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盛唐贤后 > 第三百四十二、情尽此生,来生不见(大结局)

“观音婢,你在说什么?”李世民心头猛然一跳,一脸愕然的瞪着妻子。

“陛下,你曾不只一次在梦中唤过她的名字。”长孙皇后略带挪揄的看了他一眼,脸上浮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李世民脸上的表情顿由愕然变成呆滞,他竟在梦中呼唤过杨珪娘的名字?面对妻子那挪揄中略带了然的目光,他心头忽然有种说不出的狼狈和尴尬。

杨珪娘是他的弟媳,他杀了她的丈夫和儿子,结果又在心里肖想她,这......

“陛下不必觉得不好意思,情感一事,本就是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更何况杨珪娘本就是这世间难得一见的聪慧与豁达并存的奇女子。”

“她这一生的悲剧可以说是由臣妾和咱们李家而起,臣妾对不住她,咱们李家也对不住她。”

“陛下对她动了情,从某种意义上讲,亦算是一种偿还,臣妾这些年从不曾提过此事,就是怕提出来陛下尴尬。”

“但现在臣妾已经不能再陪伴陛下了,若再不点明此事,对陛下,对她都有可能是一生的遗憾。”

“臣妾打心眼里希望,在我离开之后,有个真正懂陛下,知陛下的人陪伴在你的身边,杨珪娘,臣妾相信她就是那个人。”

“只是她的身份不同旁人,陛下想纳她,估计会遇到一些阻力,不仅是外在的阻挡,就连她自己,一时半会多半也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为此,臣妾特意写了封信,待臣妾离去之后,陛下将这封信交给她,臣妾相信她看了之后,应该会同意入宫侍奉陛下的,信放在青岚那里,待臣妾死后,她会拿出来交给陛下。”长孙看了丈夫一眼,道。

“观音婢,我......”李世民只觉喉咙发堵,他静静的看着妻子,视线不自觉的模糊起来。

他的结发妻子,自从嫁给他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忘了自己,她所有的一切思虑,都站在他的立场上,她为他所考虑的一切远比他自己考虑周到。

这样的深情,让他汗颜,让他感动,让他觉得无以为报,同时,也让他心里有种莫明的失落。

他在她身上从来不曾感受过吃醋这样的情绪,这些年,不管他后宫进多少人,也不管他宠幸谁,喜欢谁,她从来不会不高兴。

她的心里似乎没有嫉妒这个词的存在,古往今来,大家对女子要求的贤之一字,在她身上无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可她这样的贤,这样的豁达通透却让李世民在感动之余,会情不自禁的去想,会不会是她对他根本就没有男女之情?

不然,她为何能如此坦然的面对这一切?若换成是他,得知她对哪个男人有不一样的的情感,只怕会妒忌的发狂。

当年玄武门,李元吉临死前的怪异的表现,曾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释怀。

哪怕他明知这事和妻子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心里仍然感觉很不痛快,在处置李元吉的几个儿子时,他心里没有半分迟疑。

“观音婢,你,爱过朕吗?或者说你后悔过嫁给朕吗?”想起往事,想起妻子对他纳美的态度,透过朦胧的双眼,李世民忽然鬼使神差的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长孙皇后听得一怔,她爱他么?这一点应该是毋容置疑的,肯定爱啊。

她六岁就和他订了亲,她三十六年的生命有三十年和眼前这个男人纠缠在一起,他几乎横贯了她不算漫长的一生。

除了他,她也没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其它的男人,更别提,从小到大,不管在哪里,他都是那样的耀眼出众,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给过她多少感动和庇佑,她不爱他,爱谁?

透过他这张已经染上岁月痕迹的脸,她的思绪不自觉的飞到了三十年前,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光景,再到第二次,第三次......

几乎是每见一次,她对眼前这个男子的印象和好感就加深一分,等到父亲和伯父相继去世,她们母子几人无依无靠,被人为难的时候,每次都是他认无反顾的挡在自己的面前......

想起当年的那些往事,长孙皇后的目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一抹痴然。

她另一只绵软无力的手仿被灌入了某种神奇的力量,不自觉的扬了起来,轻轻抚上眼前这个已长满胡须,爬满泪痕的脸。

“当然爱,二郎,我怎会不爱你,此生能嫁给你,观音婢,无怨无悔。”长孙痴痴的看着丈夫的脸,嘴里轻轻的吐出这么一句。

李世民的情绪崩溃,他一把握住妻子的手,继而紧紧的将妻子拥进怀里,竭斯底里的痛哭起来......

宫殿外面的那些人,听着里面隐隐传来的,仿若野兽般压抑的哭声,无数人的眼眶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紧紧搂在怀里,后背的衣衫被他的鼻涕眼泪染湿,她听着丈夫压抑而悲怆的痛哭,心里奇异的并没有多少悲伤,思绪继续远飘。

她无疑是爱眼前这个男人的,不仅爱,还爱得深且沉,爱得自从嫁给他的那一刻起,她心里便没有了自己。

嫁入李家的这些年,她无怨无悔的帮着他打理后宅,招揽才俊,帮着他安良纳美。

只要是他喜欢的,高兴的,对他有益的,她都在不遗余力的去做,对于丈夫身边众美环绕,要说她心里没有半点不舒服是不可能的。

只是,她太过了解丈夫的性情,又不喜欢为难自己,对于纳美这一块,她从一开始的自我说服,到了后来,逐渐就真的没有吃醋这种情绪了。

她不会为丈夫后院的美人吃醋生气,可生活里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从玄武门事变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变得沉重起来。

太多亲人的鲜血和指责让她寝食难安,成为皇后之后,太多的身不由已和方方面面的利益,让这份爱情也在逐渐褪色。

她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斩断了所有的欲望,一尽一意只为去扮演好一个妻子和皇后的角色,这些年下来早已疲惫不堪。

如今面对丈夫的这一声质问,她可以坦然的回答,这一生,她是爱他的,爱得忘我,爱得倾尽了一切。

但这样的爱太过沉重,沉得她不再想、也不愿继续承受。

“二郎,你别抱这么紧,臣妾,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因被抱得太紧,呼吸有些困难,长孙皇后从沉浸的心绪中醒过神来,轻轻挣扎了一下。

“观音婢,对不住,我......”李世民被妻子这么一挣扎,终从悲伤中缓过神来,连忙放开妻子,抬目看着她那苍白如纸、气息不匀的脸,一张老脸顿时红了起来。

“无妨,陛下如此失态,皆因对臣妾情深义重,臣妾感铭五内,只是臣妾时间不多了,还有些话要交待,不得不……”长孙摇了摇头,一脸歉然的开口。

“你说,我听。”李世民也顾不得去洗脸,他从旁边的桌上抓了块手巾,胡乱擦了擦脸,道。

“古语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妾因是妇人,不好干预政事,这些年从不过问陛下的政务,如今临终之际,却有几句遗言相赠。”

“第一,是关于陛下身边几名臣子的,陛下刚随太上皇起事之初,玄龄就追随陛下左右,他为人小心谨慎,智谋无双,跟随陛下这些年来,奇谋秘计,皆所预闻,无一泄露,若非大故,愿陛下切务弃之。”

“另一个就是玄成,玄成跟随陛下日子虽然不久,可他自投到陛下座前以来,忠心耿耿,直言敢谏,自武德九年追随陛下以来,所谏言路,无一不对我大唐,对陛下有莫大益处,这等敢果直谏的大才,亦望陛下多多包容珍惜。”

“至于药师等绝代良将,臣妾就不多说了,相信陛下心里自有分寸。”

“第二,大嫂的几个女儿,已经成年的望陛下帮着给她们找个好人家,该给予的封号也尽快补给她们。”

“第三,是关于臣妾家族的,臣妾的家族中人才并不多,对陛下,对大唐都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只因臣妾与陛下成了夫妻,这才让他们一个个身价百倍......”

“但自古以来,外戚权柄过盛,皆非美事,为了能善始善终,臣妾恳请陛下,在臣妾过世之后,莫要让臣妾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

“第四,臣妾活着的时候,对家国皆无丝毫功绩,死后万务厚葬,无需富贵棺椁,就土而葬即可,所须器物,用木、瓦制品,俭薄送终,如此,臣妾方可心安。”

“以上几条乃臣妾最后的心愿,望陛下务必成全。”长孙皇后缓缓开口道。

“观音婢,薄葬之事不必再提,你我夫妻,富贵与共,我为帝,你为后,我们要生生世世在一起,你,有没有话要交待几个孩子?”

李世民听到这里,好不容易止住眼泪又一次滚了出来。

“臣妾没有什么需要交待孩子们的,有陛下在,臣妾相信太子也好,其他的孩子也罢,他们都不会过的差。”

听到丈夫这句话,长孙不自觉的瞌下眼睑,随后抬目看向窗外,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漂亮的白云,半晌之后,才接了这么一句。

她很累,很倦,但是,如果有得选择,她还不想这么早就死,她生了那么孩子,嫡长子也才十八岁,幼女才两岁,在这吃人皇宫里的,没有了母亲,谁也不知他们最后的命运......

但是,她没有得选择,就如,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可她偏偏成了;就如,她不想生这么多的孩子,可皇帝想让她生,她就只能生。

就如她临终的遗愿,不愿糜费,希望皇帝能薄葬她,为了她的家族能善始善终,希望皇帝不要过于恩宠她的家族,但瞧皇帝的模样,显然不会让她如愿,她也无可奈何。

她这一生,在外人眼里,是至尊至贵的一生,是了无遗憾的一生。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一生,都是被命运推着前进的一行,是没有自我的一生。

她比普通人唯一做的好一些的只不过是在被命运推行的路上,尽可能的让自己去适应,至于真正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来都不在她的手上。

罢了,既然没得选择,就这样吧,二郎,这一生,嫁给你,我无怨无悔,但,这样的情,一世即可,多世太沉,我许不起,也扛不住,若有来生,愿你我不复再见,

长孙皇后垂下视线,慢的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