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195 审查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195 审查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西北军政一把手都极其重视接种之事,底下的官员自然也不敢怠慢,全都打醒十二分精神去全力执行。

仅仅半个月时间,所有城镇以及较大村落的居民都已经接种完毕,只剩下一些较为偏僻闭塞的村子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通过这次浩浩荡荡的全民接种运动,宁志远意外地发现了额外的好处,那就是顺便对全西北的人口和户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查。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大魏的户籍审查虽说按规定应该是每五年一次,但实际上由于大规模审查当地户籍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工作,而且审查结果并不划入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当中,因此很多官员对此并不重视,都是马虎应付。

稍微尽职一些的官员,最多也就是对下辖城镇的居民进行一次简单审查,作为最新的核查结果。至于城镇以外的村落和散户,就没心思去管了。

而更多对此完全不上心的官员,更是连查都不想查,最多就是派几个衙役在城里走动一下作作样子,然后在原来的户籍基础上稍微再加个几百人就行了,反正也没人知道这数据是真是假。

然而这次不一样,在给所有人接种的同时,还会顺便登记他们的户籍信息。

结果这一查,发现数据跟每个地方的户籍册所登记的数据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这么简单,有些较大的县城甚至差了上万人之多。

此时距离上一次户籍审查仅过了一年不到,这巨大的数据差异顿时狠狠打了各地官员一巴掌。

由于这次接种工作由西北军方全权监督,当地官员想动手脚也很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怠职的证据被一点一点地挖出来,心中惶恐不已。

身为西北政界一把手的布政使严春来看到底下官员又给他捅了这么大篓子,觉得面子有些过不去,正准备对怠职的官员进行严厉处罚。

但宁志远却阻止了他,表示现在一切都没有防疫散疮来得重要,其他都是小事。就算要处罚,也要等事情结束后再处理。

严春来现在唯他马首是瞻,自然不敢逆他的意思,只好暂时放过那些怠职的地方官员。

在得到各地最新的户籍数据后,宁志远立刻派出大量士兵对各地身份不明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抓捕行动。

凡是在户籍上没有登记信息,又或者没有亲人可以证明其身份的人,不管什么情况一律先抓起来再说。

结果这一抓,就抓了几百人之多。

经过逐一审问排查,在剔除了部分行商和真正的乞丐以外,竟然发现有上百人是被其他地方的官府所通缉的逃犯,有的甚至已经逃了十几年之久。

除了这些逃犯外,还有两百多个身份十分可疑的人。

为了尽快查清这些人的身份,西北军方开始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刑逼供。

在各种酷刑下,这些人终于熬不住开始陆陆续续地招供了,当中竟然有大部分人还真是胡人的混血奸细。

有不少人已经潜入西北多年,有的甚至还在当地成亲生子。如果不是恰巧因为这次的事,还真难以被发现其真正身份。

此次调查结果引起了整个西北军政两界的震动,谁也没想到原来有这么多胡人奸细混入西北多年从未被发现。

为了斩草除根,宁志远立刻组织了更大规模的抓捕计划,出动了数万士兵对整个西北地区进行地毯式的搜查,把所有身份不明的人全都抓起来。

另一方面,布政使严春来也要求各地官府出面动员当地民众举报所有可疑的人,凡是举报属实者一律重赏。

在重赏的诱惑下,整个西北民间顿时陷入了一片狂热的寻找奸细浪潮中。

许多人纷纷涌到当地官府那里举报所谓的可疑人物,结果官府派人一查,绝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

但即使是这样,各地官府也不敢不查,因为上头全都在盯着呢。

有些运气好的还真抓到了可疑人物,顿时像捡到宝似的赶紧通知军部过来把人带走。

于是继浩浩荡荡的接种运动后,全西北又兴起了大规模的抓奸细运动,真是一刻也没消停过。

随着全西北接种计划陆续完成,池非终于开始闲了下来。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结果。

只要在接下来的数月内,西北再无出现新的散疮患者,那这次的接种工作就算正式成功了。

当然,即使真的出现新的天花患者也不要紧,只要对方没有接种过牛痘就行。

可万一病人是曾经接种过牛痘的人,那所有人就会对所谓的“神药”产生怀疑,到时事情就麻烦了。

为了保证接种效果,池非向岳父宁志远建议,最好要当地官员每隔几天就派人追踪检查所有接种之人有无出现轻微的散疮症状。如果没有的话需要重新接种,以免发生遗漏。

宁志远当即同意,勒令底下的人照办。

为了打发时间,池非开始在空闲的时候继续写他的新书。

此时在京城和江南一带,有关西北防疫散疮之事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热议。

其中讨论得最多的还是那种能让人不得散疮的“神药”究竟是真是假。

虽然圣上已经派出钦差去调查此事,并且证实这是真的,但对此抱有怀疑者仍然大有人在。

假如说,这次是有人找到了一种可以治愈散疮的药,那怀疑的声音会少很多。

毕竟任何病症都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就算暂时治不好,也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药,又或者患者病情过重而已,这已经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常识。

然而这次却不一样,这次所谓的“神药”并非是治疗散疮,而是能让人不得散疮。

这是什么道理?根本就闻所未闻。

对此持怀疑态度的绝大部分是读书人,他们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奇事,因此自然会心生怀疑。

如果不是派出去的钦差回来证实此事是真,相信大多数读书人都会觉得这肯定是哪个神棍搞出来的蒙人把戏。

除了这“神药”本身就有些匪夷所思外,另一个让人在意的地方是,研制出这种“神药”的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当红作者池非先生,这更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许多没看过池非的,只听说过他名字的读书人都有些不屑一顾。

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话本作者,又不是大夫,竟然找到了可以让人不得散疮的所谓“神药”,这说出来谁信?

这些人都以一种在看笑话的心态在留意西北的情况,等着事情出现大逆转。

就在这个多事之秋,京城忽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圣上终于为自己的嫡女,也就是大皇子的胞妹焞芳公主定好了驸马的人选。

只是这驸马人选一公布,随即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对方竟然是安国公的嫡次孙谢长亭,也就是二皇子血缘上的表弟。

所有人都知道,大皇子和二皇子一直是势同水火的敌对关系。而安国公本人,正是二皇子血缘上的外公,也是他最大的靠山。

但偏偏圣上却把最为宠爱的焞芳公主许给了安国公的嫡次孙谢长亭,这其中的意味实在让人猜不透。

在公布完驸马人选后,没过几天圣上又抛出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决定他决意组阁。

如果说,把焞芳公主许给安国公的嫡次孙谢长亭还只是皇家内部之事的话,那圣上决意组阁这件事才是最为爆炸的新闻。

内阁是前朝第二任皇帝粱肃宗最先提出并建立的皇帝咨政机构,主要负责建议和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

刚开始内阁成员只有三人,均为朝廷大员,又称内阁大学士,后来逐渐发展为五人到七人不等。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到粱光宗、粱锦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也日益增大。

内阁首辅,即首席大学士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内阁首辅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

这也是皇帝为了防止内阁权力过大所想出来的折衷办法,利用宦官的势力来压制相权,以免一家独大。

如今圣上提出要像前朝一样组阁,这顿时在朝堂之上引发了一场大震动。

很快就有多名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认为大魏如今军政稳定,根本无需组阁。

也有人提出前朝内阁权力过大,不宜在本朝实行。

然而表示反对的大多数是御史台的官员,真正的一、二品大员大多保持沉默。

其实他们从圣上平时的一些支言片语中,知道他早就有组阁的意思,只是一直没有正式提出来罢了,如今不过是落实了这件事而已。

他们都是当官的人,当然想更进一步。

一旦成了内阁成员,其权势往往会凌驾于六部之上,这样的诱惑还是让他们很是心动。

虽然有官员提出反对,但最终圣上还是执意组阁,并且参照前朝的做法,先定下三个内阁人选,以后再根据情况适当添加。

关于人选方面,将在五天后公布。

至此,组阁之事已经势在必行,现在只差谁来担任内阁成员而已。

组阁之事顿时牵动了所有官员的神经,几乎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