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139 绝笔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139 绝笔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说,上一期文学报是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话,那这期报纸简直就是天雷滚滚,震耳欲聋。

什么?文学报的东家苏真就是池非先生本人?!

这段刊登在文学报上的内容再次让全京城的人都看傻了眼。

池非先生是谁?相信没几个人会不知道。

就算不看话本的人,也肯定听说过他的名字。

因为各处酒楼茶馆的说书先生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止一次地评说过他的《仙侠》和《重生》。

而近年来极受平民百姓欢迎的《梁祝》和《梁祝改》这两出戏,也是改编自他所写的第一本话本《梁祝》。

不仅是京城,大江南北各省各府都有大把他的书迷。

关于池非先生这个人,许多人都想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可惜没几个人真正见过他,甚至连他是什么人,有几岁都一无所知,此人实在太过神秘。

然而,如今却突然爆出一个无比劲爆的消息,那就是被官府带走的文学报东家苏真正是池非先生本人。

如此惊人的反转,怎能不让人目瞪口呆。

许多人看到这期报纸的时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虽然也有人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假,但池非先生的确从文学报建报伊始就在上面连载,而且自从苏真被抓后就再无音讯,两者实在太过巧合,所以绝大部分人都相信这是真的。

此时在镇国公府内,镇国公宁志远突然一拍大腿大声笑了出来,把刚进来的姚氏给吓了一跳。

“干什么呢,咋咋呼呼的。”姚氏白了他一眼。

“你快过来看看,这小子竟然连这样的法子都想得出来。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宁志远一边大笑一边把那张报纸塞给她看。

姚氏看完后,也十分惊讶,前后翻了一遍才问:“这报纸是苏真早就印好的?”

“没错,这两期报纸肯定是他提前印好的。

最后这期更绝,他是特意等到自己被官兵带走后,才安排人去到处发放的。

这样一来,福王那些人就不敢再给他乱定罪名了,否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姚氏却并不像他这么乐观,仍然忧心忡忡地说:“可就算是这样,福王他们还是不会放过他的,最多就是延长一些日子而已。

只要人在他们手里,是生是死还不是由他们来决定。”

宁志远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说:“不,他图的可不止是这些。

我已经看明白了,这小子特意发这两期报纸,其实是在造势,他想引另一个人出手。

也许没有人会在乎文学报东家苏真的性命,但肯定会有大把人在乎红遍京城乃至大江南北的当红作者池非的性命。

如今所有人都在关注此事,如果那位真想对付二皇子和福王的话,那他一定会借此机会大作文章。”

“你是说那位会出手?”

“**不离十。这是一个扳倒福王和赵功名的大好机会,我相信那位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只要他肯动手,苏真这事就有转机了。”

“希望如此。不然苏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小芷一定会很伤心的。那丫头是真的上心了。”

“放心,这回情况不一样了。

这小子真是个鬼才,我都想不到这样的法子,却偏偏让他给想到了。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确实有勇有谋。

有意思,有意思,哈哈。”宁志远一边说一边把报纸上那几行字又看了一遍,看得津津有味。

……………………………………

就在这期文学报出现的第二天,最新一期新京报也上市了。

在这期新京报最显眼的位置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新京报九十两出售,望贵人大驾光临。

这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如果销量排第一的文学报只值一百两的话,那排在第二位的新京报就只能卖九十两了。

新京报人单力薄,报社所有人都非常害怕得罪那位贵人,然后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大牢屈打成招。

因此新京报特此登报声明,恳请那位贵人前来以九十两的高价收购新京报。以免新京报落得跟文学报一样的下场。

什么叫骂人不带脏,杀人不见血。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篇文章以极其尖酸刻薄的言辞大加讽刺那位权势滔天的贵人,以及为虎作伥的巡城御史赵功名等人,让人看得畅快淋漓,倍感痛快。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同一天众官员上朝的时候,有三位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一起联名弹劾福王殿下强抢民产,并勾结巡城御史赵功名诬陷良民,其行为严重败坏皇家声誉。

此奏章一出,顿时引起朝堂一片哗然。

皇上在听完奏章内容后,马上勒令大理寺彻查此事。

当日下朝后,大理寺随即派人来到巡城御史公署的牢房内,把事件主要当事人,文学报东家苏真带回大理寺审问。同时被带走的,还有巡城御史赵功名。

此事第二天就登上了新京报的头版头条,再次引起了所有读者的强烈关注。

虽然新京报没有明说福王就是那位想抢夺文学报的贵人,但两件事如此巧合,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那位所谓的贵人,正是被三位监察御史联名弹劾的福王殿下。

无数平民百姓这才恍然,原来,想用区区一百两银子强买文学报的贵人就是这位福王殿下。

怪不得池非先生要立下那样一封仿佛遗书一般的绝笔信,这贵人确实是权势滔天,不敢得罪啊。

虽然此案不像之前的私盐案那样需要三司会审这么严重,但众人的关注程度却一点也不比私盐案少。

因为被抓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池非先生啊。

通过新京报的报道看到事情原委后,所有人都知道池非先生确实是被冤枉的。

对于冤枉他的福王,虽然表面上没人敢说什么,但心里都充满了厌恶和鄙夷。

尤其是池非的书迷们,更是对福王这个人渣恨得不行。不少人都在背后偷偷诅咒他不得好死、出门被雷劈、生儿子没P眼等等,总之是有多毒咒多毒。

至于事件当事人池非,却过得十分轻松。

相比于阴暗潮湿的巡城御史公署牢房,大理寺的牢房明显要干净通爽得多。

当然,也可能是有人特意给他安排了最好的牢房,所以才会让他产生这样的错觉。

自从住进大理寺的牢房后,他最多就是时不时地接受大理寺官员的盘问。却再也没有受过刑,甚至还能换上干净的衣服以及吃上干净的饭菜。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看来,他那两期报纸所引发的轰动效应,终于引得大皇子出手了,这才是整个计划的最终目的。

如果大皇子不出手的话,那他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过他有七成的把握,大皇子应该是不会放过这个痛击二皇子和福王等人的大好机会。

如今看来,他确实赌中了。

这就是公众舆论的作用和影响。

池非作为一个现代人,很清楚公众舆论的力量有时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只要这几位幕后大佬斗起来,他这条小命就算是暂时保下来了。

虽然从今以后,二皇子和福王等人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但他并不后悔这样做。

反正不管顺不顺从他们都是死路一条,区别只在于是被他们慢慢榨干而死还是被立刻杀掉而已,与其等死还不如放手一搏。

五天后,当他看到当时带着官兵来抓他的巡城御史赵功名,以及包着右耳的福王府马管事两人戴着枷锁和脚链、表情呆滞地从他牢房前面经过时,池非笑了。

他有种预感,自己应该快要出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