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263 想法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263 想法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这么久没见的两个儿子和小女儿都回来了,姚氏是最高兴的那个。

看哪个儿女都觉得又瘦又黑,一定是在外面太辛苦了,吃又吃不好。

慈母心爆发之下,她干脆援起袖子亲自到厨房去指挥厨娘们作菜,想给大半年没见的儿女们好好补回来。

身为父亲的宁志远虽然没说什么,但嘴角的笑容也一直没停过。

可惜大女儿宁雅珊不在,否则一家人就全部到齐了。

不过据留在京城的探子回报,宁雅珊过得还算不错,没有受到新皇登基的影响。

毕竟她婆婆是庆平长公主,顺天帝的姑姑,而且宁雅珊又是外嫁女,在情在理都不应该追究到她头上来。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顺天帝跟安国公翻脸了,双方斗得正酣,根本没心思去计较这种小事。

想起京城如今的局势,宁志远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早就猜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谢老贼权倾朝野,手里还掌着全国兵马,如果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面对这样强势的权臣,只能选择当个整天享乐的昏君而已。

但赵焞丰为人刚愎自用、心比天高,哪里肯屈居于谢老贼之下。

即使对方是他的亲外公,但赵焞丰毕竟是个皇帝。在巨大的权势面前,这祖孙亲情单薄如纸,根本不值一提。

双方起冲突是早晚的事,因此宁志远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宁志远更在意的是双方的应对和做法。

先说这谢老贼,从他明目张胆地强抢真知报这点来看,可见他是真的不在乎跟皇帝撕破脸。

或许在他看来,这顺天帝只是他手里的一颗棋子罢了,根本不足挂齿。

这也很符合谢老贼一直以来心狠手辣的办事作风。

只是顺天帝赵焞丰的反应就有些出乎宁志远的意料之外了。

宁志远没想到赵焞丰竟然敢通过真知报直接把锅甩还给谢老贼,这是很显然要跟谢家决裂的表现。

赵焞丰虽然不像他父亲靖安帝那样是个能忍之人,但他也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蠢货。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跟谢家翻脸才对。

趁着开饭前还有大把时间,宁志远把三个儿女以及小女婿池非叫进了书房,一起商议此事。

把京城的近况以及自己的疑问讲了一遍后,宁志远问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宁雅柏想了一会之后,率先回答道:“父亲,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伪皇有意要跟谢家在明面上决裂,然后吸引对谢家不满的人前来投靠。

因为现在拱卫京师的禁军和五军营全是安国公的手下,伪皇根本无兵无将可用,形同傀儡。

而伪皇又不是一个甘于人下之人,为了夺回皇权,只能借助外力。

也就是引那些对谢家不满,又或者是对朝廷还有忠心之人前来投靠,以对抗谢家。

但伪皇是谢家扶上位的,而且安国公又是他的亲外公,如果他不跟谢家决裂的话,根本没人敢投靠他。

因此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安国公,就是要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可以看出,赵焞丰已然对谢家起了杀心。”

宁志远听完长子的话后,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眼神。

他也是这样想的,长子能有这样的眼界和见识,可见他确实能够独当一面了。

“你们怎么看?”宁志远问次子宁雅枫和小女婿池非。

宁雅枫大大冽冽地回答道:“爹,大哥说得很有道理,我没什么可补充的。”

池非拱手道:“岳父,我也赞同大哥的说法,这是最能说得通的解释。

在我看来,这既是阴谋,也是阳谋。

赵焞丰最大的依恃,就是自己是唯一的天家血脉,他在赌谢家不敢动他这根赵家的独苗。”

宁志远颇有兴致地问:“如果你是安国公的话,你会怎么做?”

池非苦笑道:“岳父您这是在逼我做乱臣贼子,有些话我实在不方便开口啊。”

宁志远笑骂:“臭小子,你怕什么,这里全是自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快说。”

宁雅柏、宁雅枫、阿芷兄妹三人在旁边十分开心地看热闹。

在岳父的催促下,池非只好老实说:“赵焞丰还是太托大了。

没错,他的确是天家的唯一血脉。但他忘了一件事,老赵家可不止他一个人。

不说其他更远的分枝,最近的那房就是福王赵焞安。

假如赵焞丰哪天‘因病’驾崩的话,您说安国公有没有可能请福王来当大魏的新皇帝呢?

相比于刚愎自用的赵焞丰,福王那个软骨头不是更容易控制吗?”

看到池非故意以反问的方式来套他的话,宁志远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实在太油猾了。

宁志远干咳了一下才说:“这些事情你们心里有数就好,别对外面的人说。

反正那是天家的事,我们没必要去管。”

池非明白岳父的意思,他是打算坐山观虎斗,完全不插手京城的事。

说完这件事,宁志远又提起了另一件事,“等过完年后,我打算试行老章之前所提的建议,放宽下级官吏晋升的限制,允许吏员升官。

你们有什么建议和想法的话,都可以尽量提出来一起参详。

此事影响重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要集众人之长,把这件事好好办妥。”

宁雅枫忍不住问:“父亲,既然西北这么缺人才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自行举办科举招揽贤才?何必要这么麻烦搞什么官员改革?”

宁志远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我不想啊,但我们打的是忠臣遗孤的旗子,名义上还是先皇靖安帝的臣子。

科举选才及国之重器,既然我们只是臣子,有什么资格自办科举?这不是白白送给伪朝一个声讨我们的借口吗?

而且西北和东北又不像江南那种文风鼎盛的地区,读书人本来就不多,有能力考上进士当官的更是少之又少。

就算我们有意放水,能不能招到可用之人还是个未知数。

与其这样,还不如试试老章的法子,从吏员当中提拔官员。

毕竟各地吏员有实际的地方治理经验,总比那些只会死读书、对俗务一窍不通的书呆子来得好吧。”

宁雅柏和宁雅枫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这确实是个没办法中的办法。

阿芷则是听得一知半解,因为她连章文轩老先生提的是什么建议都不知道,毕竟当时她又不在场。

池非却陷入了沉思当中,因为他想起了他那个时代的官员选拔办法,好像其中有些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认真想了一会之后,池非终于开口道:“岳父,关于西北官员选拔之事,小婿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该不该讲。”

宁志远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赶紧问道:“是什么想法,你快说。”

他想听听,这个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带给他各种惊喜的小女婿这回又会提什么样的建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