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布衣卿相 > 第七十章 府试(一)

布衣卿相 第七十章 府试(一)

作者:心如朗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7: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逍遥的日子,过得也挺快!

明天就是府试了,夏元鼎决定不看书,让自己脑子清净下来。

听说主持府试的是许知府,这个不难打听到。但是也仅限于此,毕竟身边没有高人指点,所以这一次他们要多充实自己的知识,以免考试时遇到盲点。

考试的内容,倒是跟县试没有多少出入,还是那些东西,不同的可能就是难度会有所加深。

大伯提前给他们加油说道:“元杰、元鼎,你们明天就要参加府试了,尽量放松的去考,过不过都没关系,你们看大伯我,那也是考了好几次才过得,比你们大许多的考生都有没过的,何况你们的年纪这么小,咱们有的是时间!”

夏守仁的话虽然不错,但是浪费一年家里的花费就要多上许多,他们又不是富裕人家,能过的话还是要尽力争取。

夏元鼎说道:“大伯放心好了,我们不会给家里丢人的!”

一听这话,夏守仁很是满意,看来他的话还是很有作用的,如果两个侄儿都过了府试,那他的功劳可真是不小,不行了,不能想,不能想,想到回去时带回两个考过了府试的侄儿,怕是做梦都会醒。

提早入睡,府试日,凌晨时分,外面还是一片漆黑,这时候夏元鼎便醒过来了。

“大伯!”

“元鼎醒了啊,元杰也醒了吧,都赶紧起来,吃了东西,别耽误考试了!”

看到大伯准备的早饭,这时候夏元鼎才觉得,大伯其实也是有可爱的一面的,对于一个人的了解始终不能停留在片面,是人都有好的和坏的。

出门后,看着路上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大概都在睡梦中,而他们却要抹黑的去追逐梦想了!

当夏元鼎逐渐的融入这个社会,越能明白阶级这种东西对人的束缚和帮助,也许他也可以向他爹夏守智那样扛起出头摆弄庄稼,可美好的家园在这个时代太脆弱的,战争、自然灾害、各种势力的破坏,这给他敲响了警钟。

要想真正的兴旺,就要摆脱寒门的束缚,只有世家望族才能长久的兴盛下去,而他们看什么,靠的是家教、家规、家藏。底蕴深厚的望族,必然是家里藏书丰富的,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夏元鼎兄弟两个跟着大伯来到了府试的考场外,这时候与县试的状况又不一样了。

府试的人数众多,一般的话,并不是所有人一起考试的,而是一个县或者几个县的一起考,出的试卷会有所不同。

这个夏元鼎不管,因为不管是是考那张试卷,难度大体都是相同的,不然出卷人就要遭殃了。

“你们去吧,大伯等你们的好消息!”

进去考棚前,照例的程序还是要走的,大体跟县试时没什么区别,搜身、唱名等。

主考的知府大人可不像县试的知县那么年轻,胡子有些花白了,年纪应该不小了。

领了试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夏元鼎先不急,反正时间是充裕的,他努力调整最佳的状态。

府试跟县试不同的地方就是这考试的试卷需要糊名,光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府试已经开始注重防止徇私舞弊了。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为什么除了殿试外,其余的考试,无论是最初的县试,还是后面的乡试、会试,都不是只考一场。不是一考定胜负,虽然增加的工作量,但对考生来说也许是好事,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有人替考。

第一题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看到这样的题目,夏元鼎一点也不觉得这题有什么奇怪的,多么正常的出题啊,只是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是难写的精彩。

怎样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境界呢,这是出题人的意思,也是题目的本意。

也可以这样理解,品德高尚的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追求完善,只有随时反省自己,懂得改过自新,注重刻苦磨练的人才能成就君子。做诚实的道德实践者,不欺心,不苟安,最终做到“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了解句子的意思容易,难的是去感悟它并去践行它,人无完人,人都会犯错,道德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学问。

想清楚后,夏元鼎便知道该怎么写了,毛笔沾了墨,下笔如有神,毫不停顿的写了下去,基本上整篇文章是一气呵成的。

看着还未干的墨迹,夏元鼎是比较满意的,整篇文章直抒胸臆,文章少了点老练却多了许多朝气。

再看第二题是:“君子远庖厨!”

怎么两题都与君子有关,而这第二题,要不是夏元鼎一直以来功力深厚,还真容易被迷惑了。

夏元鼎记得,在另一个世界,这句话常被人歪解,它的意思可不是句子要远离厨房了,说这句话可不能成为你偷懒不干活的借口,不然老祖宗会出来找你说道说道的。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人有恻隐之心,这样的行为称得上君子吗?

从这种不忍杀生的心态,夏元鼎要去分析,然后才好写出一篇文章来。不过他倒不怕,因为他已经被训练过了,胸中早已有丘壑,拿下此题不在话下。

可能有人觉得这种不忍杀生的善是一种伪善,因为你不忍杀生,却能够坐下来心安理得的吃肉,这恐怕不是现代人能理解的。

儒家的哲学是种差等的哲学,有尊卑、高下、远近之分。现代常有女朋友和丈母娘落水的问题,问你先要救谁,儒家的观点认为,亲人和路人同时落水的时候,应该先救亲人,然后去救路人。君子远庖厨,是要保全其恻隐之心。

――――――――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大半,等所有的题目都答完,夏元鼎便开始认真的誊抄答案,所有的一切都做完,便是准备交卷。

等啊等的,知道不少考生交卷了,夏元鼎才起身离开。对于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参加府试的,被别人关注总是难免的,这点夏元鼎自己也不知道是好处还是坏处。

据他所知,有的人可能就比较喜欢提拔年轻的学子,也有的人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拔苗助长,例如有个叫张居中的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晚发迹了几年,但府试阶段相比也没有人与他为难。

出了考场,夏元鼎就看到大伯一直在外面等着了,开始像大伯走去。

“怎么元杰还没出来啊?”夏守仁问道。

“应该马上就出来了!”

“这次的考题应该不难吧?”

“还好,都答得比较轻松!”夏元鼎笑着说道。

“那就好,咱们夏家以后就靠你们了,大伯看样子是不行了!”夏守仁有些感慨地说道。

听到这话,夏元鼎一时便笑不出来了,看来科举这条路还是失意者要多。

等到夏元杰出来,还不等问,就见他哭丧着跑过来说道:“大伯!”

夏守仁连忙拉着夏元杰问道:“元杰,别急,跟大伯说,可是遇到不会的了,跟大伯说说!”

夏元杰眼含泪光,啜泣着说道:“大伯,我遇到臭号了!”

“臭号!”夏守仁和夏元杰脑海中同时蹦出这个词,夏元杰还好,夏守仁却是对这个词刻骨铭心。

在考场上,卫生条件简陋,在号舍巷道的最后面,会放置一只粪桶,供考生大小便。如果高温之下,臊臭难闻,蚊蝇乱飞,这时候别说考试,就是臭味考生也受不了。

现在是农历四月多,虽不至于仲夏那样酷暑,可是温度也是渐渐升高。

想到此,夏守仁有些同情这个侄儿,没想到遇到了跟自己当年遇到的同样遭遇。

靠近粪桶的号舍叫“臭号”,靠近做饭地方的号舍叫“火号”,均不受考生欢迎。

不过也别怪,这个可是要抢的,没抢到怪谁呢!

拍了拍夏元杰的后背,还是回去再说吧,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本来以为是皆大欢喜,没想到第一场考试就在心间埋下阴霾。

果然读书人还是要多锻炼身体啊,不然别说考试了,这抢号都抢不过别人,还没开考首先输在了起跑线上怎么行,如实这般,夏元鼎更坚定了自己强身健体的心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