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021 新鲜事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021 新鲜事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梁祝》卖得如火如荼时,京城的话本市场又出了一件新鲜事。

正当红的草堂书生又有新书上市了。

相比于以往每半年一本,这次的新书仅用四个月就写好了,在对于草堂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新鲜事,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在新书的“序言”里面,草堂书生在介绍完自己这本新书后,忽然在结尾处加了一段富有深意、明显另有所指的话。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余近日偶拾一时兴话本观之,发现此书通篇白话,用词浅薄至极,毫无美感,犹如八岁稚童所写之文章。故事内容更是荒缪无比,引人发笑。然这种可笑之作,竟然广受吹捧,被人争相抢购,让人不禁为之嗤鼻,难道世人之品味已经沦落至此?实在痛之惜之。

虽然在序言中他没有明说是哪本书,但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他说的正是当下爆红的《梁祝》。

由于草堂书生是很有名的话本作者,他这新书序言一出,马上在读者当中引发了广泛讨论,更有甚者为此发生争论。

如果说在男性读者当中还有不少人支持他这种观点的话,那在女性读者中,那可是彻底炸了锅。

因为小说本身类型的定位,使得在《梁祝》的读者群中,主要以女性读者为主。

她们都是经闺蜜或姐妹介绍才知道这本书的。

凡是看过这本书的人,无一不为梁祝二人之间那至真至纯的恋情所感动。而故事最后那充满悲剧色彩的结局,更是让这些敏感细腻的女孩们看得肝肠寸断,泣不成声。

如今这样一部让她们感动无比的作品,竟然被人编排成这样,这怎能不让她们生气?

于是一时间,草堂书生这个作者,被众多喜爱《梁祝》的女孩们直接拉进了最反感作者黑名单中。

别说看他的书,就是有人在她们面前说起他的书,都会被她们尽情嘲讽一番。

一直埋头写稿的池非完全不知道这当中的风风雨雨,他在四合院里宅了将近半个月后,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决定出去走走,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招帐房先生的告示。

虽说陈帐房会帮他留意,但做人不能一味地靠别人,能自己做的事还是得自己做。

他在城南区逛了整整一大圈后,并没有看到有什么招帐房先生的告示,这不禁让他有些失望。

想了想,他决定去聚雅斋那里走一趟,拿金掌柜之前答应送他的精装本《梁祝》。

都快一个月了,他还没真正看到过《梁祝》的实体书,不知道印得怎么样。

当池非出现在聚雅斋门口时,金掌柜一看到他时,顿时惊喜地走过来说:“池……小兄弟,你终于来了。”

态度之热情,让毫不知情的伙记大为诧异。他原以为这少年是来买书的,没想到是掌柜的旧识。

池非笑着说:“好久没见了,掌柜,最近好吗?”

“还好还好。小兄弟,我们进内堂详谈吧。”

“你是主我是客,随你。”

“水生,赶紧准备茶水。”

“是,掌柜。”

等送茶水的伙记离开后,金掌柜用压抑不住的兴奋语气说:“池非先生,恭喜恭喜,您的书大卖,如今已经成了市面上卖得最好的话本。”

“掌柜,您过奖了,这先生二字我可担不起。”

“不,正所谓学无长幼,达者为先。您现在已经是有名的话本作者,即使年纪再小,这称呼您也绝对担得起。”

“掌柜,您还是像以前一样叫我小兄弟吧,又或者直接叫我名字也行,总之不要再叫我先生,我是真受不起。”

“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叫你吧。”

“多谢掌柜。”

金掌柜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四方盒子放在池非面前说:“小兄弟,这是老夫之前答应给你的《梁祝》精装本。你看一下印得怎么样。”

池非以前跟张泉水他们去书坊逛的时候,曾经见过这种盒子,还特意问了一下用途。

这种盒子叫函套,专门用来装存和保护书籍用的。一般用硬纸板为里,外面裱敷蓝布或各种丝织品。只围裹书面而露其上下两端的叫“四合套”;全部围裹的叫“**套”。

他手上这个就是**套,上面还附有一根用于固定书套的骨签。

池非知道,并非所有书都会有函套,一般只有比较明贵的书,又或者是书坊特意订作的精装版才会附赠函套,其中**套算是比较高级的函套了。

光这函套,就可以看出金掌柜对《梁祝》的重视程度。

池非打开函套后,只见里面放着一本书衣(封面)呈暗蓝色,书签处用金色楷书写着《梁祝》二字的线装书。

光看封面,整本书并没有多余的装饰和花纹,显得十分低调和雅致。

池非拿起书翻开来看,只见里面的文字跟书名一样,用的也是楷书。字迹清晰、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看上去十分舒服自然。

就连所用的纸张也是上好的宣纸,不会出现渗墨不均的情况。

虽然池非对古代线装书不太了解,但光凭这些,他知道金掌柜对《梁祝》之用心实在无可挑剔。

把书放下后,池非站起来向金掌柜郑重地行了一礼。

金掌柜连忙阻止,“小兄弟,你这又是做什么呢,这让老夫怎么受得起?”

池非正容道:“掌柜对《梁祝》之用心,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这本书能经由像掌柜您这样真正懂书爱书之人的手出版成功,实在是池非的幸运,也是《梁祝》的幸运。所以请受我这一拜。”

对于池非来说,《梁祝》既是他对原来那个时代的缅怀和纪念,也是他在这个陌生世界所写的第一本书,实在是意义重大。

能够让金掌柜这种既有职业道德又有专业素养的行家成功出版,的确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听完池非的话,金掌柜也很受感动。他看得出来池非说的并不是客套话,而是真心所想。

自己用心制作的成果能得到别人认同,实在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尤其对方还是《梁祝》的作者,这更让金掌柜感到高兴,有种一切付出都没有白费的满足感。

双方重新坐下后,金掌柜拿出一个红封对池非说:“小兄弟,这次《梁祝》大卖,我们当家很是高兴。这是他特意叫我送给你的彩头,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小兄弟不要嫌弃。”

真不愧是人精。

池非深觉这聚雅斋不论是掌柜还是东家,都很会做人,也很懂得如何笼络人心,怪不得能成为屹立多年的老字号。

既然对方有意示好,池非当然不会推托,十分大方地收起了红封,“那麻烦掌柜代我向你们当家好好多谢一声,池非就厚颜收下了。”

“小兄弟你太客气了。”看他收下红封,金掌柜也很高兴。这表示大家关系良好,以后双方还有许多合作的机会。

说完正事,金掌柜犹豫了一下才对池非道:“小兄弟,关于草堂书生那篇新书序言,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掌柜,我不是很懂你在说什么?什么新书序言?”

看着池非一脸懵逼的样子,金掌柜这才意识到他原来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既然话都已经说出来了,金掌柜只好把事情的经过都跟他说一遍。

池非这才知道原来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果然还是太宅了。

不过这草堂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好像也没什么过节呀。

看池非没有出声,金掌柜以为他真的为此事而不高兴,于是安慰他说:“小兄弟,你不要把他的话话在心上。那种人心里在想什么,其实我们都心中有数,不过就是心生嫉妒而已。”

“掌柜放心,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我只是好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跟他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有什么过节了。”

金掌柜解释道:“那个人本来就是写才子佳人这一类话本的作者,有一次跟人喝酒的时候,还自诩为京城话本界写情第一人,为人很是自负。不过他也的确有自负的资本,他所写的话本很受欢迎,几乎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他的书老夫也看过,只是实在有些看不进去,可能是我老了吧。不过卖还是照卖的,毕竟这也是生意。

他在这一行也算是如鱼得水,几乎没有哪个同样写这类型话本的作者能跟他比。

直到小兄弟你的《梁祝》上市后,才真正压住了他。

出货量就不用说了,你的《梁祝》现在已经是第三版,可能还会印第四版。而他的话本最多也就是两版的量。

不仅是出货量,《梁祝》在口碑上也是出奇的好。这书刚上市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但仅仅过了十天工夫,销量突然一下子猛增,最后甚至还卖断了货。其中原因,靠的就是口碑。

凡是看过这本书的人,几乎都会向别人推荐。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梁祝》就是这样火起来的。

由于你们两个都是写男女之情的作者,所以很自然地读者会将你们进行比较。

这一比较,竟然大多数人都觉得你写得更好。

俗话说文人相轻,被人说写得不如你,那个人心里面当然不高兴。只是没想到他会趁新书上市之机,借题发挥。”

“原来是这样。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倒不是什么坏事。不仅是我,您也是如此,在这里我要先恭喜掌柜您了。”

“恭喜我什么?”

池非微笑道:“请恕我卖个关子,很快您就知道了。”

几天后,金掌柜终于知道池非为什么要恭喜他了。

仅仅几天时间,《梁祝》的销量突然再次暴升,第三次卖断货。

还没反应过来的金掌柜在众多书商的催货下,赶紧叫人加急印第四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