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17 夹击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317 夹击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确定胡人已经出兵?”

“是的,父亲。我们派到边境的探子亲眼见到,胡人已经率大军来到了边关城下,看样子等休整过后就会开始大举攻城。”

在听完次子的汇报后,安国公长舒了口气道:“还好那些胡人还算守信,在我们打下三座城池后终于肯兑现承诺出兵。”

谢昱珩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低声问道:“父亲,胡人贪如豺狼,我怕他们拿了西北以后,不肯就此罢休,会得寸进尺继续南下。”

安国公冷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胡人是什么德性吗?

我联合胡人从关外两边夹击,用的正是驱虎吞狼之计,接下来我们只要等着看好戏就可以了。”

谢昱珩眼睛一亮,立刻问道:“父亲您的意思是打算坐山观虎斗?”

“没错。

我早就猜到宁志远一定会跟我们打消耗战,直至将我们大部分兵力消耗为止。

他们占着城池之利,我们每攻下一座城,就要付出数倍以上的伤亡。

再这样下去,还没等打到西北大营,我们的兵力就已经消耗怠尽。

我当然不会中他们的计,因此我才将计就计跟胡人联合起来绞杀他们。

当初我派出使节表面上是与胡人和谈,其实真正的用意是要跟胡人作个秘密约定。

那些胡人跟我们承诺,只要我们成功拿下三个城池,就答应出兵从关外前后夹击西北军。

我之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在短期内拿下惠阳、安庆、映林这三个城池,就是为了引胡人出兵。

既然胡人已经大举出兵,那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出工不出力,对剩下的府城围而不攻,坐等胡人与西北军自相残杀即可。

宁家向来视胡人为死敌,只要我们暂缓攻势,他们自然会集中兵力先对付胡人。

最后不管是哪一方获胜,肯定都会元气大伤。

到那时,就是我们进场收割之时。”

“父亲英明,此计大妙!”谢昱珩心悦诚服地赞叹道。

这招驱虎吞狼之计实在太高明了。

安国公沉声道:“等灭掉宁家这个心腹大患后,我们再回头对付盘据南方的胡人。

这两害一除,天下将再无可以威胁到我们谢家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大计,区区称臣纳贡之辱又算得了什么。

这天下,注定是我们谢家的,谁也阻挡不了。”

谢昱珩十分激动地看着桌上的大魏地图,兴奋得浑身颤抖。

……………………

望着前方巍峨高耸的抚远边关,万人长之一的巴力卡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战意。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率兵攻打魏国这个边关重镇了,上次攻城还是几年前北方大旱的时候。

虽然成功杀了进去,但最后还是被西北军给赶了出来,手下的人马更是死伤惨重。

他当时就发过誓,一定会重临此地报仇雪恨,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只是一想到这个机会是魏国那位权倾朝野的隐皇帝安国公所给,他心里还是颇为不爽,有种被人利用的感觉。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对身旁的三王子阿杜拉道:“殿下,我们真的要跟谢家联合起来一起作战吗?汉人向来奸诈无比,他们的话实在信不过。”

三王子阿杜拉冷笑道:“我当然知道汉人一向狡滑,但谢家想要灭掉宁家这事倒不会有假。

两家早就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因此谢老贼才会厚着脸皮跟我们秘密连结,准备一起合力绞杀宁家。

汉人就是如此,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总是喜欢窝里斗,所以才经常自相残杀。

我当然知道谢家是想利用我们大厥的勇士帮他们除掉宁家。

但你别忘了,相比于只会耍些小聪明的谢家,统率着几十万西北军镇守边疆的宁家才是我们大厥真正的死敌。

多年来我们大厥勇士之所以始终无法攻占西北,就是因为有宁家这头拦路虎在。

不管谢家出于什么目地和打算,只要他们是真心想要铲除宁家,那就值得我们跟其合作。

只要铲除了宁家这个心腹大患,以后我们大厥想要再对魏国动手,不是就变得容易多了吗?”

“殿下果然聪慧无比,老臣佩服。”巴力卡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不禁拍手叫好。

对于巴力卡的称赞,三王子阿杜拉有些得意地笑了笑,紧接着眼中露出了充满野心的神情。

他的大哥阿罗布如今已经占领了大魏整片南方地区,如此大的功绩不仅让他在国内名声大震,在父皇心中的份量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父皇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他不能在父皇还在位之时立下更大的功劳,那下任大厥国王的位置肯定会落到大哥手上,这是他绝对无法忍受的结果。

而今次攻打西北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如果他成功铲除了宁家这个大厥的死敌,那他就会立下比他大哥阿罗布更大的功劳,在继承皇位方面也更加的有优势。

胡人以武立国,可不像汉人那样,讲究什么嫡长继承制。一般只会看哪个儿子更强,然后让那个儿子来继承家业。

普通胡人是这样,皇家也是如此,并无区别。

所以此战无论如何他一定要打赢,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一大片胡人大军,负责镇守边关的抚远指挥使唐志平不禁眼皮一跳,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光是这样粗略一算,胡人至少来了二十万人有余。

从不同的胡饰来看,这些胡人应该由多个部族组成,并非只有沙真皇族一个部族的人马。

这样的兵力,甚至比当年北方大旱时来犯的胡人还要更多出几万人来。

由此可见,胡人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如今西北军大部分兵力都调去对付魏军,边关这里只有区区四万士兵在镇守。

虽然有城池之利,但四万对二十万,还是相差太过悬殊。

而且胡人可不比魏军那么容易对付,几乎个个都是凶悍之辈。

此战凶多吉少啊。

唐志平心里为之一沉,立刻下令所有将士作好守城的准备。

由于胡人大军刚到,需要安营扎寨并作好各种准备,当下并没有马上下令攻城,这多少让唐志平等人有了一些喘息和准备的机会。

虽然唐志平也知道后方同袍与魏军的大战正酣,肯定到处都兵员紧张,但他还是希望大帅能够尽快派兵过来增援。

因为一旦边关告破,胡人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涌进西北。

再配合后方魏军的前后夹击,局势将会变得十分危险,所以绝不能让胡人入关。

就在唐志平正焦急地等候着援兵到来之时,仅过了两天时间,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人马带着上百辆马车赶了过来。

唐志平一听到援兵这么快就到,顿时又惊又喜,连忙前去迎接。

但在看清楚领兵的将领后,他不由得失声叫了出来,“大公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宁志远的长子宁雅柏,正五品的武德将军。

宁雅柏笑道:“唐叔,我是受父亲之命,过来增援边关的。”

“大公子身份尊贵,如何能亲涉险地。”唐志平心里急得不行。

宁雅柏是大帅的长子,宁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万一他出了什么事,他们又将如何向大帅交代?

而且大公子仅带了几千人过来,这点兵力对于城下二十多万胡人来说,根本连塞牙缝都不够。

与其让他留在这里涉险,还不如劝他早点回去。

宁雅柏一眼就看出唐志平在想什么,正容道:“唐叔,我确实是受父亲之命,前来增援边关的。

我知道你一定觉得我带过来的人太少,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还不如尽早离开。

打仗绝非儿戏,我当然不敢乱来。

你别小看我带来的这几千人,能否成功击退胡人,关键就在他们身上。”

唐志平忍不住问:“大公子难道有退敌奇策?”

宁雅柏笑道:“我并没什么退敌奇策,不过倒是有一些新鲜玩意可以试试。

另外我有个请求,明天胡人攻城之时,请唐叔暂时把城头的指挥权交给我,这也是父亲的意思。”

“既然是大帅的意思,老夫自然遵从。只是大公子,你真的有把握抵御胡人的攻城吗?”

“唐叔放心,我既然敢来,自然有所依恃。

至于行不行,等胡人开始攻城的时候,唐叔一看便知。”

唐志平知道宁雅柏向来不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看他这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半信半疑起来。

……………………

到了第二天早上,一切准备就绪的胡人大军终于开始攻城了。

西北军与胡人打了这么多年仗,双方对彼此都已经十分熟悉。

西北众将士很了解胡人的凶悍,全都表情严肃地严阵以待。

而胡人那边也很清楚城墙上的敌人顽固无比,绝不可能投降,只能把对手全部杀光才能攻破这座高耸厚重的城墙。

因此战斗一开始,双方就开始了激烈无比的攻防战。

大厥立国上百年,其间南征北战四处侵略,其麾下的胡人士兵早已不是什么有勇无谋之辈,相反全是些训练有素的专业士兵。

光是第一波攻势,胡人就派出了八千攻城兵和五千弓箭手对城墙发起了进攻。

这些训练有素的攻城兵下马后,立刻用牙咬着尖刀,然后双手举着用多层硬牛皮所制成的皮盾顶着从城头上方直飞过来的箭矢冒死向前冲,身后还有一些人负责抬着云梯紧跟而行。

在这些攻城兵冒死前进之时,站在他们背后的五千弓箭手不顾被乱箭射中的危险,直接一字排开弯弓搭箭射向城头的西北军。

就算站在旁边的同伴被乱箭射中,也丝毫不退,继续毫不停歇地弯弓射箭。直至力竭之时,他们才会迅速后退,把位置让给后面的同伴。

同样地,一旦有弓箭手中箭倒地,随即就会有新的箭手代替他的位置继续射箭。

他们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掩护前方的攻城兵爬上城墙。

几年前池非第一次听说胡人这种连射战阵时,也大为惊讶。

因为这样的连射方式,跟火枪队的排射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