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07 江东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307 江东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土豆育种成功后,池非很快就收到了岳父宁志远充满喜悦之情的回信以及简书棋的任命书。

宁志远以西北大将军的身份,任命简书棋为正六品的西北户部农事司主事,全权负责土豆在西北的推广种植事宜。

严格意义来说,宁志远身为靖安帝的臣子,是没有资格随意任命官员的。

如果换作以前,这已经跟叛逆无异,是要夷三族的大罪。

但宁志远这个老狐狸自然不会落人把柄,他在任命官员的时候,都会加一个“代”字,意即暂时代理之意,并非正式的任命。

而且他振振有辞地声称,他效忠的是靖安帝,而非轼君轼父之逆贼所把持的伪朝。

既然他的主君已经被奸人谋害,他身为先帝的忠臣遗孤,为了维护先帝的地盘,自然有临时任命之权。

此番言论很快从西北流至江南等地,在士林当中引发了不少的争论。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宁志远的狡辩之辞,但只要他在西北或东北两地一天不举办科举考试,在任命官员时一天不去掉这个“代”字,还真就拿不出过硬的证据说他是乱臣贼子。

毕竟人家打的是先帝忠臣遗孤的旗子,而且一直以先帝所封的西北大将军自居。既没有自立为王,又没有作其他违背臣子之事,在官场道德方面确实没什么可攻击的地方。

甚至有许多怀念靖安帝治理时期政通人和、天下安宁光景的读书人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还是挺钦佩这位敢作敢当的西北大将军。

简书棋在收到这份任命书时,真是又惊又喜。

此事一旦做成,无疑将是一个天大的功劳,对他以后的仕途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他心里也很清楚,他能拿到这份任命书,肯定跟好友池非帮他向大将军举荐脱不了关系。

否则他一个刚刚逃来九江没多久的外人,凭什么一下子就能当上正六品的户部官员,而且负责的还是如此重要的大事。

想到这里,简书棋心里只感到暖烘烘的一片。

以他跟池非的关系,这时候说多谢反而显得生份。

他已经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办好此事,不仅是为了西北和东北的军民不再挨饿,也是为了不让举荐自己的好友丢脸。

为了对土豆的培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简书棋不仅亲自用池非教的方法把剩下的所有土豆全部切开种植,而且每天都待在试验田里观察并记录种苗的生长情况,不到天黑都不肯回去。

好友跟他说过,等这批土豆长好后,他就会以户部农事司主事的身份带着绝大部分的种苗去西北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到时远在西北的大将军宁志远会给他最大的行事权,让他能够在不受任何阻碍的情况下安心做事。

第一批种苗会先在军方所控制的军屯地里种植,等种植成功后才会向全西北所有百姓推广。

如果顺利的话,只要三到四年时间,土豆就会取代小麦、高梁成为西北军民的主要粮食。

至于成功与否,就要看他自己了。

一想起今后自己要做的事,简书棋可谓是热血沸腾,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土豆的育种工作当中。

……………………

土豆这种全新的农作物进入九江只有少数人知道,京城方面更不知道此事。

此时的大魏朝廷,正处于多事之秋。

好不容易压制住南边胡人北进的势头,而西北和东北的宁家又没有太大的异动,原本局势应该算是稳定下来了。

但还没等朝廷众官员高兴太久,江东一带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乱,这让原本就有些捉襟见肘的大魏朝廷再次疲于奔命。

这次发生在江东的民乱不像其他地方因为不断加税所引发的小规模民乱那样简单,因为这次发生暴乱的乱民足有四十多万人。

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远非普通地方民乱可比。

这次民乱的源头,就在于江东一带试行的梯田法上面。

原来,朝廷为了安置这些从南方逃亡而来的流民,把所有流民驱赶到以山地为主的江东境内,然后在当地学东北的漳州府和临祈府那样沿渭江附近大建梯田。

流民们为了活命,只能按官府的命令去挖渠造田。

原本刚开始还算顺利,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各地官府对途经的物资和粮食层层盘剥截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以至于到后期,救济粮全部被换成陈粮已经是小事,更要命是里面还掺杂了大量的沙子。

至于耕种工具什么的更是些能看不能用的样子货,根本无法用于开荒种田,使得流民们对官府的恨意日渐加深。

京城的各级官员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

可是雁过留毛原本就是官场的惯例,谁也不敢说自己没干过类似的事,于是所有人都开始装聋扮哑当不知道此事。

终于,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原本就对官府心存恨意的部分流民们终于爆发了,不仅把当地的官员全部打死,而且还到处抢掠杀人,直接就造反了。

在这些流民当中,领头的是一个名叫杜津的年轻人。

他不仅率先举起了反旗,还自封为江东王,声称要与所有跟随他的人一起造太平、谋富贵。

在他的带动下,几乎大部分流民都加入到他的队伍当中,变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造反大军。

自封为江东王的杜津每攻下一个地方,就对当地百姓开仓放粮,并且大肆抢劫当地富绅商人,然后把他们的土地分给愿意追随他的百姓。

如此一来,自然有更多不堪重税的平民百姓愿意加入他的大军一起造反。

没过多久,这支原本由二十多万流民组成的队伍逐渐壮大成一支四十多万人的造反大军

由于朝廷把大部分兵力都用于防守南方的胡人和西北军去了,使得江东这边的兵力原本就十分薄弱。再加上流民实在太多,各地卫所根本不敢阻拦。

仅仅几个月时间,这支由一半流民一半当地百姓所组成的造反大军就势如破竹一般占领了多个府城,几乎占了半个江东,而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廷上下一片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