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扬名 > 第六十章 本初

扬名 第六十章 本初

作者:肉末大茄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3: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日后,杨明收到正式调令,前往卢植所在的二千石曹报到。

他到之时卢植并不在曹中,接待他的是一名为公孙珣的侍郎。

公孙珣带着他熟悉了一下尚书台,顺带介绍了一番六曹所属职责。

六曹乃是光武帝刘秀所设,职责各有不同,三公曹掌年终考课诸州郡事,吏部曹掌选举祠祀事,民曹掌缮修功作及盐池园苑事,客曹掌护驾及羌胡朝贺事,二千石曹掌辞讼事,中都官曹掌水火盗贼事。

从其各自职能便能看出,基本囊括了帝国一应事务,“中朝”之称名副其实。

等他对六曹有所了解,公孙珣便回去忙碌,独留他一人在尚书台转悠。

也就是此时,杨明感受到了一股看不见却完全能感受到的硝烟味。

这股硝烟味来自于一些郎官看向他时的眼神,更来自于他们看向彼此时的敌意。

这些显然都与曹节任尚书令后所做有关。

他对“宦官乱政、乌烟瘴气”这八个字有了最为直接的了解。

直到散班,杨明都未见到卢植。

明日便是休沐日,他只能先行回去。

他骑着赤焰自东明门出,经步广里西侧时,忽然看到车马在此排起了长龙。

这和昔日士人来他府上求赠诗的场景十分相似。

不过此时他不在府中,这长龙自不可能是因他而起。

这让他不免有些好奇。

他往前骑了一段路,看到几个数日前一同郊游的士人。

不过出乎他意料,之前还对他十分恭敬的士人,此时却装作没看到他。

见到对方这副模样,他也放弃了询问之意,骑马继续往前。

“少君!”待到了巷口,忽然有人喊了他一声。

他循声望去,发现喊他之人有些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在下姜由,那日地震少君救我于马车之上。”对方自我介绍道。

杨明闻言瞬间反应过来:“原来是你,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日对方在马车上吓懵了不曾说过名字,加上其貌不扬他一下没想起来。

“这是袁君府邸,我先前投了名刺,准备拜见。”姜由开口回道。

“哪个袁君?”杨明问出之时目光不由得往巷子里望去,他忽然想起另外一个竹马之交来。

“袁绍袁本初,他回了雒阳,据说如今只要是学今文经的士人,无论出身如何,他都愿意见上一见。”姜由一脸兴奋地道。

果然是袁绍。

杨明确定了心中所想,却又不免有些疑惑。

袁绍是五年前开始结庐服丧的,按时间算也应该是明年回雒阳,怎么提前回来了?

他又转头看了看这长龙,再回味一下姜由方才说的话,不由得感慨了一句:“不愧是本初。”

接着,他与姜由道别,纵马向前。

“你怎么还与他说话啊,他如今可是古文经弟子。”

“就是,弘农杨氏出了古文经弟子,不知那杨秉会不会气得爬出来。”

“嘘,小点声,别被听到了,你惹不起。”

……

杨明骑马回到府邸,王异依旧在门口迎他。

他下马让仆人把马牵走,露出笑容上去牵住王异的手。

等进了府邸,他更是搂着王异就亲起来。

你说这大汉的五日一休沐是真的折磨人,明明新婚燕尔,要每隔四天才能回家一次。

这都快赶上传说中老夫老妻的生活规律。

这么下去,父亲杨琦交代的生子事宜不知何时才能走上正轨。

“叔治来了。”待杨明亲完,王异红着脸说道。

杨明转头,这才发现王修在院中,此时正一本正经地看着院中的葡萄藤架。

王修并不住在步广里,杨明去侍中寺,他就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帮他宣传诗词;又比如搜罗一些雒阳的时事。

杨明在郎署知天下事,但很难知雒阳事。

杨明松了手,王异也先下去。

“叔治,何时来的?”杨明笑着走过去。

王修这才转过头来,看到杨明说道:“刚到不久,未想到主公竟有载种葡萄。”

杨明闻言笑了笑,王修竟然真的是在看葡萄架。

他接着便拉着王修往屋内走去。

“主公,你回来时可见到了袁府外的长龙?”等到了屋中坐下,王修便开口问道。

“嗯,我未想到本初提前回来了。”杨明点头道。

“那袁本初真是无耻之徒!”王修忽然怒道。

“叔治何出此言?”杨明开口问道。

此时婢女已为他们端上酒菜,他为自己和王修倒了一杯酒。

“主公所谋划之事,是为百姓,是为天下大势,不惜牺牲个人名节,却不曾想那袁本初竟以主公的牺牲换取其个人的名望,实是无耻之徒!”王修喝了一杯酒,却怒意不减。

杨明倒是淡定,笑了笑之后也举杯一饮而尽。

在姜由那些话说完之后,他其实也知道袁绍为什么提前回来。

就如同王修所愤怒的那样,袁绍就是赶回来收名望的。

原本他这个士人翘楚已经完成了历史中袁绍做到的事情,成为了今文经世家的新一代领袖。

但是随着他为了破局把自己标榜成了郑玄弟子,约等于是个古文经弟子,一切自然发生变化。

就像那几个曾跟他一起郊游,又或者是他离开时姜由身边那些人表达的一样,他们认为自己是“叛徒”。

眼看着今文经会在接下来的太学论经中失败,就跳到了古文经那边。

那么自然的,今文经这边就空出一个新的新一代领袖。

于是乎袁绍便当仁不让地来了。

甚至为了这个机会,都不惜提前结束了守孝,这也是王修愤慨的原因。

但这其实并没什么,毕竟何进都能想到的事情,袁绍怎么会想不到呢?

他既然选择了那么做,就已经预想到了会有这种情况。

退一步讲,即便袁绍不来,也会有其他人。

“主公,你可知那袁本初是如何在士人面前说你们的关系?”王修看到杨明表情,忍不住又说道。

杨明疑惑望向王修,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把你与他比作管宁与华歆!”王修都快拍桌了。

杨明一愣,接着忍不住笑起来,然后他和先前在外面时那样感慨道:“不愧是本初啊!”

管宁,北海人,管仲的后代,和华歆一样都是青州人。

除此之外,还有个叫邴原的北海人。

他们三人少时便是好友,一起求学,一起生活。

他们被人称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后来有一次,管宁与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如同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捡起来,瞥见管宁脸色不悦,这才又扔了金子离开。

后面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于是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这便是“割席分坐”的故事。

之后管宁为士人所称颂,而华歆却为人所不耻。

所以再回来看袁绍与杨明。

少时,他们再加一个曹操,也算得上是雒阳闾巷一条龙。

那么此时袁绍用他们作比喻,自然就是要与杨明“割席分坐”。

而且杨明此时与华歆走得很近,这甚至都不用解释,谁是管宁谁是华歆便一目了然。

那么袁绍,自然是耻于和此时的杨明为伍。

在感慨完之后,杨明此时都有些想念他的孟德来。

想起在濮阳时,曹操倾巢而出为救他的场景。

同样都是竹马之交,却有天壤之别。

“主公,若被袁本初乘机收了这些今文经士人之心,先前所做之事将付诸东流。”王修叹息道。

这世道真的是无耻之人得利,而心怀天下之人吃亏。

“未必。”杨明却摇了摇头。

王修疑惑地看向杨明。

“叔治可在长龙之中见到公达,或者是荀彧?”杨明反问道。

王修摇摇头。

“那便是了,士人与士人自有分别,若是因为此事就改变对我看法之人,将来必然也会因为其他事情而改变,那此时不就正好看看他们是何人之时?”杨明笑着说道。

王修闻言一愣,许久后起身对杨明躬身道:“主公远见,修不如也。”

杨明拉过王修让他重新坐下,接着又说道:“莫说荀氏叔侄,便是把那些所有派长龙之人加在一起,比得了你叔治一人?”

即便是穿越者,即便是名士,他也从没想过要全收。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或者谋士同样也是如此。

历史之中袁绍收的谋士不多吗?

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毗、王修、辛评……打两桌麻将都嫌多。

别说历史之中这些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就王修如今在他麾下表现出来的能力,那可是一点不差。

但人多了就杂,就会出现一件事情听到几种甚至十几种声音的可能,那时候每一次决断都将变得无比艰难。

因为东汉真正的谋士,并非游戏之中只出谋划策的那种,而是有各自家族利益。

所以决断之时不仅涉及到对错,更需要权衡世家利益。

你以为袁绍好谋少断,但如果把曹操换过去,估计也得天天头痛欲裂。

至于袁绍,当初还在飞鹰走狗之时他就知道二人日后只可能是对手,现在不过比预想中提前一些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