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241 贡盐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241 贡盐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盐商忍不住插口问道:“仇先生说的是真的吗?你这贡盐真的跟普通私盐一个价?”

“自然是真的。不过因为这种优质的白盐炼制不易,所以我们要搭配着粗盐一起卖。

例如想要进一千斤白盐的话,就要购进同等份量的一千斤粗盐,一比一混搭着买。”

“你这种白盐真的要多少有多少?”

“万斤以下随便开口。”

听到这句话,在场所有盐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万斤以下随便开口?!这两人真有这么多优质的贡盐?!

一时间,许多人都对这两人充满了怀疑。

他们都是经营多年的大盐商,很清楚像这种品质的贡盐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够从煎煮出来的海盐当中提纯出来。

但如今这两人竟然口口声声说万斤以下要多少有多少,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两人肯定是骗子!

此时所有盐商脑中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面对众盐商充满怀疑的目光,赵涛却十分镇定地说:“我知道各位对在下还抱有怀疑,毕竟我跟各位是第一次见面。

至于我说的是真是假,诸位不妨向钟老爷求证一下。”

众盐商赶紧望向钟老爷,想听听他怎么说。

钟老爷笑呵呵地说:“我不妨向各位透个底,我已经从仇先生这里购进了一千斤白盐和一千斤粗盐。

那些盐现在就放在我的仓库里,如果各位不信的话,等一下可以跟老头子去看看,眼见为实。”

听到钟老爷这样说,各个盐商顿时一下子变得呼吸急促起来。

别人的话他们可能不信,但钟老爷可是他们这行的老前辈,他既然都这样说了,其可信度自然大不相同。

难道说,这两人确实有大量的贡盐?

赵涛知道这些盐商动心了,继续火上添油地说:“各位如果还有疑惑,不妨每人先进个几百斤试试水再说。

等货进了以后,究竟是真是假一看就知道了。”

众盐商一听,觉得这确实也是个办法。就算这两人真是骗子,也不过是亏了几百斤盐钱而已,损失有限。

但如果是真的,那以后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大量进货了。

实际上就算是两人口中所说的粗盐,其品质也并不差,跟盐商他们自己盐场所出的私盐几乎品质相当。

假如真能以七折购进的话,那这笔生意本身就已经能赚不少了。

当然最吸引他们的还是那些白盐,如果这白盐真跟普通私盐一个价,那他们就赚翻了。

这样优质的贡盐,就算随便翻了两三倍都有大把人抢着买。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人能够保证供货充足、货源稳定的话,他们甚至可以考虑关闭部分自家的私盐场,以减少暴露自身的风险。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他们毕竟是第一次跟这些人做生意,甚至连对方的底细都不清楚,双方还在相互试探当中。

只有多做几次生意后,确定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一切才有可能继续下去。

虽然说做私盐生意的人都是些习惯于隐藏身份的人,毕竟这做的是高风险买卖,但这两个自称赵涛和安平的人还是非常可疑。

在场的都是经营多年的大盐商,他们在这行做了这么多年,却从未听说过哪个盐商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优质贡盐出来。

虽然说有钟老爷这样的盐业老前辈做牵线搭桥的中间人,但在场的盐商们还是对这两人的身份充满了各种怀疑和忌惮。

有人甚至怀疑,这会不会是官场某位大佬设的一个局,把他们这些有份卖私盐的江南大盐商给一锅端了。

所谓越有钱越怕死,这些盐商在不确定这来路不明的两人是否可靠之前,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放着有钱不赚又实在太笨了,所以他们决定先少量进一批货看看再说。

如果没问题的话,再考虑慢慢加大进货量。

这还真是一笔让他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大买卖。

……………………

两人回到客栈后,身为西北大将军宁志远的心腹幕僚之一,如今化名赵涛的赵耀光这才长舒了口气,然后有些得意地说:“果然都是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一听到有钱赚,全都眼冒青光。

只要这笔生意做成,以后我们在江南的盐路就不愁了。

江南是大魏主要的盐铁转运中心,江南盐路一通,就表示我们的盐很快将会销往大魏全境。

安阳,你明天一早就把消息发回九江,请九江那边尽快把五千斤白盐和五千斤粗盐通过海路发到之前的港口等着那些盐商过去取盐。

虽说要跨省取盐比较麻烦,但只要有钱赚,那些盐商不会嫌麻烦的。”

原本是宁雅枫的贴身护卫,如今暂时负责保护赵耀光安全的安阳点头道:“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就会把消息发出去。只是这加起来上万斤盐九江那边真的拿得出来吗?”

“既然苏先生都说万斤以下随便盐商们开口,那应该是没问题的。”

说是这样说,但赵耀光还是显得颇为犹豫。

他也担心九江那边能不能拿得出这么多盐来。

虽然他早就听说九江那边正在大量制盐,但九江得手也不过才三个月而已。

这么短时间内真的可以煎出这么多盐来吗?

这可是上万斤盐啊,再加上之前卖给钟老爷的两千斤盐,这个数目实在太大了。

如果拿不出来,那江南的盐商肯定不会再信他们了。

因此能不能做好这笔生意打响头炮,至为关键。

刚刚赶到九江的西北大将军宁志远对此同样抱有深切的忧虑。

不是他不信小女婿的能力,但这个数目确实太大了。

如果是用沟滩晒盐法晒出来的粗盐还好说,毕竟现在九江已经建了七个盐场,每个盐场每月平均出盐一千斤左右,加起来就是七千斤盐。

三个月下来已经出盐两万多斤,足够应付盐商所需。

实际上能够月产这么多盐,已经让宁志远大为满意了。

只要再多建几个盐场,月产万斤盐根本没什么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盐完全不用费人力物力进行煎煮,除了前期费些人力外,几乎就是白得的。

只不过江南盐商们看中的主要还是那些优质的白盐,并非这些粗盐。

还有,现在江南盐商们加起来只要五千斤白盐只是一种试探,目的是想看看他们是否真的能拿出这么多优质盐来。

等这笔生意做成后,那些贪得无厌的盐商肯定会大量进货。

到时就不是五千斤这么简单,甚至会翻几倍甚至十倍以上都有可能。

而目前能生产优质白盐的地方只有小女婿刚建好的唯一一座盐场。这区区一个盐场真的够供应江南盐商们所下的大量订单吗?

带着这个疑问,刚刚才视察完各个新盐场的宁志远立刻来找小女婿商量这件事。

然而当宁志远跟着小女婿来到盐仓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整个人陷入了呆滞当中。

只见整个盐仓里面到处都是盐,白花花的一大片让宁志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里何止上万斤盐,几万斤都不止。

而且全都是那种优质的白盐,多得就像沙滩上的泥沙一样随处可见。

“这些盐都是用你所说的那什么盐田法晒出来的?”过了一会,宁志远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

池非回答道:“是的,岳父。我所用的盐田法大概半个月出一次盐,这三个月以来一共出了六次盐。

现在我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知道怎么才能让晒出来的盐又细又白。

实际上用盐田法晒出来的盐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也比用沟滩晒盐法得到的盐要好得多。

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为了不把市场做滥,我们还是卡着**较好。

所以我已经跟您的幕僚仇先生说好,让他跟那些盐商谈生意的时候,定好一半白盐一半粗盐混搭着卖,这样白盐的价格才能保持一定的优势。

这次仇先生跟那些江南盐商谈好的数量是白盐和粗盐各五千斤,合计一万斤。

我干脆直接给他发了三万斤盐,同样是一半白盐一半粗盐,省得过段时间还要费时费力再送一回。

这多出来的两万斤盐,应该暂时够他再谈成几笔生意了。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所有粗盐都尽量在大魏境内出售。

就按一半白盐一半粗盐的法子混搭着卖,尽量让白盐的价格保持不变,以免做滥市场。

至于在对外的以盐换粮计划里,我们统一用白盐来跟那些周边小国进行换粮,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大魏的市场了。

岳父您觉得怎么样?”

“哦,好,好,就按你说的法子去做。”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再开两个使用盐田法的盐场来保证产量。

以如今这个盐场的产量来看,只要有三个这样的盐场,应该就足够供应大魏境内乃至周边小国的盐业市场了。

再多就没必要了,毕竟还要给其他的私盐供货商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免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

看着侃侃而谈的小女婿,又看了看四周堆得到处都是优质白盐,宁志远有种像在做梦一般的不真实感。

他甚至在想,如果这真是梦的话,他希望这个梦千万不要醒过来。

宁志远再次觉得,当年自己把池非收下当女婿这个决定真是太他娘的英明了。

这小子何止是奇才这么简单,简直就是上天派下来专门旺他们宁家的天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