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布衣卿相 > 第十四章 乡下小儿

布衣卿相 第十四章 乡下小儿

作者:心如朗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7: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面就是陈庄了!”夏李氏一手扶着放在大腿上的篮子,另一只手指向斜前方。

现在天色已经大亮,夏元鼎看过去,隐藏在桑树、梧桐树、榆树下,有袅袅炊烟升起。

现在人家才刚刚开始吃早饭,他们已经走将近一个时辰了吧,回头去看已经看不到杜山村的样子了。

吃着嘴里的食物,夏元鼎不停地四处张望,不管是路边开的野花,还是水沟里偶尔的响动,都是他观察的目标。

“娘,外公家是在哪个方向吗?”夏莹雪咬了两口馒头,用纤细的手指指着一个方向。

“对,就是在东北的方向,从我们村子出去,沿着映柳河往上游一直走,就是李圩了。”母亲解释道。

知道就知道吧,可是夏莹雪在得到母亲解答后特意的看了看弟弟,这令夏元鼎大为不解啊,不就是知道吗,有什么可得意的。

想当年他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畅行中外。,他的大脑里可是藏着整个世界。

日头渐高,再经过一个村庄以后,夏元鼎发现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多了起来。

有的驮着粮食,有的带着农具,还有的拉着编制的手艺,有竹子做的和木头做的。

最羡慕的就是能骑马的了,呼啸而来,留下一地尘土飞扬。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夏元鼎远远的看去,就见一片房屋林立,多是木质结构,高低相映,沿着街道两侧分布着。

再走进,就能看得清店家高挂的字幅了,布庄、绸缎铺、客栈、酒楼等等。

“我们到了!”

“就这!”夏元鼎心里想到,出了一个三层的酒楼,其他的都是一两层的木质建筑,这个小镇还真是小镇。

村民们聚集起来的地方就是集了,是一处很大的空地,处在小镇的南方,因为镇子是南北长型分布,去集上是穿过镇子的行为。

夏元鼎就和姐姐在牛车上等着,父母要把带来的绸缎布匹和鸡蛋等卖掉。

走走停停,就见牛车上的东西越来越少,接着就是沽酒、买盐、买酱等的行动了。

“元鼎,你干嘛!”到了集上,夏元鼎想下去看看,却一把被姐姐拉住。

“我想下去看看,也不行吗?”

居然现在有人杂耍,当真是稀奇事,夏元鼎想下去挤进人群里看看人家表演的怎么样,到底有没有真功夫。

“元鼎好好在车上待着,一会我们就回去了!”母亲对夏元鼎私自行动的行为也是禁止的。母女同心,她们还真是一致。

“好了,到前面一人给你们买一串糖葫芦!”夏守智许是买了酒人就有些漂了,许了儿女两串糖葫芦。

听到这话,夏李氏给了丈夫一个白眼,怪罪他就会乱花钱,但后来还是不得不掏钱买了两串糖葫芦,花了两文钱。当然这只是小钱,买锄头的时候可是花了夏守智五十文钱,更不要说买酒的钱了。

幸亏夏守智还有一门石刻的手艺,这也是他能积攒起来盖房的钱财来。他自己家的石磨就是自己刻的,还有牲畜饮水的器物。

东西都买好之后,也是中午了,夏守智拴好牛就带着着一家人准备吃饭了。那高挂着“酒”字的酒楼,看看就好了,哪能真去了。

还是去在路边支起了棚的小摊子。

“朱五哥,来三碗面!”

“好勒,马上就好啊!”夏守智每次来赶集都到这里吃面,跟这摊主也熟。

至于为什么只要三碗,看看旁边的食客就知道了,那么大的碗足够两个孩童吃了。再说一碗面就十文钱。

一股香味传入夏元鼎的鼻子,闻了闻他就确定这是放了葱花的猪油,转头望去,朱大厨已经开始往锅里倒早已烧开的水了,再把切成条的面条放进去。

“要是能放点青菜进去就更好了!”看着面已经算是好了,夏元鼎还是感觉有些遗憾,但是这已经不错了,比清水的面条强多了。

“面来了!”

面陆续的盛上来,围着方桌,一家人开始海吃起来,同时夏守智还得观察着自己的牛车,买的东西都被拿到了座位旁边。

看来看去,大多数都是像他们这样穿着粗布衣服的乡下人,也有少数是穿着绸缎的商人,但是头戴方巾的读书人只是在出售笔墨纸砚的店前才看到。

士农工商,这商人怎么还敢穿的这么奢华,难道这个社会已经堕落了!这种炫富的行为明显是应该被唾弃的,可是,可是怎么乡民看向他们的眼神满是羡慕。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还跟着爷爷念什么书,不如去经商,相信凭着他的知识储备,富甲一方还不是小菜一碟。

诚然,他不懂得造纸,但他知道印刷;他的脑子里背不出完整的四大名著,但他知道经典的桥段就行了,恋爱的结果不就是个化蝶吗;他不懂得酿酒,找懂得人来慢慢试验,时间长了碰巧就整出来了。

想到他娘辛辛苦苦把绸缎织出来,自己身上却穿的如此朴素,那些不适耕织的却穿的那么好,夏元鼎灵光一闪,嘴里突然蹦出两句诗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下可是闯了祸了,正好旁边路过的穿丝绸的人路过,驻足看向这个吟诗的小儿,这诗句平平淡淡的,好似在说一件事实,但是各有各的理解,而这人可能就会觉得这是有嘲讽意味的。

“兀那小儿,刚才可是你在诵诗!”

夏元鼎看去,这喊声不是那一直盯着他们的穿绸缎之人,而是一个读书打扮的年轻人。而他的手里拿着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白纸和笔。

眼拙没看到,夏元鼎扫了一眼就回过头去,只希望的爹的牛车此刻变成法拉利赶紧逃离这闹市。拉车的牛低头默然无语,它已尽力了,不满意你可以自个下去走着。

“停,停下!”

夏守智赶集拉住这牛,青年书生挡在牛的前头,非得追问下去,就说这两句诗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为何挡在前面,冲撞了你可如何是好!”夏守智可不是想关系人家,其实他想说的是,你冒失的挡着,冲着你也是算你倒霉,可毕竟对方是读书人,还是要给人家面子的。

“我只是偶然听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两句,实是应时应景之句,不知你家小儿从何处学的,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竟有如此大才,应该早去拜访才是!”说完这书生一脸陶醉。

听完书生这话,夏守智回头看向儿子,小声问道:“元鼎,你刚才说的那两句?”

难道实话实说是北宋的一个叫张俞的诗人写的《蚕妇》,这个肯定不行。据为己有,说是自己作的,也不怕风大闪了他的舌头,一个字都没认全的小孩就能作诗了,不太现实,你能想象要成为诗人还得憋个十年八年的痛楚吗。那只有一条路走了。

“从爷爷处学来的!”夏元鼎这话说的也很有技巧,并没有说一定就是爷爷写的诗。

“那不知令尊所居何处,可否告知名讳?”

“不行!”夏守智刚想告诉人家,夏元鼎立马出声反对,这很反常。

“元鼎,这是为何?”随着这句问话,八只眼睛在盯着他,让他老实交代。

强大的压迫气场并没有让他屈服。只见夏元鼎从容不迫的从背包里拿出母亲煮给他的白水鸡蛋,一共煮了两个,现在就剩下一个了。

把鸡蛋剥了壳之后,掰了一半塞给姐姐吃,然后夏元鼎问道:“好吃吗?”

“有点噎人,我要喝水!”夏莹雪吃完后说道。

夏元鼎转过头去,表情强行的保持平静,然后回过头笑着把另一半鸡蛋让母亲吃下。同样问道:“娘,鸡蛋好吃吗?”

“好吃,鼎儿真乖!”夏李氏笑着说道。

这才是真亲人啊,夏元鼎内心终于愤怒化为喜悦,然后郑重其事的对着年轻书生说道:“鸡蛋好吃就行了,何必知道下蛋的老母鸡呢!”

此话说完,人愣住,而夏元鼎已经让爹赶紧走了。

等年轻书生反应过来,一看牛车又走了一小段距离,再想追上前又觉得不妥,随即在后面大声呼喊:“在下三合县费家村费鸣远,令尊路过请务必到家中做客,必扫榻以待!”

“费郎何故叹气!”碰巧有人路过,认得费鸣远,出声询问。

“你看,不知道他们住在何处?”指着已经远走的牛车,费鸣远有些不甘。

“嗨,这个还不简单,你去朱五的铺子问问就知道了,他一准知道!”有人为费鸣远支了招。

朱五会不会什么都说,夏元鼎不知道,他也毫不知情,还沉浸在鸡蛋被吃了的气氛里。

太阳已经南转西,他们倒是感觉到有些热了,还好带了水,不然口渴就难捱了。

行至半途,夏莹雪脸红的提了个请求,于是车子不得不停下来。夏李氏陪着女儿去了路边的草丛里方便,牛也悠闲的吃起路边的草来,夏元鼎趁机下车摘了几朵小花,红色和蓝色的都有,就是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继续赶路,再也没有背靠大地面朝蓝天惬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