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74 行刑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374 行刑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后,被抢掠一空、饱受摧残的所有在京百姓被胡人士兵驱赶到皇宫正门前方的空地上。

在那里,百姓们看到他们的皇帝和安帝赵焞安跟两位皇子,以及赵氏皇族的所有宗亲族人一共四百多人,正面如死灰地跪在空地上。

由于感染散疮而养病多日的和安帝赵焞安和他的长子一样,虽然危险期已经过了,但仍旧还未痊愈。

不仅身体虚弱,而且脸上布满了还未结疤的痘疮,两父子都成了麻子脸。

如果不是身穿龙袍,谁也不敢相信这个满脸麻子的大胖子就是和安帝本人。

在行刑之前,大王子阿罗布命令已经归顺大厥的礼部尚书岑大人当众宣读了一份檄文。

这份檄文以十分严厉的措辞声讨了包括和安帝赵焞安在内,赵氏皇族和谢氏一族在多年来犯下的各种罪行,态度明确地表示这样的昏君根本没资格当大魏的皇帝。

整个朝廷君昏臣奸,朝野上下一片污浊,各地民乱四起,可见这大魏气数已尽,是时候要换一个新主人来管治了。

而大厥军队这次之所以要出兵江南,为的就是拔乱反正,还天下人一个朗朗太平。

用断断续续的声音宣读完整篇檄文后,礼部尚书岑大人这才满头大汗地退下。

这时,大王子阿罗布站起来向着众人朗声道:“我乃大厥大皇子阿罗布,从今天起,我将暂替我的父皇,大厥国王巴图亚接管江南。

从今天起,整个南方地区以及江南各省,全部归为大厥领土。

所有汉人不再是魏朝的子民,而是大厥的新民。

凡是归属我大厥者,可保平安。

如有不遵不敬者,杀无赦。

赵氏皇族罪大恶极,孤要当众行刑,杀一儆百,望各位引以为戒。

来人啊,上刽子手。”

随着大王子阿罗布的一声令下,行刑终于要开始了。

但是让所有人为之惊讶的是,负责行刑的不是胡人的刽子手,而是一群穿着官服或名贵服饰的汉人。

这些汉人不是普通人,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京官和世家勋贵。

其中不乏户部尚书、户部左侍郎、参知政事、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大理寺左少卿、光禄寺卿、右都御史、通政使等各部的大佬。

甚至连谢家的心腹大将五军都督郑志、右掖坐营官胡春波也在其中。

除了这些官员外,还有大量如孙家、马家等拥有爵位的世家勋贵。

这些人全都脸色发白地拿着砍头刀站在那里,没几个敢抬头看人。

事实上,在内城城破之时,这些有头有脸的官员和世家勋贵们是最早一批向胡人投降的汉人。

为了显示其诚意,他们甚至是以迎接新任帝王的姿态,跪在皇宫正门那里等着大王子阿罗布等人过来。

更讽刺的是,他们对于家中被胡人士兵所污辱的妻女,不是去找胡人算帐,而是以不贞的名义逼她们自尽,又或者是把她们活活勒死,来保住他们那可笑的脸面和尊严。

对于这些贪生怕死的人上人来说,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们在城破之时就果断向胡人投降了,并甘愿为其效力。

这就是如今的大魏群臣,一群早就没有了腰骨的奸臣谗臣。

只有极少数官员或世家宁死不愿为胡人效力,最后这些人全都被关了起来等候处斩。

在几个胡军千人长的喝令下,这几百个原本高高在上的京官和世家勋贵像狗一般被驱赶命令着。

然后每个都分到了一个赵氏皇族的人,他们战战兢兢地站在“犯人”后面,身子抖得厉害,仿佛在打摆子一般。

“大皇子殿下,朕愿向大厥下降,朕愿下降,你们快放开朕!一切好说,一切好说。”悠悠醒来的和安帝赵焞安满脸惊恐地对着大王子阿罗布求饶道。

大王子阿罗布冷笑道:“你这个大魏皇帝一天不死,这大魏又如何才算灭国?

你现在求饶已经晚了。午时已到,行刑!”

“你们不能这样,朕乃大魏皇帝,你们不能杀我,你们不能杀我!”和安帝赵焞安看到胡人真要行刑,再也顾不上身份大声尖叫起来。

大王子阿罗布没有出声,只是冷冷地看着和安帝背后的孙氏家主。

被他这样一盯,负责行刑的孙氏家主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用发抖的双手举起了手上的大刀。

看到这一幕,和安帝赵焞安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大声哭叫道:“朕是皇帝,你们不能这样对朕!快救我,快救我,我是皇帝,快救我,快救我……”他最后将仅存的希望放在了围观的群众身上。

然而现场一片死寂,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声救他,所有人都用死一般的沉默看着他。

“我是皇帝,我真是皇帝,你们快救我,你们这些贱民还不快救朕!快救朕啊!”和安帝赵焞安依旧声嘶力竭地大声哭叫着。

其他赵氏皇族也在大声求救,场面顿时变得一片混乱。

“还等什么,还不动手?!”等着有些不耐烦的大王子阿罗布冷声喝道。

孙氏家主浑身一抖,立刻咬紧牙关用尽全身的力气往和安帝赵焞安的脖子上一刀砍了下去。

“快救朕……啊……”惨叫声戛然而止,赵焞安的脖子被砍出了一个几寸长的大口子,鲜血狂涌。

由于孙氏家主并非专业刽子手,而且力气又不够大,这一刀没能直接砍下整个脑袋,反而溅了他一身的血。

但在砍了这一刀后,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又砍了好几刀,终于把赵焞安的脑袋给硬生生地砍了下来。

当和安帝赵焞安的脑袋在地上滚了几圈后,现场顿时变得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那颗血肉模糊的头颅。

堂堂一个大魏皇帝就这样死了?!

一时间,巨大的恐慌感笼罩在每一个赵氏皇族的头上,场内再次爆发出巨大的尖叫声和求饶声。

这些一向养尊处优的贵人们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死到临头。

然而站在他们身后的一众官员和世家勋贵们为了保命,只能像孙氏家主那样,咬着牙关、硬着头皮向面前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家贵人们挥下了手中的屠刀。

由于很多人从来没有用刀杀过人,再加上手抖得厉害,许多人足足砍了好几刀,才把要行刑对象的脑袋给砍下来,几乎全都溅了一身的血,无比狼狈。

这场屠杀足足进行了半个时辰才结束,现场到处都是人头和鲜血,仿佛置身于屠宰场一样。

那些亲自执行了死刑的官员和世家勋贵们心里都很清楚,当他们为了保命而向赵氏皇族挥刀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斩断了所有退路。

从今以后,他们唯一可以依附的就只有胡人。

为了活命,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他们已经把包括人性在内的所有东西全都丢弃了。

当行刑结束后,大王子阿罗布就站在还没冷却的血汩当中再次大声宣布:从这一刻,所有汉人不再是魏民,而是大厥子民。如有不遵不敬者,杀无赦。

随后,他又颁布了一系列新政,完全以新主人的姿态自居。

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的百姓们表情麻木地跪在地上听着这些新政,还没有一个人能接受这个全新的身份。

这一切实在发生得太快,快到让所有百姓都有种仿佛作梦一般的不真实感。

堂堂一个皇帝就这样被胡人当狗一样当众杀掉了,而且与他死在一起的,还有一众皇亲国戚。

这赵氏皇族都没了,那这大魏朝还在吗?

难道真如那个胡人王子所说,从这一刻起来,他们已经不是大魏子民,而是胡人的子民?

坐在马车里的仇先生在看着这一切的时候,眼里泛起了无比畅快的笑意。

过了一会,他对呆坐在旁边的顺天帝赵焞丰阴笑道:“怎么样,那个篡了你皇位的赵焞安死了,这下你高兴了吧,陛下?”

可惜此时的赵焞丰并没有丝毫的喜悦,有的只是强烈的恐惧。

他脸色发白地看着面前这个蒙着脸的男人说:“你……你想对我怎么样?”

仇先生笑了,然后十分柔和地说:“放心吧,你不会死得这么快的。我会把你们赵家和谢家对我做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还给你们。”

说完,他慢慢拉下自己的面巾,露出了一直掩盖着的真容。

在看到他的脸时,赵焞丰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通过这次在众目睽睽下的公开行刑,那些有份参与行刑的官员和世家已经被无形中打下了汉奸的烙印,这些人将会成为胡人治理江南各省的主要力量。

这就是仇先生提出来的以汉治汉的做法。

胡人精于骑射、打仗勇猛,在攻城掠地方面自然是一把好手。

但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大多数胡人一不懂耕种,二不懂经商,三不懂地方治理,甚至连识字的人都不多。

打下来的地盘如何经营,这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问题。

仇先生提出,如果想要经营好江南这块地盘,还是需要汉人官僚的参与。

只有让这些熟悉政务的汉人官僚加入进来,才能让江南各省的钱粮供给保持稳定。

至于是否忠心的问题,短时间内当然无法让他们真的忠心于大厥。

但却有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逼他们成为汉奸。

只要成了汉奸,他们除了依附大厥以外,将无路可走。

做法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当着所有百姓的面,亲手处决赵氏皇族。

身为大魏的官员却亲手杀掉了原本应该效忠的大魏皇族,这个大逆不道的罪名将迫使他们成为大厥最为忠心的走狗。

这样就算胡人出征外地,也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这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以汉治汉。

在听完这个建议后,大王子阿罗布当场拍手叫好,这才有了两天之后的公开行刑。

在处决完赵氏皇族和谢氏族人后,大王子阿罗布随即召集众将和幕僚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关于今后的打算,主要有两个选择。

一是乘胜追击,趁势收复江南全境,把整个江南都划为大厥的领土,然后再慢慢经营。

二是固本培元,先把南方地区的大半胡人迁移到江南这边来,然后以新京为大厥新都,再一步步蚕食掉整个江南。

第一个提议得到了大部分胡人将领的强烈支持,他们都认为现在就应该乘胜追击,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整个江南,以免夜长梦多。

但幕僚们却普遍倾向于第二个选项,建议先把尽可能多的胡人迁移过来,使胡人在这里的统治地位稳定下来后,再扩张不迟。

幕僚们的理由很简单,除了大王子阿罗布带过来的二十多万胡人大军外,整个江南地区几乎全是汉人百姓及士兵,其人数是胡人的数十倍。

这二十多万胡人士兵就相当于一滴落在杯子里的墨水一般,很容易就会被数量庞大的汉人所淹没。

胡人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汉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万一有人煽动造反,那就太危险了。

因此应该把尽可能多的胡人牧民从南方迁移过来,以增加胡人的数量,这样才能稳固当地的统治。

两边给出的理由都很有道理,这不禁又让大王子阿罗布陷入了两难当中。

如果换作以前的话,他是不会这样患得患失的,基本上很快就能作出决定来。

但随着他拿到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如今甚至连新京都拿下了,这么大的战果自然会让他的心态发生改变。

正如一个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当然什么都不怕,因为他根本就没什么可失去了。

但当他变得越来越有钱时,他自然会变得小心谨慎起来,以免失去了手里的财富。

如今的大王子阿罗布,正处于这种心态当中。

每次作出重大决定时,都会十分小心和犹豫,唯恐一不小心就犯了大错,开始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每当这种左右为难之时,他都很庆幸自己身边有位料事如神的军师,这次也不例外。

“先生,此事你怎么看?”终于,他将目光聚焦到一旁的仇先生脸上。

经他一问,所有人立刻不约而同地望了过来。

他们都知道,这位整天蒙着脸的汉人军师,对于殿下的影响力十分大,只要是他提出的建议,基本上都会得殿下的支持。这次不知他会如何选择?

仇先生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殿下,老夫认为……”

还没等他说完,门外突然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急促的敲门声随即响起。

最讨厌在议事的时候被人打扰的大王子阿罗布脸色阴沉地命人打开了门。

门开后,一个负责守城的千人长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说:“殿下,大事不好了。城外有大批汉军过来了。看那旗子,好像是宁家的西北军。”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脸色大变。

“此话当真?来的真是西北军?”大王子阿罗布大声质问道。

“是真的,那旗子上的汉字我们就算化了灰也认得,那确实是宁字旗。”千人长急忙答道。

“走,我们快去看看。”说完,大王子阿罗布率先走了出去。

其他将领和幕僚紧跟其后,一大帮人鱼贯而出。

蒙着脸的仇先生是最后一个走的,此时并没有人看到,他脸上的面巾忽然浮起了一个诡异的弧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