么?”

那汉子赶紧答道:“回大头领的话,小的叫做高丰!”

李图点了点头,骑马离开了。

李图的船队不停地在台湾海峡穿梭,为开荒的农民们运来各种物资。灌溉渠建好后,李图把种子、水牛和耕具发放下去,号召农民们赶紧抢种一季稻子。今年只剩下一半时间,李图只收半年的租子,也就是一亩田收半石粮食地租。但无论如何,李图还等着这一万五千石的地租,弥补开荒花费的资金呢。

修建房屋的进展也很快,到了六月中旬,二百五十间排屋宿舍也已经修好,农民们弃了帐篷,住进了宿舍里。

李图又从漳浦县运来砖石石灰糯米等建筑材料,在广场的北面修了一个坐北朝南的砖瓦房子,作为自己的总指挥部。那指挥部是一个殖民时代风格的建筑,占地三百多平方,上面有两层楼高,底下还有一层楼高的台阶,十分气派。里面有李图的办公室,卧室。

李图在这个砖瓦房子的门口,挂上了一个大匾额,上面刻着“都督府”三个大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