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274 分工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274 分工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移动基盘用的是之前的导轨设计,靠人力牵引,只要往导轨里加上油的话,就可以轻易推动,实现垂直平移。

平台上面用于固定枪管的是两个铁环,只要把枪管穿进铁环,再用木头填满空隙的地方,就可以把枪管很好地固定下来。

这些都是之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池非只是稍微看一下就过了,他更关心的是转轮打孔部分,这是之前还未完成的地方。

只见转轮是用坚硬的橡木所制,按池非的要求做成汽车方向盘的形状,这样有利于人手转动。

转轮与固定阀相连,只要转动转轮就可以带动固定阀一起转动。

为了固定钻头,工匠们十分聪明地把固定阀的内径做成四方形而不是圆形,并且所有钻头的钻柄也都做成方形,同时做出两种不同大小的方形套管。

当使用不同直径的钻头时,就要在外柄上套上相应大小的套管,然后再套进固定阀里,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把长钻头固定在固定阀里。

这时只要转动转轮就可以轻易带动长钻头一起转动。

看到这个巧妙的设计,池非不禁感叹古代的工匠确实聪明。只要是机械构造方面的难题,他们总能以非常精巧的方法来解决。

为了更好地演示打孔效果,吴工匠特意拿了一根刚刚才打造好的原始枪管,然后进行打孔实验。

这根原始枪管是用包铁枝的的方式来打造的,里面虽然是通的,但内径却坑坑洼洼十分粗糙。

换作以前的话,这样的枪管需要人手慢慢打磨很长时间才能逐渐将内壁打磨光滑。

在实验开始后,只见工匠们先在已经固定好的小钻头上涂上润滑油,然后一个人负责慢慢推动固定枪管的机台前移,另一个人负责慢慢转动转轮进行旋转打孔。

在工匠们打孔的时候,池非向一旁的宁雅柏详细解释了火枪之所以难做,就是因为这枪管做起来极为费时费力,所以才难以实现量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才和工匠们想出了这种专门用于给枪管打孔的机器出来,希望可以加快速度。

宁雅柏在听着妹夫的解释同时,十分感兴趣地看着工匠们如何用这机器打孔。

经过一阵“滋滋”打磨声后,又长又细的小钻终于从枪管的另一头钻了出来,还带出不少铁沙来。

一个工匠随即用嘴把枪管里的剩余铁沙用力吹出来。

在打完小孔后,工匠们把小钻头从固定阀上拆了下来,换上了另一根直径更大的钻头,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枪管进行打孔。

经过一共三次更换钻头的打孔操作,终于成功把枪管的内径扩大至合适的大小。

光这一步,就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

池非和宁雅柏全程并没有感到厌烦,反而一直待在旁边看着。他们很清楚,能不能成功就看这一步了。

经过三次不断更换不同直径的钻头打孔后,吴工匠把枪管拆下来用布擦干净后,拿到池非面前说:“苏大人,您先看看行不行。”

池非接过枪管后,立刻走到光线充足的地方把枪管竖起来对着里面瞄了进去。

他清楚看到枪管里面确实是直的,而且内径呈十分规则的圆形,跟之前那三杆试造枪相比,在标准化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

池非问吴工匠:“如果把枪管内壁打磨到能用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只需要两到三天即可。”吴工匠颇为激动地说。

不怪他这么兴奋,这个效率比之前快了何止百倍。

以前光是要手工研磨到合适的内径大小,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如今仅仅一个多时辰就完成,这简直就是奇迹。

池非十分满意地说:“很好,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实行我之前所说的分工合作了。

以后由吴师傅你来安排每个人具体的工作,越细越好。

例如把所有人分成十几批,一批负责打造原始枪管,一批负责打孔,一批负责打磨,一批负责造枪柄,一批负责做火门等等,具体细则我等一下会跟你好好研究。

至于人手方面你不用担心,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新的工匠过来,到时你来安排他们具体的分工。

各位师傅辛苦了,等一下全部有赏,这是宁千户给各位的奖赏,请安心收下。”

“谢大公子,谢苏大人。”工匠们一听有赏,顿时满脸喜气地向宁雅柏和池非行礼道谢。

宁雅柏拱手还礼道:“这是各位师傅应得的,各位辛苦了。”

工匠们纷纷表示不辛苦不辛苦,这是他们该做的。

所有人全都眉开眼笑,感觉辛苦了大半年总算没有白费功夫。

从工坊出来后,宁雅柏笑骂道:“臭小子,这赏金明明是你出的,为什么说是我给的?”

池非一脸震惊地反问:“什么,你不打算还我的?那我可亏大了。”

看着他这副搞怪的样子,宁雅柏忍不住捶了他一下,心中颇为感动。

不管是妹夫主动请求父亲让他们兄弟当中的一人跟进此事,还是这次以他的名义向工匠们施恩的举动,都是妹夫有意而为之。

有些话,是不需要明说出来的。

妹夫的好意,他心领了。

“阿真,这枪管的问题解决后,就可以实现火枪量产了吗?”宁雅柏今天是第一次来的,对于各种情况还是一知半解。

“只要严格按照我刚刚对吴师傅所说的分工合作流程来做的话,应该可以做到大规模量产。而且这种分工方式对于火枪的保密工序也大有好处。”

“为什么?”

“因为每个工匠只懂一种工艺流程,其他流程是不懂的。只要不让他们相互交流各自所做的事,就能有效防止火枪的制作工艺外泄。

而且让一个工匠只学一道工序,远比让他学会从头到尾把整支火枪做出来要简单得多,花的时间也最少。

这就是分工合作的最大好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其实不仅制作火枪如此,制作其他东西也是一样的。

例如制作弓箭的话,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分别负责制作弓弦、弓柄、箭矢等部件,就能极大的提高效率。

因为要培养一个能把整把弓箭做出来的熟练工匠远比培养一个只会做弓弦的工匠要难得多。”

宁雅柏觉得大有道理,决定回去以后让工部那些人改用这种办法来制作弓箭、长枪等武器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