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51 换粮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351 换粮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禧春舫是苏元府首屈一指的青楼禧春阁名下最大的一艘画舫,船上被分成了多个包间。

不仅整艘画舫装修豪华,而且在上面负责接待客人的全是禧春阁名下多位色艺双全的名伎,一夜千金不在话下,是苏元府有名的销金窝。

可是因为受到遍布江南各地的瘟疫影响,这原本一座难求的春舫,也变得门可罗雀。

毕竟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就算名伎再好,也没有自己的小命金贵。

现在别说出来逛春楼,许多有钱人甚至连家门都不敢踏出一门,唯恐一不小心就染上了让人闻之色变的散疮。

然而奇怪的是,今晚这艘禧春舫上却来了十几位客人,而且这些人无一不是当地有名的大商人,其中不乏家财万贯的大盐商。

只是人虽然来了,但在众人观看歌舞表演的时候,这些大商人却不约而同地坐得很开,丝毫不敢跟其他人靠近,更不要说像以前那样见面的时候聊天说话了。

场中除了正在跳舞的歌伎和奏乐的乐师外,所有人都一言不发,显得十分怪异和尴尬。

事实上,这些大商人今晚如果不是受到长庆坊少东家的邀请,他们根本不愿出门,更不要说跟其他人有近距离的接触了。

要知道现在瘟疫横行,除非必要,谁敢出门。尤其是他们这些身家丰厚的大商人,更是远比普通人更为怕死。

而他们今晚之所以会应邀来到这里,也不是真的看在长庆坊少东家的面子上,而是被他的一些传话给打动,才冒险出席的。

由于是别有目的,原本精彩的歌舞表演在这些大商人眼中却如同嚼蜡,许多人甚至希望这场歌舞表演能够快点结束好说正事。

终于,随着歌舞到达尾声,一群歌伎和乐师终于缓缓退场了。

等歌伎和乐师退场后,长庆坊的少东家林长生对身边的两个保镖打了一个眼色。

那两个皮肤黝黑的壮汉会意,立刻关上包厢的大门并且守在外面不让其他人靠近。

此时整个包厢内只剩林长生和那十几个商人在,连负责服侍茶水的下人都被叫走了。

林长生环视了一下众人,然后拱手行礼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很清楚。

各位叔伯肯冒险出席今晚的聚会,确实很给小侄面子,小侄先在这里说声多谢。”

一个姓马的中年商人沉声说:“林少爷,既然你知道大伙今晚是冒险过来的,那咱们就别浪费时间尽快把话说清楚。

我现在就代表大伙问你一句话,你是否真的有治疗瘟疫的方子可以出售?”

马姓商人一说完,所有商人立刻看向林长生,等着他回答。

如果换作其他人说这种话,他们大多不信,只会当对方是专来骗钱的江湖郞中。

毕竟散疮真这么好治的话,现在就不会死这么多人了。

但长庆坊是苏元府最大的书坊,苏家在当地也算是有名的商人家族,他们说的话,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如果林家真有可以治疗散疮的方子,这样万一他们以后不小心染上了这病,也能按方医治。

他们今晚之所以会冒险出门,就是为了这方子。

林长生一脸歉意地说:“老实说,小侄并没有治疗瘟疫的方子,用这个托词请各位叔伯出来也是无奈之举。”

“你说什么?你在耍我们?!”马姓商人气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其他商人也是满脸的怒意,有人甚至用力拍起了桌子。

只有几个年纪较大的商人不动声色地注视着林长生。

他们都是久历江湖的老狐狸,他们不相信这个长庆坊的少东家真敢犯众怒跟他们开这种玩笑,他一定有后手。

果然,林长生接着说:“各位叔伯请息怒,小侄虽然没有治疗瘟疫的方子,但却有可以让人不得散疮的神药。”

一个毛姓商人冷笑道:“让人不得散疮的神药?这话听起来好耳熟。

你说的,不会就是太医院之前实行的接种之法吧?”

“毛东家说得没错,确实是接种之法。”林长生坦然道。

“林少爷,不要怪我泼你冷水。如果这接种之法真有效的话,如今江南各地就不会瘟疫横行了。”

“毛东家,小侄说的接种之法可不是太医院的东西,而是从那边来的东西。”林长生说完,用手指着一个方向。

众商人一看他所指的方向,顿时脸色一变。

林长生所指的方向正是被宁家所占据的西北。

过了一会,毛姓商人有些不敢相信地问:“你说的是真的?”

林长生一脸神秘地说:“自然是真的。

各位叔伯有没想过,为什么同样是接种法,太医院没用,而那边却有用呢?

归根结底,其实就在于太医院用的药有问题。

为此,小侄前段时间特意花重金从那边购买了一些神药,并且已经在自己及家人身上接种过了。

换句话说,小侄一家已经不怕散疮了。”

听他说完,所有商人顿时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确实,同样是接种法,太医院的药毫无作用,而西边这么多年来却没有再出现过散疮,两者对比太明显了。

或许正如林长生所言,是太医院用的药有问题,才导致接种法无法生效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只要使用西北那边的药,或许就可以真的不得散疮了。

最先开口的马姓商人忍不住追问道:“林少爷,你从那边买来的神药还有吗?”

其他商人也是既紧张又期待地看着他。

林长生微笑道:“自然有多的,否则今晚就不会约各位叔伯来这里相见了。”

众人一听,顿时两眼发光。

大家都是商人,而林长生自己也说了,这是他花重金从西北那边买来的神药,自然没有白送的道理。

马姓商人立刻问了一个所有人都最想知道的问题:“林少爷,你不妨开个价,这神药多少钱才肯卖?”

林长生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千两?”马姓商人没有报三百两,因为这个价钱报出来也只是丢人现眼而已。谁也不相信林家绕这么大的圈子只是为了做几百两的生意。

林长生摇了摇头说:“我不要银子,只要粮食,三千石粮换一个人。

也就是说,谁给我三千石粮,我就给一个人接种神药。”

“这也太高了吧?”

许多商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江南乃大魏主要的产粮重地,不仅土质肥沃,而且一年两熟,每年产粮约占全大魏的四成以上。

如果是平时的话,三千石粮食对于他们这些大富商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甚至还远比不上三千两银子值钱。

但现在由于瘟疫横行,再加上胡人正准备大举入侵江南,如今江南的粮价已经暴涨了数倍,而且是一天一个价。

假如形势再恶劣下去的话,很可能有银子也买不到粮。

这使得现在谁也不敢轻易卖粮,全都把粮食藏得严严实实的。

由于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因此在场的大商人都宁愿花更多的银子来买药,也不愿用自己的存粮来换药。

“林少爷,大伙都是本地商人,而且跟你父亲也是老相识,难道连这个面子也不肯给吗?”毛姓商人一改之前的傲慢,好声好气地劝道。

林长生苦笑道:“毛东家,不是小侄不给面子,而是我当初买药的时候,也是用大批粮食去换的。

那边只肯收粮食,不肯收银子。

为了这些药,我林家也算是倾其所有了。

我林家包括族人、下人以及众多工匠在内,要养的人太多了,如果手上没粮的话,小侄心里发慌啊。请各位叔伯谅解。”

对于林长生这些借口,众位商人都是人精,自然不信。

但既然他一定要粮,众商人也拿他没办法。

这免疫散疮的神药不像其他东西,不是到了西北就能轻易买得到的。

这林长生也不知从哪里搞来了门路,竟然连这种东西都能搞到手。

至于林长生是否在骗他们,在场的商人们倒也并不担心。

他们都是在当地有头有脸的大商人,如果真联合起来对付林家的话,林家可能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除非林长生是真得了失心疯,否则谅他也不敢做这种犯众怒的事。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商人们把价钱压到一千二百石粗粮换一个人。

众人纷纷跟林长生签定契约,约定三天内进行交易。

把与众人签定的契约收好后,林长生正容道:“小侄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叔伯,那药是从哪里来的,各位已经心里有数。

万一让官府知道,别说小侄在劫难逃,相信各位叔伯也脱不了关系。

此事还请各位叔伯不要声张,以免大家都落不到好。”

“林少爷放心,我们知道轻重的。”

“没错,此事我们一定会好生保密,还请林少爷尽快赐药。”

“如果林少爷担心的话,咱们不妨在这里发个毒誓如何?”

林长生摆了摆手说:“各位叔伯都是老行尊,小侄相信你们知道事情轻重,发毒誓就免了。

另外各位叔伯最好在天黑以后才把要施药的家人送到林家来接种,以免引人注意。”

听他这样安排,众人越发觉到此事靠谱,纷纷提出告辞。

……………………

“张伯,你过两天派人给这些富绅发请贴,我要跟他们当面谈一下。”林长生把刚写好的一叠请柬交给老管家。

“是,少爷。”

老管家接过请柬后,忽然犹豫了一下,然后一脸担心地问:“少爷,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管家张伯心里很清楚,少爷到处筹粮的真正目的为何。

林长生叹了口气说:“张伯,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也不想瞒你。

如果真的一点风险都没有,我又怎么会让爹娘秘密去九江避难。

但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我们林家将来想在宁家那里挂上号,甚至是成为皇商的话,这是最好的立功机会。

之前我想通过帮那边购入大量战马来立功,可惜胡人对各地战马输出加强了监管,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这次苏先生既然有求于我,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的,一定要帮他办好此事。”

“可是万一让官府知道我们与那边有关联的话,这可如何是好。”

“你放心,苏先生已经在江南各地布下大量眼线,假如真的情况不妙,他会提前通知我的。

张伯,过几天你还是去九江跟我爹在一起吧。我怕情况有变的话,会连累到你。”

“少爷不要再说了,我既然决定留下来,就不会再改变主意。

老爷和夫人已经不在这里,如果连我也走了的话,谁来主持林家。到时反而会更加惹人怀疑。”

林长生知道他说得在理,只好道:“那好吧,你自己小心行事。

一旦发现情况不对,要马上离开林家。我会想办法跟你会合的。”

“是,少爷。”

管家应完后,忍不住问:“少爷,那边这么急着筹粮,是否发生了什么天灾?”

林长生摇了摇头说:“据我所知那边并没有发生天灾,而且这几年来那边好像引入了一种名为土豆的海外新作物,据说极为耐旱高产。

就连那样贫瘠干旱的地方竟然也能出现丰收,简直就是奇闻。

所以按理来说,那边是不缺粮的。”

“难道说,那边准备大举出兵?”

“我也是这样想。从年初开始,那边就已经对江西地区大举动兵,接下来很可能是准备一口气吞掉整个北方地区。所以才要大量筹粮,以应对军粮不足的问题。

只是有一点我始终想不通,苏先生准备如何把这么多粮食从江南运到那边去。

我相信不止是我们林家,苏先生肯定还指使其他人在江南各地以药换粮。

这些换回来的粮食加起来绝非小数目,如果没有大量民夫帮忙运送的话,根本难以成行。

而且各地流民众多,如何保证这些粮食在路上的安全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老管家细心想了一下才说:“或许那个人想通过海路运出去也说不定。

如果从陆路转运到最近的港口,然后走海路到九江的话,这样就会安全许多。

但就算是走海路,还是有很长一段路是在陆地上走的。

正如少爷所言,这一路上需要大量民夫来运送和保护粮食。这人从哪里来,确实让人想不通。”

此时林长生和管家张伯并不知道,在江南各地,一个名为“共济社”的秘密民间组织正在悄然兴起,并迅速壮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