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176 西北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176 西北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情况紧急,一路上全部人都是骑快马赶路的。

包括数百卫兵在内,所有人都带着两匹马,方便途中换乘。

所有人当中,池非的骑术是最差的,因为他才刚学会骑马不过半年而已。

正常骑马还可以,但如果是这种急行军式的长时间速骑,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一天下来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浑身酸痛,大腿内侧更是被磨得掉皮火辣辣的痛。

由于实在太累,经常是倒地就睡,一觉睡到被人叫醒为止。

虽然苦不堪言,但他为了不成为队伍中的累赘,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还好他长年练武,身体素质极好,在经过最难熬的四五天时间后,他的骑术明显提高了许多,身体也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赶路方式,终于开始缓过来了。

果然骑马就像开车一样,是个熟练技术活,除了多骑多练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看到小女婿这么快就适应了行军的节奏,一直暗中留意着他的宁志远觉得非常满意。

宁志远早就看出小女婿在骑马方面是个新手,但难得的是他不怕苦不怕累,这让他对小女婿更加欣赏。

同样都是女婿,宁志远对大女婿裘宇辰更多的是一种只要他对自己大女儿好就行了的家长式态度,在他心里裘宇辰始终还是个外人,只不过他平时不会把这种区别对待表现出来而已。

对于小女婿池非,宁志远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半个儿子来对待,会跟他说很多掏心掏肺的话。

没办法,十指还有长短,人也难免会偏心。

小女婿脑子清醒,为人谨慎,看事长远,跟他说话一点也不费劲。有时很多话他不用明说出来,对方就已经明白,实在太省心了。

经过这么多事,尤其是乌香的发现,以及知道他才是教卢靖炼制烧酒和缝合伤口的“高人”后,他发现这小女婿还真有些深不可测的味道。竟然知道这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

这些看起来惊人骇俗的手段别说像小女婿这种年纪轻轻的普通平民,就算是一个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当世大儒也不一定会知道。

不,是肯定不知道,否则乌香之事早就被揭发出来了。

但偏偏只有这小子知道怎么一回事,而且一抓一个准。

据说有些人天生就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叫生而知之。

他隐隐觉得小女婿就是这样的奇人,这让他有种不小心捡到了个宝贝的惊喜之感。

对于这趟回西北应对瘟疫之事,小女婿虽然不断强调他是一点把握也没有,但宁志远却对他有种莫明的信心,因此他才会主动向今上奏请去办这件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事。

一行人骑马骑了大半个月后,终于赶到了边关重镇乌赤县。

一路上,池非经卢靖悉心讲解,开始对要去的乌赤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乌赤县位于西北中部,是多条主要通道的交汇点,几乎连通整个西北区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名鼎鼎的西北大营就在乌赤县内,平日有超过十五万大军驻扎于此。

加上边境负责驻防的十万大军,一旦开战可以随时从当地征调数万乃至数十万民夫组成近百万大军来应对胡人入侵。

当然,这所谓的百万大军,真正能和胡人正面交战的只有其中的二十五万西北正规军,其余大部分是负责修建工事以及运送粮草物资的普通民夫。

不过西北历来民风剽悍,就算是普通的民夫,只要能够组织动员起来的话,也能变成一股不可小视的战力。

几年前北方大旱时,胡人趁机入侵,这些由西北本地人所组成的自发抗胡力量甚至比从各地卫所调来的从未打过仗的普通士兵要强得多。

由于那些从各地卫所调过来的士兵实在不堪一击,因此当地西北民众都戏称他们为“少爷兵”或“软脚兵”,可见他们对于这些人是多么的鄙夷。

事实上,西北军中绝大部分士兵都是从西北当地征兵的,不仅是因为外地人都不愿来这里当兵,更主要的原因是西北人确实剽悍。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名敢杀敢拼的好兵,这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

大魏的主要威胁来自两面,一是北面,二是西南。

北面的敌人当然是指北方胡人,而西南面的敌人则是指住在西北高原地区的长毛族。

长毛族真正的名称叫天卢族,因其体毛较汉人要浓密得多,而且经常不予修剪,看上去犹如野人一般,故汉人称其为长毛族。

天卢族世居西北高原地带,是典型的山地民族,骁勇善战,凶悍异常。

他们经常成群结队地骑着矮脚山地马入侵边境烧杀抢掠,对当地平民造成了极大伤亡,也是大魏的主要敌人之一。

直至魏武帝时期,武帝亲率大军直上西南高原讨伐天卢族。

大军数战之下,斩敌无数,甚至把天卢族的宫殿也烧掉了,活捉了大量天卢族贵族。

此次御驾亲征后,天卢族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不敢再轻易入侵大魏。

只有零星的天卢族人会以百人为单位,时不时地侵扰周边城镇。

安国公所统领的西南军驻兵于此,就是为了防范西南高原的天卢族死灰复燃。

相比已经沦为马贼难成气候的天卢族,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擅长骑射奔袭的胡人才是大魏的心腹大患,故北方边境的常驻军队是最多的。

一旦胡人入侵,只需几天时间,西北大营这边的十五万大军就能迅速赶往边境增援。

与其他县城实行自耕农或佃农耕作不同,整个乌赤县实行的是军屯制。

即县内所有田地都由士兵或军户统一耕作,尽可能地减少朝廷养军的开支。

县内没有普通的平民百姓,只有士兵和军户,尤其以军户为主。

大魏的军户全是些被判有罪的犯人,他们被判充军后就成了军户,五代后方或转为平民。

这些军户本质来说就是军中的农奴,他们要负责给军队耕作田地,提供军粮。

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加入军队成为士兵,只要连续三代都在军中效力,就可以提前变为平民。因此还是会有不少军户的孩子选择当兵这条路。

实行军屯制,不仅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朝廷的负担,还可以有效避免奸细混入,因此西北许多军事重镇都会采取类似的经营模式。

卢靖本人就出生于军户之家,先祖父还是宫中的太医。可是因为得罪了宫中某位贵人,结果全军被充军西北成了军户。

从卢靖祖父开始,就在军中担任军医,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换句话说,他的子女已经可以由军户变为平民了。

如今他的儿子已经五岁,他准备等儿子再大一些就开始教他医术。

说起自己的儿子,卢靖满是风霜的脸上会不自觉得露出憨厚满足的笑容来。

一行人在接近乌赤县的时候,池非很快就见到一座巍峨高大的城池正耸立在正前方。

城墙上面旌旗飞舞,城楼各处弓弩齐全,甚至还有几座炮台,看上去非常雄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