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259 南下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259 南下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说什么,西北军把那十几万流民全都收留下来一个都没杀?”听完长子谢昱昆的汇报后,饶是一向城府深重、绝少形于色的安国公谢明顺也露出了有些不敢相信的神情。

“是的,父亲。我们派去的歼细在潜入东北后发现,那十几万流民被西北军分为两批引导至漳州和临祈这两府。

紧接着西北军安排这些流民和当地民夫从乌江岸边开挖深渠,引水至内陆山区。

在挖好水渠后,西北军竟然组织流民在山上造田。”

“在山上造田?你说的难道是南方偏远地区特有的山田?”

“应该是的,总之西北军就让这十几万流民在许多山上大量烧山造田,现在已经造出了大片的田地,具体有多少亩暂时还难以计算。”

安国公眉头一拧问道:“竟然想出了挖渠引水、大造山田的做法来安置流民,这宁家背后显然有高人在帮他们出谋划策。

但此事还是太过蹊跷,就算宁家想出了这样的法子来安置流民,但至少要一年后才有收成。

那在这一年内宁家哪来这么多粮食供养西北军和这十几万流民?

此事太不寻常,我们一定要查清楚才行。对此你们有何想法?”

安国公的次子谢昱珩开口道:“父亲所虑极是,如果不能找到西北军粮草的来源,那我们想通过绝粮之法断西北军后路的计划将无从谈起。”

谢昱昆想了一下才说:“会不会是宁家通过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秘密购进大批粮草来过关?”

谢昱珩摇了摇头说:“三十多万大军以及十几万流民的粮草不是个小数目,绝非普通商人能够拿得出来。除非是全大魏大半的商人都愿意交出存粮才能做到,这显然不太可能。”

“既然不能从商人手中获得,难道这真的只是宁家自己的存粮?”

“我倒是觉得有可能。因为自几年前西北大旱之后,宁家就开始有意大量存粮。

或许为了渡过难过,宁家把这几年来的存粮全都掏出来也说不定。”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只要等西北把存粮用完,那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一直没出声的安国公却直接驳斥道:“这不可能只是存粮。

以宁志远的小心,绝不会把救命的存粮拿出来救济那十几万流民。

他是领军多年的大将,并非那种心慈手软之人,很清楚一旦没有粮草,军队就会哗变。

而西北足有三十多万大军,一旦发生哗变,将一发不可收拾。

像宁志远这种老狐狸是绝不会冒这种险的,他一定找到了别的粮路。”

谢昱昆和谢昱珩兄弟俩也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谁会把救命的存粮拿出来救济流民啊,这不符合常理。

谢昱珩本身就是一个脑子比较灵活的人,他想了一会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父亲,你说宁家会不会并非在大魏境内购粮,而是在境外购粮?”

安国公听完,随即脸色一变,立刻走到书桌前摊开了大魏地图凝视着西北和东北的位置。

过了一会,他忽然一拳砸在地图上狠声道:“好一个宁志远,怪不得要劳师动众攻打东北,原来如此。”

谢昱昆和谢昱珩也赶紧走过去观察地图,过了一会两人终于想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说。

只见地图上,九江的外面,就是东海的海岸线。

而在东海周围,遍布着多个周边小国,其中不乏百僦、灰衣、马莱等盛产粮食的地区。

至此,他们终于知道西北军为什么要劳师动众攻打并非产粮重地的东北。

那并非他们之前以为的声东击西之计,而是想借九江的港口到海外去购粮。

失策了,确实是失策了。

谢昱昆和谢昱珩兄弟俩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说什么好。

因为决定放弃东北,转而布下重兵防守江南各省的人正是他们父亲安国公,这还能怪谁。

而且父亲当时的考虑也是很有道理的,就怕西北军以攻打东北为名。

趁朝廷派兵救援之际,突然来一招回马枪转而攻打江南各省,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不管怎么样,一直算无遗策的父亲这回确实失算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身为儿子,这时候哪敢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安国公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对两个儿子吩咐道:“为防止西北军再度出海购粮,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组建水师。

然后把整个东海沿岸彻底封起来,不许片木入海,我看宁志远还……。”

“伯祖父,伯祖父,大事不好了!伯祖父……”还没等安国公说完,书房外面传来了侄孙谢长平的大叫声。

被打断说话的安国公眉头一皱,很是不满地对长子谢昱昆吩咐道:“让他进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是,父亲。”

谢长平进来后,连礼也忘了行,急匆匆地说:“伯祖父,我刚收到八百里急报,胡人突然对卢州发动偷袭,现在估计已经攻下了卢州。”

屋内的三人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

安国公怒声道:“我不是已经下令南方各地卫所收紧防线并加强戒备了吗?为什么还会遭到胡人的偷袭?”

“具体战况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那些胡人是趁着晚上奔袭而来。

胡人似乎已经知道我们把大军集结在江口一带,导致其他府城防守薄弱,所以才突然南下偷袭卢州。

最可恨的是那卢州知府,那蠢人因为害怕胡人屠城,竟然主动下令开城门让胡人进城。”

“卢州前面应该有几处哨所才对,这么多胡人经过难道就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吗?”

“可能是因为胡人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趁着夜晚赶路,所以哨所的官兵才没有察觉。

而且南边那些官兵全是一群废物,就算没有发现胡人也不出奇。

伯祖父,胡人确实凶悍,我怕再这样下去胡人会趁机一路南下。”

安国公深思了一会,终于拍板道:“昱昆,你把十万在江南布防的兵马调到南边去布防。”

“父亲,假如西北军趁机攻打江南怎么办?”谢昱昆有些担心地问。

“不会的,宁志远既然有心经营东北,短时间内是不会对其他地方出兵的。

而且那十几万流民也足够让他们头痛不已,根本无暇南顾。

更何况江南还有大量人马,只要据城而守,西北军就算再善战也拿我们没办法。”

说到这里,安国公抬头对屋里的三人叮嘱道:“如今我们要改一下方略了,对西北军以守为主,对胡人则以攻为主。

先想办法把胡人南侵之势遏止再说,绝不能再让他们进一步南下。”

“是,父亲。”

“是,伯祖父。”

……………………

在偌大的官衙内,一大班胡人将领正畅快地喝酒,并肆意玩弄着身边的汉人女子。

有人兴致来了,干脆就地银辱起来,简直跟禽兽无异。

配合着那被可怜女子的惨叫声,其他胡人反而大笑不止。

这还仅是官衙内的情况,大街外面更是人间地狱。

无数平民百姓的家被胡人强行闯入,他们不仅抢掠财物,还到处歼银妇女,就连老人和小孩也不放过。到处都可以听到无数女子的惨叫声和尖叫声。

如果有汉人男子想阻止的话,立刻就会被胡人一刀砍掉脑袋,鲜血流满一地。

是人都怕死,更不要说普通的平民百姓,因此许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女被这些禽兽一般的胡人肆意歼银而痛哭流涕,却完全无能为力。

这样光景在不久之前才向胡人开门投降的卢州府城内到处上演,让人完全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汉人安居乐业的城市。

如果卢州知府见到这副情景,不知有没有后悔对胡人不战而降。

但这个问题他已经回答不出来了,因为他在阻止胡人对他妻女施暴时,被蛮横的胡人一刀砍掉了头,身首异处。

就在这种宛如地狱一般的光景中,三个人正无声无息地穿行而过。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蒙着半张脸,头发斑白,眼神阴厉。

虽然身穿胡服,但从头发与眼睛的颜色来看,分明就是一个汉人。

他不是别人,正是沙真族大王子阿罗布的谋主,那位神秘的仇先生。

跟在他身后的是两名身材高壮的胡人护卫,他们是大王子阿罗布特意安排负责保护仇先生的保镖。

如果不是有这两个胡人保镖跟着,身为汉人的仇先生早就被满大街到处抢掠杀人的胡人给误杀了。

那两个胡人保镖看到同胞正在街上肆意地歼银抢掠,很是羡慕。但因为职责所在,也不敢离开仇先生半步。

因为仇先生是大王子的谋主,极受殿下的看重,如果他有什么事的话,殿下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对于街上的各种惨状,同样身为汉人的仇先生却视若无睹。

哪次胡人在攻占了一个城镇后,不是这样做的,他早就看惯了。

回到自己的临时住所后,仇先生并没有马上回房休息,而是走进了另一间客房。

那间客房内,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满脸痛苦地瘫坐在室内。

每当从外面传来女子的尖叫声或男人的惨叫声,都会让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一下。

如果缉事府指挥使吴康贵见到此人的话,一定会十分震惊。

因为这个男人正是在半年前被吴康贵以谋反的罪名将其一家带到缉事府,然后用其妻子儿女的性命逼其认罪的户部左侍郞张荫培。

当他在认罪上签字划押后,吴康贵却出尔反尔,把他唯一的儿子给杀了,并且让手下将其妻女尽情银辱一番后送到了西南军营当军伎。

而张荫培本人则被定为朝廷钦犯,在几天后就被砍掉了头,尸体直接埋在城郊的乱葬岗里。

换句话说,张荫培早就已经是个死人才对。但现在他不仅还活着,而且还出现在胡人的地盘里,这实在无比蹊跷。

“不习惯吗?等你见多几次就习惯了。”仇先生走进来后,表情冷漠地坐在椅子上说。

张荫培无比苦涩地说:“仇先生,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仇先生冷声道:“你忘了你那被人砍掉了脑袋的小儿子,以及被充当了军伎的妻女是怎样一副惨状了吗?”

张荫培听到这些话,浑身颤抖不已,眼中充满了既痛苦又怨恨的眼神。

那是他完全不敢回忆的情景,不管是年幼的儿子,还是他那被糟塌得完全不成样子的妻女。

甚至他的妻女在被救后,竟然趁他不在家的时候一齐上吊自杀了。

或许是因为她们自知满身污秽,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所以才会选择这样一条绝路。

如今的他,已经是真正的家破人亡,无亲无故。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新皇顺天帝,以及他所支持的缉事府指挥使吴康贵两人所为。

张荫培做梦都想报仇,而给了他这个机会的正是面前这个蒙着脸不知真容的仇先生。

张荫培能坐上户部左侍郞这个位置,自然不是蠢人。他在刚被救的时候,知道这个神秘的仇先生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多功夫把他救下来,肯定是别有目的。

果然,对方确实是有备而来。

这仇先生的目的,竟然是让他把南方地区的布防图画出来。

在深深地吸了口气后,张荫培忍不住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仇先生,你究竟是怎么知道我看过布防图,并且还记在脑中的?”

仇先生并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在想什么事情。

过了一会,他开口道:“不管是前朝还是大魏,布防图这种极为机密的军事图纸只掌握在兵部尚书手中。

南方与西北或西南等地不同,已经上百年未经战事,当地卫所和哨站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就算是几十年前的布防图,在这里也依然能用。

而你父亲张康益在去世前就当过兵部尚书,他不仅临摹了所有布防图,而且还叫身为儿子的你把各地布防图记在脑中,直至能画出来为止。

他这样做,是为了一个人。那个人是谁,你应该很清楚才对。”

张荫培听他说完,顿时脸色大变,“你究竟是谁,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

“你不用管我是谁,你只要知道,我是来帮你的人就够了。现在只有我,才能帮你报仇雪恨。”说完,仇先生起身离开了客房。

直至他离开后,张荫培仍然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他没想到这个被他和父亲深藏了这么多年的秘密,竟然让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给挑明了。

这仇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

就在胡人大举南下之时,远在九江的池非这天上午忽然收到一个工匠的禀报,说他想要研究的燧发枪有进展了。

池非一听,立刻扔下手头的所有事情去工坊那边查看。

由于最近忙得飞起,如果不是工匠来禀报此事,他几乎都快忘记这档事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