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160 回升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160 回升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比于江父的犹豫不决,江铭心里却十分高兴,他终于等到妻子徐若梅来了。

上一世徐若梅来到江家的时候,他刚好去外地游玩未归。等他回来的时候,若梅已经在江家住了一个多月。

当时他对于这门亲事是无所谓的,因为那时的他已经被继母茶氏给养歪了,院子里早就塞满了美貌的通房丫环。只要这个正妻不打扰他取乐,他并不在意对方是什么人。

由于若梅品性端庄,为人正直,与当时早被惯坏的江铭根本不是一路人。

江铭嫌她木讷无趣,因此婚后很快就对她产生了厌恶,双方的关系迅速恶化下来。

再加上继母茶氏在背后挑拨离间,使得江铭开始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一怒之下将她休掉赶出了江家。

那时的江铭根本不知道妻子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而且她的嫁妆也被茶氏给独吞了。

可怜徐若梅就这样带着一封休书,身无分文地离开了江家,无处可去,差点就冻死在街头。

幸好后来得好心人搭救,这才活了下来并顺利生子。

最后在晚年的时候,还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救了成了乞丐的江铭。

可谓因果报应,屡试不爽。

这一世,江铭早就决定要好好对妻子若梅,因此在得知若梅已经来到江家后,他忍着心中的喜悦对江父说:“父亲从小教过儿子一句话,人无信则不立。

虽然徐家已经败落,但徐小姐毕竟是徐家的血脉,我们江家理应信守承诺,兑现当年的婚约。岂能因对方境遇有变,就背信弃约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儿子以后有机会当官,也不会是个好官。还请父亲答应这椿婚事,儿子心甘情愿娶徐小姐。”

江父听完,顿时感到既欣慰又愧疚。他欣慰长子为人厚道、一诺千金。愧疚自己当年不应该随便与徐家订下婚事,否则今天就不会委屈长子了。

于是,江父就这样答应了这椿婚事,让两人三个月后成亲。

对于江家肯履行婚约,徐若梅本人也觉得很意外。

因为她早就听说江家长子江铭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前途无量。而她只是一介孤女,几乎什么都没有,所以她早就做好了江家会毁婚的心理准备。

但她万万没想到,江父不仅同意了婚事,而且还专门派了几个丫环来照顾她的起居生活,一副真把她视为江家未来长媳的架势。这不禁让若梅十分感动。

她并不知道,这些丫环并非江父所派,而是江铭特意从自己院子里调派过去照顾她的。他想要从现在开始就好好照顾身世坎坷的妻子。

这就是在文学报上连载至今的内容。

接下来的部分,就是两人婚后大派狗粮的剧情。

池非在现代看网文的时候,不仅逛男频,也逛女频,是个杂食性动物。

关于派狗粮这部分剧情,池非有信心比这时代任何一个作者都要写得好。

因为他知道的套路太多了,随便挑几个经典的桥段出来都能把人活活甜死。

实际上,不仅这部分剧情他早就写好,而且他手上的存稿已经足够他再出两卷书,足有三十多万字之多。

毕竟文学报五天才发行一期,每期更新一万字左右,以他每天四、五千字的写稿速度不仅完全应付得过来,而且还有太把时间存稿,完全不用担心会开天窗。

除着第四卷剧情的有序推进,蓝晴的也开始渐入佳境。

现在已经连载到沈如心在解决好族里的纠纷,拿到合法继承权后,开始正式经商的部分。

由于之前从未有人写过以商人为主角的话本,而且这回还是由一个女子来经商,因此这部分剧情显得十分新鲜和有趣,让读者们看得十分过瘾。

再加上这些经商剧情都是真有其事,并非凭空杜撰出来,因此更加显得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

虽然还有不少比较大男人主义的男读者对于女子经商颇有意见,但女读者们却喜欢得不行,感觉由一个女子来当家作主实在太爽了,有种翻身当主人的强烈满足感。

因此喜欢这部的女读者越来越多,她们不断写信过来表达各种意见和喜爱之情。

池非像往常一样,把其中比较经典有趣的信件内容摘录下来登在读者来信版块里。

男读者看到这样,也不甘示弱地写信过来反驳沈如心的这种行为实在有违常理,不应提倡。

于是双方又开始在读者来信版块里吵了起来,十分热闹。

由于文学报同时有和这两部台柱级的在连载,再加上在读者来信版块里吵得不开交的热闹景象,使得文学报的销量越来越高,平均达到了每期两万五千份左右,几乎跟前一段时间刊登乌香上瘾实验图文那期最高的两万六千份销量差不多持平了。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江南苏元府长庆坊少东家林长生又找上门来,请求重新恢复之前的协定,重开江南版文学报。

即长庆坊会继续从池非这里进大批印有江南当地商业广告的文学报到江南销售,至于商业广告的收益也按之前说好的那样,池非给一个广告位固定价,其余的由长庆坊全权负责。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能够再次让池非的钱包迅速鼓起来。

因为迫于福王的压力,如今敢在文学报上登广告的商家还是极少数,到目前为止只有区区十八家而已。

这十八家商业广告收益再加上文学报本身的销量,总体算下来报社当然不会亏,应该说每月还是能赚不少钱的。但跟以前全盛时期相比,还是差太多了,连三份之一都不到。

在未发生福王强买事件前,池非光是商业广告的收益就能达到每月几千两之多。

这个数字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当时文学报是“双开”经营的。

即分成京城版和江南版两个版本同时发行,同时赚着京城和江南两地商家的广告费,因此能有这么高的收入一点也不出奇。

如今长庆坊敢重新售卖江南版文学报,表示他至少能恢复以前一半的广告收益,这对于他来说当然是好事。

长庆坊少东家林长生也是看到有这么多外地书商蜂涌至聚雅斋订购第三卷都没事,另外他还收到福王已经失势的消息,这才敢重新售卖江南版文学报的,否则给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顶风作案。

谁也不会嫌钱多,由于谈成了这笔大生意,池非心情大好,立刻通知张小娥今晚给所有人加菜,他要好好庆祝一下。

过几天就是阿芷及笄的日子,希望他叫银楼订做的东西还来得及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