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055 江南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055 江南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讨厌。那几个以前就看纪正不顺眼的同门师兄看到纪正赢得这么光彩,自然是大为恼怒和嫉妒。然而今日今日,他们已经不是纪正的对手,所以只能在背后里搞些小动作。

到了第二次对阵苏小小的师姐时,是第三卷最精彩的部分。

苏小小的师姐用的是一把软剑,剑招飘忽,出剑如电。

不管是修为还是对战经验,纪正都远远落后于她。

果然,比赛一开始,纪正就被对方快如闪电的软剑给逼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还只是开始,等苏小小的师姐使出全力时,纪正更是被逼得不断后退。

对方的剑实在太快,仅仅三十几个回合,纪正就算被对方的软剑割得皮开肉绽、浑身是血。

打到后面的时候,他全身上下都已经布满伤口,血更是流个不停。

这还是对方手下留情的结果,否则他就早就被刺穿了。

看到纪正如此惨状,就连他的大师兄也在场边叫他认输不要再打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纪正却不知为什么感觉自己还有机会赢。他不想就此放弃,他想再拼一下。

生性倔强的他于是仍然不肯认输,继续咬牙比赛。

池非在这里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这个惨烈的场面,为了增加画面感,他特意画了一幅素描。

只见一个只有背影的少年,正半弯着腰拄剑站在空地上,一副正在大口喘气的样子。

他全身上下的衣服都破破烂烂,可以隐约看见那是一道一道伤口。

在他脚下,有一些液体从他身上滴落到地面,形成一摊摊小小的水滴,那显然是他身上的血。

这幅画,让许多人看得心都揪了起来。

这幅素描池非本人也是重画了好几遍,才把那种伤痕累累、浑身是血的画面感表现出来。

由于花在这幅画上的时间太多了,所以池非在这第三卷里只画了两幅素描就算了,没有像往常那样画够三幅。

池非的画还有个特点,那就是从未出现过人物的正面画象,不是背影就是侧面,总之就是看不清具体五官那种。

池非觉得,每个读者对于书中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所以与其把人物的外貌直接画出来,还不如只画一些轮廓,剩下的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就在纪正快要输掉比赛时,他体内忽然涌起一阵热流,让他迅速恢复了体力。

他不知道这股热流从何而来,但他已经顾不了这么多,继续跟苏小小的师姐打了起来。

这回他一改之前的守势,开始以攻代守,跟对方进行激烈的对攻。

苏小小的师姐想不到他还有力气打下去,于是双方又混战起来。

这时候,神奇的情况出现了,每当纪正快要把全身力气消耗怠尽时,体内就会像之前一样,莫明其妙地产生一股热流,让他迅速恢复体力。

凭着这种神奇现象,以及一股只攻不守的狠劲,纪正逐渐跟苏小小的师姐打成了平手。

这让场外许多人都看得十分惊讶。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纪正仿佛不会累似的,不断跟对方进行激烈的对攻。

苏小小的师姐毕竟不像纪正那样能迅速恢复体力,体能开始不断下降,出剑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渐渐开始落入了下风。

最后,双方在又打了上百个回合后,纪正终于利用对方体力不足所引起的一个失误,成功反胜了对手。

当他赢了以后,整个人一下子摊倒在地上。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累得完全动不了了。

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忍不住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我赢了,我赢了!

他在心里面大声叫着这句话。

至此,第三卷正式结束。

许多读者看到这里,都有种想跟主角纪正一起叫出来的冲动。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啊。

许多人心生感概,有些感情丰富的读者甚至看得眼眶都湿了。

在书后言里,池非没有像第二卷那样说任何有关草堂书生的事。

因为那人已经是名声臭大街的落水狗,他再抓着这件事不放的话,只会给人一种得势不饶人的感觉。所以他很机智地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只是按惯例感谢了一遍所有读者的捧场,以及第四卷下个月同样时间上市的通知就完了。

《仙侠》这一连三卷过后,几乎没有一个人舍得放弃追这本书,全都无比期待地盼着第四卷的上市。

几乎同一时间,在江南苏元府一带,由府城最大的书坊长庆坊所引进的《梁祝》和《仙侠》一二卷,刚一上市,就在当地话本界引起了一阵轰动。

虽说大魏的京城在北方,但真要论历史之悠久,文风之鼎盛,还是以南方江南一带为主。

历朝历代,由于北方经常有战乱,所以许多文人为避战乱都迁到了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

这几代甚至十几代人住下来,逐渐就由北方人变成了南方人。

由于精英汇集,使得江南一带人才鼎盛,文风兴旺。

历朝每届科举会试,南方试子中榜的机率远比北方试子要高得多,为此还引发了几次科举舞弊的惊天大案。

实际上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这些所谓科举舞弊案并非真有官员弄虚作假编向南方试子,而是因为大多南方试子确实考得比北方试子好,中榜的人数自然就比北方试子要高得多,这才引起北方试子和北方官员的不满从而群起攻之而已。

最后为了平息骚乱,当权者只能把锅甩在几位主考官身上,以舞弊案来结案平息事件。

为了避免再度出现类似的纷争以及平衡南北官员的数量与势力,从前朝开始,实行南北分榜的科举制度,这才缓解了南北两边针锋相对的局面。

然而即使是这样,江南的文人对于北方的文人,普遍都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觉得北方人在读书方面就是比不上南方人。

这次长庆坊从京城采买的《梁祝》和《仙侠》一二卷,让苏元府的其他书坊都觉得这长庆坊不会是脑子抽风了吧。

一个由北方人所写的话本,有什么值得采买的?还特意千里迢迢地跑那么远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简直就是个笑话。

然而,当《梁祝》和《仙侠》正式在苏元府上市时,很快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三本书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卖断了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