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222 粮草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222 粮草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听说了吗?二皇子勾结安国公起兵造反,把皇上和皇后也杀了。”

“不会吧,这二皇子不是皇上和皇后的亲生儿子吗?他连亲生父母也杀?”

“你搞错了,二皇子的亲娘是谢贵妃,不是皇后。不过杀掉亲生父亲倒是真的。”

“天啊,竟然把自己父亲给杀了?!这也太畜牲了吧。”

“官府已经贴出檄文了,这还有假吗?”

“檄文是什么东西?”

“听村口的赵童生说,那是一种专门声讨叛贼的文书,檄文上面的内容也是他跟乡人讲的。”

“赵童生是我们村里学问最好的人,既然他都那样说了,那肯定不会有假。”

“那是当然了,听说檄文上面还有许多领兵的将军和官员的亲笔签名,表示他们全都愿意跟随宁大将军一起,不接受伪朝的号令,抵抗到底。

宁大将军亲口说了,他是大魏的忠臣,皇上亲封的西北大将军。他绝不会听从轼父轼君的二皇子号令,就算他是皇上的亲儿子也不行。

也就是说,我们西北已经跟京城那边断绝了关系,不再受京城管了。”

“这样也行吗?京城那边真的肯吃这个亏放弃西北?”

“不放也得放,大不了开打就是了。”

“等一下,你的意思是,京城可能会派大军来打我们?”

“好像是的。听说伪朝的皇帝和歼臣把我们西北视为眼中钉,想把我们全部杀光。

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有宁大将军在,京城那些少爷兵是肯定打不过我们的。”

“可是京城那边毕竟人多啊。”

“人多又有什么用,你忘了吗?当年北方大旱的时候,胡人趁机打了进来。

不仅西北所有军民在全力抵抗胡人,京城那边也派了大军来支援。

可是真正开打的时候,京城那些士兵根本一点用都没有,经常被胡人一冲就散了。

最后还不是靠我们西北本地的子弟兵把胡人给赶跑的?所以我们才戏称那些京城士兵是少爷兵。

这样的人来再多又有什么用,我们连胡人都不怕,还会怕那些少爷兵?简直笑话。”

听到这些话,附近凑热闹的乡人这才安心了不少。

当年那场恶仗他们很多人都亲眼见过,对于那些从京城来的士兵战斗力如何还是心里有数的。

但这样真的没问题吗?西北就这样反了朝廷。那以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仅是许多西北百姓的疑问,也是众多军方将领以及各级官员的疑问。

与那些什么也不知道的平民不同,这些军方将领和地方官员是多少知道一些西北底细的,对如今的严峻情势有更深的了解。

虽然西北军民打仗很厉害,但西北本身却有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缺粮。

西北土地贫瘠,气候干旱,导致粮食产量极低,根本无法供养足有二十五万人的西北军,只能勉强维持当地平民百姓的温饱。

因此朝廷每年都需要调拨大量粮草到西北支援,否则军中一旦缺粮很容易发生哗变。

如今西北跟京城断绝了关系,摆在所有军方将领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今后的军粮问题。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管是士兵还是平民,保证粮食供应都是至为关键的。

一旦缺粮,不仅二十多万士兵容易发生哗变,整个西北也会发生大暴乱。

除了要供养二十多万士兵外,西北还有另一个沉重的负担,那就是有大量战马要养。

西北军之所以能够跟擅长骑射的胡人一较高下,除了士兵本身的勇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北培养了大批同样精于骑射的骑兵。

要培养骑兵,首先就要有马,而且还必须是战马。

大魏所在的中原地区原本就缺马,更不要说是百中选一的战马了,

这几万匹战马,是历代宁氏家主花费了几十年时间和精力,把从胡人手里缴获到的战马一点一点地进行育种培养,然后逐渐形成的庞大战马群。其中的艰难和辛酸,实在难以细说。

这几万匹战马,既是西北军打击胡人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极其沉重的负担。

马原本就比人吃的要多很多,而且为了保证战马的体力,还不能像普通牛羊一样喂粗料,必须得喂精料。

一匹战马消耗的粮食,足以养活十几二十个普通士兵。

只是一匹战马就如此惊人,几万匹战马每天所消耗的粮食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如果没有新的粮源,光是要养活这些战马就足以耗尽西北的储粮。

这是一个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

此时已经是深夜时分,但在西北大营的议事大厅里,却是灯火通明,二十几个身穿战袍的军方大将正在商议着此事。

在这些人当中,包括宁雅柏、宁雅枫在内,除了一部分是在军中任职的宁氏一族以外,其他十几个外姓将领都是跟着宁志远征战多年的心腹大将,也是最早在讨贼檄文上签名表忠心的人。

这些忠于宁志远的心腹大将,才是宁家能在短短几天内就掌握整个西北兵权的关键力量。

否则光靠宁氏一族本身的话,是不足以做到这点的。

他们今晚聚集于此,就是商量如何解决缺粮的问题。

众人商量过后,得出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只能去抢。

但至于去哪里抢,就意见不一了。

众所周知,江南一向是大魏主要的产粮重地,全大魏接近五成的粮食都是从江南几个大省所出。

而且江南各省府大多富庶,当地农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历来就有江南富天下的说法。

只要打下江南,以后西北不仅不会缺粮了,而且还不会缺钱,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目标。

然而江南虽好,但实在离西北太远了,需要横跨两个省才能到达。

而且伪朝也很清楚江南是大魏的心腹要地,那里肯定会布下重兵把守。

到时西北远征军所要面对的,很可能是以逸待劳的数十万精锐守军。

再加上守军占着城池之利,先不说能不能攻下来。就算能打下来,远征军这边很可能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和代价。

这笔帐一算下来,很多将领都不同意打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