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110 万事俱备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110 万事俱备

作者:令狐BEYON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5: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池非已经对记数和找零完全上手,刘掌柜觉得是时候了,于是决定从其他分店借来一个经验丰富的帐房先生来教池非怎么做帐。

对于城西分店有个心算神童这事,其他分店的掌柜和帐房先生也略有所闻。

但大多数觉得这只是言过其实的传闻。

这次被借调过来的帐房先生姓陈,年约六十多岁,留着一缕长须,看上去颇为严肃。

这位陈帐房在总店工作了四十多年,不仅是米店的老前辈,也是当地帐房界的老行尊。

不仅一手算盘打得出神入化,还有一双火眼金晴,没人能在帐目上作假瞒得过他。

虽然年事已高处于半隐退状态,但还是经常会有其他店铺的当家或掌柜出高价请他去帮忙查帐。

凡是在京城当帐房先生的,几乎无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原本像他这样的老向尊是很难请得动的,刘掌柜也没想过要请他,只打算从其他分店借人。

可这陈帐房似乎对心算神童这事颇感兴趣,竟然主动申请过来教人。

刘掌柜没想到来的是这位老行尊,赶紧好吃好喝地招待,并嘱咐池非要好好跟着学。

刘掌柜走后,徐账房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池非,然后问:“听说你精通心算,是真是假?”

池非谦虚道:“回先生,小子只是对心算略懂皮毛而已,哪敢自称精通二字。”

“这样吧,我这里有一本帐本,我给你一柱香的时间,你帮我把总数算出来。能做到吗?”徐账房把一本帐本推过去。

池非知道徐账房是有心要考校他,因为这帐本比当初刘掌柜测试他的那本厚太多了,显然是某间分店整个月的营收帐本。

如果用算盘来算的话,就算是熟手,也很难在30分钟内算好。

“那小子就试试吧。”池非没想过要藏拙,于是直接答应下来。

当池非拿起帐本正式开始时,徐账房看到他果然像传闻说的那样并没有动算盘,而是全神贯注地一边翻页一边快速扫视上面的金额。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池非翻页的频率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节奏。

动作从容,气定神闲。

经过这段时间的频繁使用,他原本已经许久没用的珠心算逐渐变得熟练起来,运算速度也明显提高了许多。如果跟之前那次相比,几乎足足快了近一倍。

所以仅仅过了7分钟,整本厚厚的帐本已经全部翻完。

他看了看案台上的香炉,发现还有很多时间,于是重新从第一页开始翻起。

五分钟后,他把第二次翻完的帐本小心翼翼地放回到案台上,然后对着徐账房朗声道:“一共两千九百八十一两六钱八十七文,请先生查证。”

徐账房没有出声,只是以掩饰不住的震惊眼神看着他。

这帐本是他算的,他当然知道结果。

这小子算得一点没错,丝毫不差。

算得准也就罢了,他惊就惊在对方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算出答案。

就算是他,要在一柱香内算出答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现在年纪大了,手指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活。

如果不是重新又验算了一遍,这小子可能算得更快。

厉害,的确厉害。

在确认对方有真才实料后,徐账房的态度明显和缓了许多,“学过做帐吗?”

“回先生,小子没有学过。其实在来东升米铺上工之前,小子从未接触过帐房的工作,一切都要重头学起。”

“不要紧,只要肯用心学,没什么是学不会了。从今天起,你就跟我学做帐吧。”

“是,多谢先生教诲。”

就这样,池非开始跟着徐账房学做账,白天连店面都不用去,只要在内堂专心听课就行。

经徐账房的讲解,池非这才了解,这个时代的帐房已经从过去单一简单的单式记帐法逐渐往复式记账法过渡。

现今绝大多数帐房都使用“三脚账”来做帐。虽然从严格意义来说三脚账还不算真正的复式记帐法,但已经具备雏形。

“三脚账”,又名“跛行账”。

这种记账方法,对于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记录两笔,因此比作“两脚”。对于现金收付事项,则只记现金对方一笔,比作另“一脚”,合称“三脚”。这就是“三脚账”的名字由来。

“三脚账”的账簿设置与单式簿记大体相同,通常采用“三账”的体系。

把会计记录的重点放在“流水账(也称日清簿)方面。而“流水账”进一步细分为“货清簿”、“银清簿”和“往来簿”。

“货清簿”用于记录商品的购进与销售事项;“银清簿”用于记录现金收付事项,而“往来簿”则专门用于登记往来转账事项。

这些“账簿”和“三脚账”所采用的总清账,格式与单式簿记相同。

账簿竖式登记,每张账页均划分为上下两个记账地位,上方称之为收方或来方,用于登记一切来账(也称收账),下方则称之为付方或去方,用于登记一切去账(也称付账),简称“上来(收)下去(付)”或“来高去矮”。

此外,由草流向日流的平行转记和由日流向总清账中的归类转记,其基本做法与传统单式簿记完全相同。

“三脚账”与传统单式簿记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对不同会计事项的处理方面。

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记录,需同时记入来账(即收账)与去账(即付账)两方,其余现银(也称现金)出纳及货物买卖账项,则仅记其一方。

其前一部分为复式记录,而后一部分则为单式记录,对于往来账项的处理大体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其原理与现代的借贷复式簿记相似。

记账符号有的用“收付”,有的用“来去”,也有的用“出入”。

例如赊销给张三商品一千文,这笔业务一方面需在兑货总簿的收方记录“销售收入来账银”一千文,另一方面需同时在“往来总簿”中的付方记录“张三去货欠款去账银一千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