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013 慢工出细活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013 慢工出细活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有详细的大纲,再加上梁祝本身就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所以池非写得很顺。

他原来当兼职写手的时候,每天只能更新4千到5千字左右。

这样的更新速度在现代网络写手当中只能算是中下水平。

他的小说之所以大多扑街收场,更新不够快也是原因之一。

对于梁祝这本书,他倾注了很多心血下去,唯恐会把这个在他那个时代意义非凡的民间故事写得不好。

再加上没有每天要更新的压力,所以他以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心态在写。

只求质量不求数量,以大概每天两千字的速度在慢慢增加着。

因为不像电脑那样可以随便修改,所以他只能先用差一点的草稿纸来写,等检查过没问题了,才用好一点的白纸重新抄一遍。

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以读者的角度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果感觉哪个地方不够好,就马上进行修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果然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在不断修改下,小说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由于书写量很大,他每个月至少要拿出一大半的工钱去买纸张和笔墨。

买的时候还要偷偷地买,以免被邓全他们发现。

虽然挺辛苦,但他却有种乐在其中的满足感。

他重新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

原本枯燥的生活在他眼中已经变得不一样,或许是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和理想。

经过四个多月的奋战,小说《梁祝》终于在他手上完成了。

整部小说一共25万字左右。如果按当下话本流行的分法,大概就是每回4千字左右,一共可以分为64回,算得上是一本中长篇小说。

在他完成整本小说没多久,苏真,也就是他现在这具身体的原主,他的生日快到了。

进入东升米铺这半年来,他不仅每天能吃饱饭,而且一直在坚持锻练身体。

现在的他跟之前当小乞丐时相比,整个人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有了明显增长,不再像之前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

就在苏真生日那天,池非先是往苏真家乡的方向点燃一柱香,然后带着《梁祝》的手稿走出了四合院。

………………………………

看到天色快黑,聚雅斋的掌柜就吩咐店内的伙记准备打烊。

聚雅斋跟东升米铺一样,是多年的老字号,在许多地方都开有分店。

总店在苏州府那边,在京城有三家分店。

聚雅斋除了卖书以外,还会印书,设有专门的印书作坊。

看中某个作者的作品后,就会买下来印成正式的话本。

不仅在自家店内卖,还会以同行价批发给其他书店出售。

实际上不仅聚雅斋,许多规模较大的书斋和书坊都是这样做的。

毕竟光在自家店内卖,又能卖得了多少呢?

还不如在同行间相互流通,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就在书斋掌柜准备落锁时,后面忽然传来一把声音:“掌柜,打烊了吗?”

掌柜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少年,于是笑着说:“这位小兄弟,不好意思,本店已经打烊了,你要买书的话明天再来吧。”

“我并非来买书,而是要卖书。”

“卖书?你的意思是你要卖稿?”

“是的,不过不是我,是我家主人要卖稿,我只是负责跑腿的小厮。”

“请问你家主人是?”

“我家主人因为某些原因,名讳不方便相告,请掌柜见谅。”

掌柜有点明白了。这位少年的主人多半是要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但因为没钱参加科举,所以才不得不写话本谋生。

之所以不想告诉别人名字,是不想将来一旦高中后留下话柄。

毕竟在许多有志科举的读书人眼中,写话本这种事实在有些不务正业,还不如帮人抄书来得好听。

他以前就见过不少这样的读书人,因为怕被人看到,每次都选在夜里偷偷摸摸地交稿。

如果池非知道掌柜脑补的内容,一定会忍不住想笑。

他谎称背后有个“主人”,只是怕对方欺负他年纪小而拼命压价而已。

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掌柜终于还是让池非进到店里来。

文人都好面子,如果这少年的主人真是个读书人,还是给几分面子比较好。就算稿子不行也要客客气气地送走。

把油灯点亮后,掌柜对池非说:“小兄弟,如果不介意的话方便把稿子给我看一下吗?”

“掌柜请。”池非把手稿递过去。

就着油灯的灯光,掌柜慢慢地看了起来。

池非没有出声,安静地坐在旁边等着。

看着看着,掌柜的表情变得越来越认真,就连翻页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等翻到将近一半的时候,他眼中仿佛有火光在闪烁,额头也渗出了细汗。

当剧情进入**时,他双眼死死地盯着稿子,已经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眼中只有那不断跳动的文字。

就在他急于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时,忽然发现后面没了,稿子全部都翻完了。

“稿子只有这么多吗?你家主人还没写完?”掌柜连忙追问。

池非回答道:“写是已经写完了,只不过我家主人只让我带着一半手稿出来,剩下的还在他那里。”

掌柜一听,作为商人的本能马上让他明白过来。

这少年的主人并非傻子,也会提防别人拿了稿子不还,所以只带一半出来。

掌柜看着手中的稿子陷入了沉思。

他没见过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写法。

咋看下去文笔过去直白,用辞也不够精练简洁。但多看几页后,却不由自主地被其独特的文风所吸引。

更新奇的是,作者将书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对话和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让人有种仿佛置身其中的真实感。

故事本身更是精彩无比,就连他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也忍不住被书中这对年轻男女间那种至真至纯的青涩情愫所感动,仿佛回到了年少时代。

但正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如此纯洁美好的恋情真的经得起现实摧折吗?

想到这里,掌柜问:“小兄弟,你能不能回答我,这故事最后是否悲剧收场?”

池非不禁有些佩服他的敏锐,“掌柜果然高明,这故事的确是一个悲剧。”

果然如此,掌柜不由得叹了口气。

将手稿放下后,掌柜迅速由一个读者变成一个商人,正色道:“那敢问小哥,这手稿你家主人打算卖多少钱?”

“在谈价钱之前,我想先跟掌柜说件事。我家主人说了,这部书如果有人要买的话,对方必须答应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改书名,否则多少钱也不卖。”

掌柜想了一下,赞同道:“只要是懂书之人,凡是看过这手稿的,相信都不会对书名有异议。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梁祝二人之间的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名字了。老夫同意这个要求。”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谈价钱。我家主人交代过,让我多找几家书坊问价,而且要让对方先报价。实不相瞒,您这里是我找的第四家书坊。”

掌柜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于是非常直白地说:“从这手稿来看,你家主人应该是第一次投稿。因为我在这行做了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奇特的文风,如果见过肯定有印象。

按我们这行的规则,新人作者一般是千字一百二十文到一百五十文之间。稍微有点名气的一般是千字两百文到三百文之间。名气再大一点的可以拿到四百到六百文之间。只有真正顶级的作者,才能拿到千字一两的高价。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半坡先生,最高时拿到了千字一两三钱的天价。自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拿到过这个价。小兄弟,你觉得你家主人可以拿到什么价?”

池非不慌不忙道:“我家主人说了,让我把稿子卖给开价最高的那一家,所以你问我也没用。还是请掌柜报价吧。”

掌柜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油滑的人,不禁有些无语。

如果换作其他人,就算是有些名气的作者,凭他们聚雅斋在业内多年的声望,绝不会任对方挑三拣四。

然而在看过这些手稿后,以他在这行三十多年的眼光和经验,他知道这些手稿一旦印成书,一定会大卖。

毕竟就连他这样一个阅书无数的老行家,也被吸引成这样,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实在不舍得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考虑了一会之后,掌柜终于开口道:“这样吧,我就破例按已成名作者的价钱给你家主人,每千字五百文,即千字半两。小兄弟你可以回去问过你家主人之后,再过来给我答复。”

池非摇摇头说:“不必了,掌柜你给的价已经几家书坊中最高的。而且聚雅斋又是多年的老字号,我信得过你们。稿子卖给你了。”

掌柜一听,顿时笑逐颜开。

双方约定,一手交稿一手交钱。

但不是现在就马上交易,而是要等两天后,池非把全部手稿都带过来,双方才当面结清。

这是防止有人一稿多投,用一份稿骗几家钱,所以要定在两天后交易。

这也是业内通用的行规。

在这两天时间里,书坊会派人到其他书店去打听消息,以免上当受骗。

把半部手稿拿回后,池非离开了聚雅斋。

此时天色已黑,绝大部分店铺都已关门,路上行人也很少。

走在冷清的路上,池非心却是暖的,双眼闪闪发光,脸上更是流露着一丝兴奋的笑容。

他似乎,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