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229 新帝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229 新帝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西北全军上下为了粮草之事而大费周章之时,京城这边却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在举行完国葬的一个月后,兵部尚书闵大人就在朝堂之上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二皇子尽快登基,主持大局。

此议一出,响应者众多,但大多都是勋贵世家出身的官员表示支持。

而众多文官的态度却显得十分诡异,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支持,只是沉默以对。

看着这些不愿出声,只是表情麻木地杵在朝堂之上的文官们,二皇子赵焞丰气得差点咬断了牙根。

他知道,这些人到现在还在怀疑是他杀了父皇,所以用这种态度来进行无声抗议。

他真的很想对这些人大声说:父皇不是我杀的,是他自己选择自裁的。

但这种话能说出来吗?当然不能。

他真要这样说,就等于向所有人表明是他带兵围的皇宫,是他逼死了父皇靖安帝,是他下令处决了所有亲弟弟。

就算他已经祭出了传位圣旨,却依然无法让这些文官们信服。

他们个个都知道,这传位圣旨肯定是假的。

试问世上有哪个皇帝会立下圣旨把皇位传给要杀自己的儿子?

别说这些文官,实际上很多支持拥护二皇子的勋贵和官员心里都清楚那天晚上大概发生了什么事。

这场兵变实在发生得太过突然,突然到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很多人都清楚记得,那天晚上几乎全京城的勋贵和官员都参加了在公主府举行的九盏宴。

然而就在宴会进行之时,突然有大批装扮成普通下人,却自称是禁军的人封住了整个公主府。

接着又传来了要抓捕安国公的消息,罪名是犯上作乱。

很快不仅是公主府内,就连街上也出现大批禁军士兵在四处搜捕谢家人以及他们的党羽。

但没多久,这些禁军就从公主府和街上撤离了,不知去向。

被强行扣在公主府内的众人趁着外面的士兵不在,赶紧各自逃回家中避难。

这一晚几乎没有人能够睡得着,所有人都在紧张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甚至有许多人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跑了。

到了半夜的时候,派人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整个皇宫已经被五军营十几万士兵给团团围住了,数万宫廷禁军正拼死抵抗。

天啊,竟然把皇宫给围了。这不是造反吗?!

得到这个消息的人震惊不已。

结果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官府到处贴出安民启示,说昨晚大皇子勾结镇公国宁志远等人以及部分禁军犯上作乱,兵围皇宫。

大皇子等人不仅轼君轼父,而且还把其他年幼的皇子都给杀害了,犯下了泯灭人性的滔天大罪。

二殿下奉旨平叛,率领五军营众将士将大皇子等反贼击败,保住了京城的安宁。

至于参与叛乱的镇国公一家以及整个宁氏一族,却从家族秘道中离开了京城,如今下落不明。

这则安民启示再次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昨晚发动兵变的人是大皇子?

对于这则通告,很多人都持严重怀疑态度。

就算大皇子真有心造反,但他凭什么策动镇公国这种深受皇上重用的军方大佬帮他做事?

另外虽然通告上没有说明大皇子勾结是哪支禁军,但只要是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人都知道,昨晚在公主府和街上大肆搜捕谢家人的是金吾卫士兵,而拼死保卫皇宫的也是金吾卫、羽林卫这几卫禁军。

所有人都知道,金吾卫和羽林卫历来都是宫廷禁军,大皇子又凭什么能够策动这四卫皇上亲兵跟着他一起造反?

还有皇后呢,难道大皇子连亲生母亲也杀了吗?

这样的通告只有什么也不知情的平民才会相信。

而能够在京城当官的官员或众多手眼通天的勋贵个个都是人精,许多人早已从各种消息和渠道中拼凑出整件事的真相。

可以确定的是,先出手的人一定是皇上。

皇上终于对手握兵权、位高权重的外戚谢家下手了。

皇上他趁着公主成婚的大喜日子,突然对以安国公为首的谢家人发起偷袭,想一举歼灭谢家。

可是很显然安国公棋高一着,不仅避开了偷袭,而且还控制了五军营反扑皇宫。

金吾卫和羽林卫为了保护皇上,只能回防皇宫,所以才不得不撤走。

虽然这几卫禁军都是精锐,但面对二皇子所率领的五军营十几万士兵,最终还是不敌,皇宫被攻破,皇上这边败了。

而大皇子等人显然是在突围的时候被杀的,下场一定很惨。

至于皇上和皇后,多半也是二皇子和安国公等人下的手。

就连那些年幼的皇子也无法幸免,全都死于非命。

狠阿,实在太狠了!真正的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其中,最让文官们无法接受的是二皇子轼父这个行为。

安国公是外戚,是外人,假如是他单独起兵造反做下这种事,只能说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属于乱臣贼子那一类人。

然而你二皇子是皇上的亲生儿子,而且多年来深爱皇上的疼爱,如今却做出这种轼父的行为,这实在超出了所有通读圣贤书的文官们的道德底线。

你就算是让皇上从此在宫中“养病”,当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也好啊,可是你为什么要轼父呢?

历朝历代,就没听说过有哪个皇帝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人神共愤的事来。

这种事别说是发生在皇家,就算是发生在平民百姓当中,也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一个连亲生父亲都能下得了手的皇帝,怎能不让这些文官们感到心寒和恐惧。

他们在朝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沉默态度,与其说是在无声抗议,还不如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新君。

然而文官们这些态度还是彻底激怒了二皇子,他早就看这些人不顺眼了。

当年大皇子还在的时候,就是这些人帮着大皇子搞风搞雨的。

如今他马上就要登基为皇,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

你以为我真的拿你们这班腐儒没办法吗?

抱着这股满腔恨意,大皇子在正式登基后迅速颁布了第一条法令:设立皇家缉事都尉府,赋监察百官、侦察百姓、逮捕及审问之权。

缉事府由皇帝直接管辖,可不经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同意,直接抓捕犯人审理。

此法令一出,满朝皆惊。

如果池非在的话,肯定会忍不住惊讶地说:卧艹,这不就是妥妥的明朝锦衣卫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